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149)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安德烈对切尔诺兹克事故的记忆与所有人都不同,而我对白牙岛的记忆也与所有人不同。”

洛书描述了她记忆里的白牙岛:每天日落后图书馆门口草坪上疯狂的虫鸣,阴湿的雾气与黑暗,诡异的精神病院——而这一切显然都与眼前的斯拉夫蒂奇如出一辙。

洛书:“区别只是,‘现实’比我的记忆要和平安宁——而对安德烈来说恰恰相反。”

在她讲起这些的时候,奥卡加布琳娜把头侧过来一点,虽然仍然保持着对窗外的监视,但终于显示出了关注。最后,她难得地开口道:“那你真幸运。”

“为了保持这种幸运,我才来到这里,”洛书:“我感觉不好。安德烈也曾经以为自己成功拯救了切尔诺兹克。”

奥卡加布琳娜:“所以,你也认为安德烈没有发疯?”

洛书:“也?”

“伊凡深信这一点,甚至认为这本书里埋藏着拯救苏维埃的钥匙,”奥卡加:“他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是被困在这里的,而他原本跟切尔诺兹克毫无关系。”她最后评价,“疯子总是扎堆。”

“我们正要通知伊凡。但今天有些晚了,他大概过不来。”帕维尔向几人展示一件小小的机关,那是挂在墙上的一只竹筒。他把一张小纸条卷起来塞进竹筒,然后用一个打气筒一样的装置一推,纸条就不见了。

帕维尔得意地笑,洛书不忍心告诉他这种情报传递系统华夏古代就已经有了,只得违心地一通夸奖,仿佛这是什么伟大的发明。

在洛书的吹捧下,帕维尔也盛赞密大白牙校区的底蕴,她给出关于“安魂”的仪式帮助巨大云云,光说还不尽兴,又取出一叠草纸来。

齐姆在路上见识过袁霖的符纸,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专业,见状顿时感觉不好,试图阻止他:“巴沙,这个就不必拿出来了……”

但为时已晚,袁霖已经看清了那草纸上面的符文:“噗——”

这是亵渎吧?是吧?

在家里绝对要被打得屁股开花的行为!

第140章 禁区(九)

商业互吹之后,谈话就渐渐回归正题。

洛书开门见山道:“你们对安德烈了解多少?这本书里提到的,跟你们相关的事情,是真实的吗?”

提到这些往事,帕维尔收敛了他那种圆滑的态度:“说实话,了解的不多。他跟我们很不一样,几乎可以说,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齐姆或许还能跟他有点交情,我和奥卡加则完全是他要为祖国送去西伯利亚的那种人。”

齐姆听到这里笑起来,跟着损他:“回到中学时候,把我打死了,也想不到会跟你们成为战友。”

“那时候,我和奥卡加这样的人,怎么说呢,”帕维尔坦白道:“狂热地追逐朋克、爵士乐,哪怕是邪教,总之任何来自北亚美利加的东西……我们是那种人,你们明白吧?”

黎鸣霄点点头:“废青。”

然后他意识到又双叒叕说错话了,赶紧用可怜兮兮的眼神去看程玖,指望她翻译的时候救一下。

程玖:“……自由青年。”

“哈哈哈哈……”帕维尔眼泪都要笑出来了:“我明白。我明白。”他的脸上仍然洋溢着对那个无忧无虑时代的怀念,但那些似血管似叶脉的狰狞纹路又破坏了他的表情,“那确实不是一个自由的时代。但是一个好时代。”

如果少年的帕维尔知道有朝一日自己会这样评价苏维埃,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安德烈是那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考试永远第一名,严格按照康米主义接班人的原则要求自己……他能通过克格勃变态的政审,你就该知道他是个多无趣的人了。”

“他当纪律委员的时候,我就被他抓过。毕业以后,我因为在中学的评价是‘不合格’——那时候苏维埃的学校有很严格的学生评价体系,不止学业,还包括纪律、尊重他人和集体责任,我这样的人当然不合格了。”

“那时候工作分配系统已经快崩溃了,我这样的,只能发配去西伯利亚。还好我倒卖骨碟赚了不少钱,通过贿赂打通关系,捞了个还算不错的差事,分去了普布利亚邮局,又在那里遇上了奥卡加。”

“我倒卖的骨碟只是一些刻录流行乐的普通货色,而奥卡加说她那里有更刺激的。”

洛书:“邪教音乐?”

帕维尔点头:“我后来才知道那是邪教音乐——第一次听的时候,我就迷上了那种疯狂的快感,我从来没想到音乐原来可以这么有穿透性。”

洛书一时间无力吐槽:魔音穿脑,可不是“穿透性”么?

在帕维尔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奥卡加布琳娜就安静地抿着那杯伏特加,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

帕维尔说着说着,又忍不住把藏好的伏特加拿了出来——讲故事怎么能没有酒呢?

但倒酒的时候,他又纠结了一下,最后拿出一只1.5L的空矿泉水瓶,兑了起码3/4的水,这才舍得给三个人都满上。

“我们给这种疯狂的音乐取名叫‘尖叫灵魂’,利用我在邮局的关系和奥卡加的货源,不出意料地大卖……”

《邪教心理学》课程上被迫“欣赏”邪教音乐的回忆打出暴击,众人顿时一阵无语:这种老师按头逼着听、都没人想听的玩意儿,居然大卖!

何止是饥不择食,简直是食腐动物了!

“但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首,会腻的。为了拿到更多货,我们找了黑客,顺着奥卡加下载邪教音乐的网址,找到了上传文件的那个北亚美利加人,他说他叫伦道夫·克劳斯,是密斯卡托尼克大学的民俗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