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48)
但到底家人给的都太多了,林攸宜感动得很,只能多回馈。
大家从孩子说到教育,又从嫁妆说到如何御夫,倒是冲淡了离别的伤感,桌上热热闹闹的,林攸宜深深吸了口气,想将眼前这一幕铭刻进脑海里。
林攸宜从小就在家人如此温情和睦的关怀下长大,导致她上一世对王姝妍无比信任,丝毫没有怀疑,所以落得那般下场,还害了整个家族。
重活一世,她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家人。
忽然有人来报,“启禀皇后娘娘、懿长公主殿下、承恩公、国舅爷,宫里送东西来了。”
林攸宜、懿长公主、林恒等人出来一瞧,见是安多。
“请皇后娘娘、懿长公主、承恩公、国舅爷安!”安多行礼。
“不必多礼。”林攸宜叫起。
“安总管辛苦,快进屋歇歇。”林恒客气道。
“承恩公不忙招呼,咱家是替陛下送点东西来,还要赶着回宫复命。”说着,内侍监抬了五口大箱子,“陛下说娘娘打赏人大方,这两口箱子都是金条,赏给承恩公府,这三口箱子是陛下私库里挑出来的,给娘娘添妆。”
安多又拿出一个小巧的木盒递给林攸宜,“陛下让奴才亲自转交娘娘。”
林攸宜接过,不过有些好奇这么郑重地让安多亲自送来,到底会是什么?
“杂家东西已送到,这就告退了。”安多行礼。
林恒将安多送至大门处,拿出一个荷包亲切地递到安多手里,“安总管有事那就不留您吃酒了。”
“多谢承恩公。”安多笑道。
林恒等人回到正厅,懿长公主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陛下待我心肝儿着实不错。”
王婉脸上也全是满意之色,这些日子她看在眼里,身为帝王,能为林攸宜做到这般实属不易,心里的担忧总算减轻了几分。
林恒深深看了林攸宜一眼,面上暗含满意。
林修然高兴道:“明日我背妹妹出嫁。”
“长幼有序。”林修瑜道。
众人面面相觑,大笑出声。
林攸宜回屋之后才有时间打开李端锦让安多送来的木盒。
里面只有一张纸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林攸宜只觉得心脏再次震动。
引用吴越王期盼夫人早日归来的诗句,他当真如此急切?
不过,李端锦将她比作夫人,林攸宜觉得这比叫她皇后更令她欢喜。
明日便大婚了,林攸宜早已接受入宫的事实便没什么期待,但被李端锦这一撩,倒是生出些羞涩和期待来。
不过转头又想起母亲的提醒。
“你远房表舅家的大女儿,生子时难产去了,说到底还是年岁太小,我家宜宝虽贵为皇后,但到底只有十三岁,母亲希望你承宠后注意避孕,我已经交代了莺歌,她会帮着你。”
母亲和她倒是想到一起去了,母亲是为着她
的身体和安全,她则是不想因此陷入到无休止的宫斗。
没有孩子,她便没有软肋,自然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且不会行差踏错害了林家。
李端锦对她的好,对她家人的好,她看在眼里,也有感动。
如果……如果他能接受中宫无子,她或许可以尝试着接受他。
43大婚
大婚之日,天朗气清,风和日暖,阳光正好。
安多小心推开厚重的殿门,隔着明黄纱帐,唤醒李端锦,“陛下,该起了。”
话音刚落便见李端锦已立在窗前,身着明黄色五彩金龙十二章龙袍,外穿石青色衮服,头戴“通天冠”。
端的是气宇轩昂、龙章凤姿、俾倪天下。
林攸宜一早就被叫起,许嬷嬷道:“启禀皇后娘娘,两位亲王王妃、八位一品夫人已经到了,等着拜谒娘娘。”
林攸宜睁着朦胧的双眼起身,知春为她稍作整理,便接受拜见。
王妃、夫人们一边夸林攸宜容貌如何好看,一边为林攸宜梳妆,随后,为林攸宜换上皇后礼服,戴上凤冠。
祭祀过后,内侍监高唱“吉时已到”,三鸣鞭。
李端锦登上龙舆,身后跟着凤舆和文武百官及数千侍卫,浩浩荡荡地往懿长公主府而去。
自出了皇宫范围,不久就多了百姓的声音,李端锦看到人们身上都穿得是十分喜庆,沿街的屋子都张灯结彩,心情很好。
此时,人群中有懂行的人发现了异常。
“你们瞧那是不是陛下?”
“你眼花了吧,陛下怎么可能亲自迎亲!”
“唉,不是,那不是龙舆吗,你看,快看。”
那人被拽得不耐烦转头看了一眼,随后嘴里的糖葫芦“咚”地掉到了地上,“还……还真是……”嘴唇激动得直哆嗦。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如同一根引线引炸了观礼的人们,皇帝是平常能见的吗,一生都未有幸见龙颜一面的大有人在,他们今儿个,在这个举国欢腾的大日子,见到了皇帝,这是幸运,这是福气。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声透着激动、透着欢欣、透着不可抑制的兴奋。
李端锦看着乌压压跪了一地的百姓,心中情绪激荡,这就是他要守护的百姓,这就是为他张灯结彩的大同皇朝。
一股强大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此前一直困扰他的“何为皇帝、皇帝为何”的问题豁然开朗,一条清晰的道路横陈在他心间,他的未来不再迷惘。
李端锦探出头,颀长身影立在龙舆前方,朗声感叹道:“诸位请起,你们是大同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