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616)
女记者也适时的安慰,“但您还继续在这片田地上,让稻田开出更美丽的花朵,我想您这位挚友要是活着的话,也会为您真心的感到高兴。”
【真要是宋教授这么说的话,长云稻能研究出来,还真的离不开这位宋教授的挚友帮助,那样子的条件下要不是他这位挚友一力挺他,也不会有后来的长云稻。】
【大家都没注意吗?宋教授的这位挚友也太厉害了吧,70年代的铁饭碗呀,说不要就不要!读完书就回村,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这也太励志了吧,难怪咱们宋教授会被他感染!】
【说起来如今的南省之所以那么富裕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基地,也离不开宋教授的这位挚友啊!他们一个养殖场就贡献了全省大半的GDP。】
【好可惜呀,这么厉害的人物,咱们居然只能从宋教授的嘴中听到只言片语。】
【原来长云稻就是当初长云大队的名字。】
采访接近尾声,女记者说道,“宋教授,那咱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我们也不打扰您了。”
宋良荣的情绪也恢复了不少,“好,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用不着特意来采访我,比我厉害的人多着呢,我做的这算不着什么,只要这些粮食能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我就心满意足了。”
女记者说,“宋教授,您担得起那一句国士无双。”
宋良荣轻笑,摇头不赞成道,“应该担得起的是我那位挚友。”
……
当初的长云大队已经大变样,家家户户都是联排小别墅,但他们还保持着一群人居住在一起的生活习惯,工作也在养殖场,离家又近,也用不着外出。
见到好几个陌生人过来,立刻就有人上前问询,
“你们什么人?来干嘛的?买猪不在这里,直接去西边的办公楼就行。”
徐导演是国内赫赫有名的大导演,女记者采访当天大家对于宋教授口中的那位挚友好奇心爆棚,大家争相讨论,想要找到这位的过去,于是寻找宋教授的挚友,就成了当天的热搜头条,还一连挂了好几天。
作为圈内人,徐导演也看了那篇采访,最后突发奇想了一个念头。
不过得先得到人家的准许。
这才亲自带着人来了一趟。
徐导演上前笑道,“我们不是过来买猪的,我是徐劲生,职业是导演,看了宋良荣宋教授的采访后想来了解宋教授的挚友,准备拍成一部电影,让大家都能够知道宋教授和挚友的过去。”
拦住他们的那老人,犹豫了一会儿说,“拍安叔啊,这事我做不了主,你们等等,先坐一会儿,我找人过来跟你们说。”
第543章 番外2-七十年代带领全村致富
“就是想借助咱们这位宋教授的挚友作为一个切入视角,拍出那个时代的特色,也是不想这么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就这么被人遗忘。”
出来招待的是安树明,他是安三叔家的小儿子,如今已经垂垂老矣。
他问了徐导演的拍摄目的,对方回答的也很诚恳。
“你们需要我做什么?”沉默了许久,安树明说道。
徐劲生闻言大喜,和身边的人对视一眼后跟安树明说,“我们对这位的了解并不多 ,需要您跟我们介绍一下这位从前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把您知道的都说下来,到时候我们会根据您的叙述先做一个剧本,若是您觉得剧本可以的话我们再拍摄。”
徐劲生说的这话是真的,即使他是一个导演,对方对这一行并不懂,他也不敢糊弄,这里虽然只是一个镇,但是长云养殖基地却闻名海内外,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基地,上世纪更是为国家赚了不少外汇,从这里不知道走出去多少商界政界的人物。
或许人家随便一句话就能让他的导演生涯就此终止。
安树明点头,“行,那我就给你们说说我印象中的大哥。”
“大哥从小就很优秀,大家读书只觉得头晕眼花,但大哥不同,他看几遍就会背了,不仅受老师喜欢受校长喜欢就连我奶奶也很喜欢他。”
“小的时候不懂为什么大人这么偏心,长大了以后才知道,因为他读书好可以改变自己的出身,可以反哺家里,所以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也希望把最好的给他。”安树明苍老的声音在客厅响起。
他停了一会儿又继续说,“大哥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他确实顺顺利的高中毕业考上了玻璃厂的工作。”
“但是,他居然以要还债为由把工作给卖了,”说到这里,安树明的眼中带着笑意,“还说是因为自己怕苦,才把工作给卖了,当时我年纪还小,不懂,后来才知道,”安树明有些浑浊的眼中带着一丝泪光,“大哥是怕家里负担太重,故意把工作卖了,让家里减轻负担。”
“大哥虽然出生农村,比不得那些镇上的工人,但他从来都是自信的,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家里的贫困而羞于见人,相反因为他的大方洒脱,还在镇上交了不少好朋友。”
安树明抹了抹眼角,不好意思的看着正在一旁一边听,一边记的徐劲生,“年纪大了,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徐劲生连忙说道,“这也不算跑题,您说的越多,我们对这位的了解也更深。”
安树明点了点头调整下情绪继续说,“大哥回到队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咱们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养殖场,这件事能办成,也多亏了大哥认识的那些朋友……”
“后来又支持宋教授研究肥料,改良稻种。”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他们在胡闹,但也只是基于对我大哥的信任才没有插手,宋教授也确实没让大家失望,很快就做出了成绩,当时还惊动了县里,调集了各个地方的知青来咱们这地方帮忙一起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