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4)
“妇人之仁!”王夫人指责,“从她符合采选条件的那一刻起,你们便是敌对关系。”
见王姝妍不服气,王夫人说:“我且问你,选三的四位人选,为何你独独最在意林攸宜?”
“因为……”她优秀三个字硬是说不出口,虽然王姝妍自小也在母亲全方位教养下比一般大家闺秀懂得多、会得多,各项技艺都拔尖。但偏偏有个林攸宜,样样都要比她更胜一筹,再加之她那一骑绝尘的容貌。
“因为你把她当成威胁,既然是威胁,就不能手软,皇后之位只有一个,不是你死就是她亡。”王夫人说。
王姝妍面色发白,但是母亲说得对,她不应该心慈手软,“母亲教诲的是,女儿受教了。”
王夫人总算满意了,“动手的是你的丫头,长公主府那边就算怀疑也没有证据,这个哑巴亏他们吃定了。”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
此时林攸宜的院子里也在讨论元宵灯会的事,知夏一脸兴奋地看着林攸宜:“姑娘,你穿哪一身,这套青绿缂丝八团庆寿灯笼纹棉褂看起来端庄优雅,这套金地缂丝葫芦灯笼仕女纹袍也好看,喜庆。”
林攸宜手捧着书,并未抬头:“我没打算出去。”
她正琢磨着要不要再出点什么意外好借病躲开采选,也省的跟父亲对上。
前世她在灯会上遇到了泰乾帝,一见倾心,但两人都戴着面具,她后来才知道那人是皇帝,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
这一世,她不想进宫,更不想触碰情爱,所以也不想去参加灯会。
没有相遇就不会遗失那颗心。
知夏耷拉下脑袋,“姑娘不是最爱热闹吗,您不去,肯定就是王姑娘第一。”
林攸宜一顿,突然想起了一些此前被忽略的记忆。
前世元宵节那晚,王姝妍约了她碰面,可是直到最后散场,她都没有见过王姝妍。
第二日,王姝妍就上门来想要自己的白玉簪,她当时就用那个金丝楠木盒子装了那根白玉簪送给了她。
现在怎么想,这之间怎么都像是藏着什么事。
而很有可能,当日不只是她遇到了泰乾帝,王姝妍应该也遇到了。
“王姝妍这几日有来找我吗?”林攸宜问。
“今儿个遣了人来约您一起去赏灯,门房那边直接回了,长公主交代过,以后不能放她进来。”回话的是莺歌。
林攸宜转眸,所以,她得去阻止王姝妍和泰乾帝相遇。
皇宫。
因着皇帝未大婚,后宫只有太后和太妃,也办了元宵灯会,却只是在御花园挂了几盏灯笼。
年轻的泰乾帝李端锦陪着太后吃了一顿汤圆,便回了宣政殿。
敬事房大总管郭德鲁见陛下心情不太好,便提议叫歌舞,被泰锦帝拒绝。
“今儿元宵,郭总管辛苦,也放你假,自去歇着吧。”
郭德鲁面带笑容领旨谢恩。
郭德鲁一走,李端锦便召来太监安多,安多捧着一套侍卫服,一脸忧色,还在劝:“我的陛下,太后娘娘要是知道了,奴才狗头不保啊。”
“不叫她知道,咱们是微服,再啰嗦,你就留下。”李端锦眼一瞪,无名的威势吓得安多额角冷汗直冒,咱们皇上越来越威严了。
让他留下直面太后娘娘的怒火,只一想,牙齿就打颤,安多再不敢多话。
李端锦低着头跟在安多身后出宫,正巧今日是杨辰彦当值,他自是认得安多的,安多是御前红人,少不得要上前寒暄两句:“安总管今日不用在御前当差?”
4相遇
“今日不是元宵嘛,陛下怜惜放杂家休假,便想去瞧瞧宫外元宵的热闹。”安多说。
杨辰彦了然,贴心地说,“宫外元宵节确实热闹,醉茗轩的元宵团子、朱雀街的猜灯谜、有情河放花灯都比较有名,安总管可以去看看。”
安多拱手,“多谢杨护军。”
安多走后,杨辰彦盯着他身后的李端锦面露疑惑,“那人的身形怎么这么眼熟?”
过了好一会儿,杨辰彦突然反应过来,他想到最近的采选,夫人总在耳边念叨妹妹要进宫。
“这里你们先看着,我有急事要出去一趟。”杨辰彦交代旁边的守卫。
李端锦随安多出了宫,便看到一旁候着的御前侍卫张斌等人。
“这就出来了?”李端锦低喃,回头望了一眼高高的宫墙,这就是自己生活了十五年的皇宫。
“陛下,走这边。”张斌小声提醒。
李端锦道:“别暴露身份。”
张斌小心翼翼请示:“那臣等依着宫外的习俗都唤您‘爷’”。
李端锦满意点头。
灯火通明的朱雀长街,街口处有人耍龙灯、舞狮,还有各色杂耍,吸引了众多人围观。
这是李端锦第二次出宫,上一次是送先帝到陵寝,与这次完全不一样,因此对眼前的景象十分好奇,不由得感叹道:“原来外面这么好玩。”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值得去瞧瞧?”李端锦兴趣顿起。
安多出宫的机会也少,于是望向御前侍卫张斌。
“朱雀街的猜灯谜、有情河放花灯、醉茗轩的元宵团子都比较有名。”张斌和杨辰彦说得一样。
“那就都去瞧瞧。”李端锦发话。
王婉听到下人来报林攸宜要出去,立即来到林攸宜院子里。
见林攸宜面色还有些发白,有些不悦:“身子都没大好怎么还这般折腾?”
林攸宜屏退下人,说道:“女儿想试一试那个梦的真假,若是明儿个王姝妍上门来讨要白玉簪,便说明那个梦是真的。但不管真假,女儿一定要阻止王姝妍与那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