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5)
见林攸宜执着于一个梦,王婉立即好一大通劝。
“母亲,祖母不是在彻查公主府吗,咱们正巧帮一把。”
林攸宜设计准备引出王家在公主府的眼线,见林攸宜态度坚定,王婉叹气,实在无法,便让人去唤林修然和二儿媳左珊陪林攸宜一道去灯会。
“姑娘簪哪个簪子?玉兔捣药的金簪倒是颇为应景。”知夏有一手绾发的好手艺,总能法儿地挽出不同发髻。
林攸宜想了想,说道:“戴我那根白玉簪。”
在不确定能改变上一世的命运走向时,林攸宜不想另生事端。
而且,她隐约猜测到这白玉簪与王姝妍、泰乾帝之间可能存在着什么联系。
林攸宜带着莺歌走出院子,兄嫂已在此等候。
林攸宜见礼。
“小姑真真是天仙一样。”左珊眼睛发着光,她拉住林攸宜的手,只觉得那皮肤白嫩光滑,触感是真真好。
“可是在二哥眼里,嫂子才是最美。”林攸宜调笑道。
果然就见左珊偷瞄了林修然一眼,羞得红了脸,她岔开话题道:“涵霜吵着要来,被大伯母拎回去了,还说什么去了也是做陪衬。”
林攸宜笑笑,“大伯母向来是这样,咱们今晚主要是去猜灯谜,涵霜也不会喜欢。”
“小妹,宝庆楼的那个灯王,你得给我赢回来。”林攸宜二哥林修然说话,去年的灯王是大哥拿了,如今大哥……今年若不借助小妹的力量,以后恐怕就没机会了。
林攸宜一愣,倒是敢想,要宝庆楼的灯王。
工部尚书府,丫鬟少可为王姝妍戴上金丝点翠的蝴蝶步摇,专为王姝妍身上特意为元宵节准备的粉红缎织五彩百蝶纹绵袍相称,端的是艳若桃李、娇媚动人。
“姑娘去年差点就夺了宝庆楼的灯王,今年林姑娘被她母亲拘着养病不来,这灯王就是姑娘的囊中物。”少可面带憧憬,宝庆楼的灯王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正准备出门,王夫人一脸喜色地走了进来,“大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令母亲如此高兴?”
等少可退下后,王夫人才说,“你姐夫刚命人传来的消息,陛下出宫去看热闹了,你可要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王姝妍握了握拳,死死抑住心口的激动,“母亲放心。”
这辈子,她只在林攸宜面前输过,而今
日,林攸宜不会来。
朱雀街两旁各式各样的灯笼高挂,整条街上灯光灿烂、游人如织。
“小妹,快,别让人抢先了。”林修然带着林攸宜等人赶到崇德坊,“小妹,这盏,我可是看中好几天了。”
林攸宜还没来得及找人就被心急的林修然拖去猜灯谜。
崇德坊老板笑道:“小公子真有眼光,这是我这灯坊里最好看的一盏灯,因此,这灯谜也最难,小公子想要尽管试试,答对了这盏灯就归公子了,随意给点本钱就好。”
林家四人都戴着面具,老板并未认出人来,只当是普通客人招呼。
林修然扯出灯谜,念道:“八十八,打一成语。”
莺歌不擅灯谜,于是只安静地陪在一边,林修然和左珊思索半天摇头对视。
林修然不想等,催促道:“小妹快猜。”
林攸宜见两人没想出答案,于是答道。
“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一男一女。
林家四人震惊回头,只见一月白色华服男子背着手笔挺地立在那儿,周身萦绕着莫名的气息,只独独站在那里就仿佛自成一方天地,好强的气势。
那人的目光落在那盏花灯上,巧得是,他也戴着面具。
林修然、左珊目光一顿,林攸宜则全身僵住,这个声音她十分熟悉,是泰乾帝李端锦。
是的,和上一世一模一样,他们在解这个谜题时相遇。
此时身体里那颗心受到刺激,仿佛无头苍蝇在心里横冲直撞。
林攸宜深吸一口气,抬手放在心口处,仿佛要把那跳动不安的心死死压住。
老板有些为难:“你们同时答对,但灯只有一盏。”
林修然道:“自然是给我们,我们先来的。”
“答题可不管先来后到。”安多说,谁也别想占陛下的便宜。
5斗灯谜
“这……”老板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你们看这盏灯如何?不比那盏差,要不你们各拿一盏?”老板指着那盏春江花月夜图景的灯盏道。
可惜两方都没说话,显然都想要林修然看中的那盏玉兔闹元宵。
气氛一时凝固。
上一世,两人都不肯认输,于是老板再次出题,两人又都是同时答出。
接连答了几道,都是如此。
李端锦最后将玉兔闹元宵的灯盏让给了林攸宜,之后便离开了。
这一次,林攸宜不想让李端锦和王姝妍相遇,晶亮的眸子一转,主意已定。
林攸宜出声:“二哥,这盏灯给那位公子,我给你寻更好的。”
林修然诧异,犹有不甘。
左珊扯住了他,附耳叮嘱道:“听小姑的。”
左珊没说的是,瞧身后公子身边的侍从呈拱位似护卫姿态,此公子的身份必不简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盏灯请公子拿去,不过如果下一盏还能同时答出,请公子让予我等。”林攸宜看着李端锦道。
这隐晦的挑衅之意,李端锦怎么可能听不出。
有意思,一介女子,竟敢向他邀战。
李端锦三岁能诗,四岁能写策论,五岁已通读典籍,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已久未遇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