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148)
途中他们远远看到了一个人影,但齐姆立刻猛打方向盘绕开了,而且他似乎不想谈论那个人影是谁。
洛书观察着众人的状态——即使有符纸的状态加持,大家还是多少都出现了轻微的掉帧,好在情况继续恶化之前,“前方30公里,普布利亚市”的路牌再次出现。
齐姆也松了一口气:“出来了。”
洛书打开“罗盘”,勺柄吱呀吱呀地从“2号位”回撤了一个角度,指向刚刚越过“1号位”一点的位置——也就是过去的白牙岛所在的生态位。
程玖问道:“这就是斯拉夫蒂奇吗?”
洛书抬头望去,前方的迷雾开始散去,现出一座城市来。
说实话,除了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俄国绝大部分城市在她看来全都大差不差,无非是刷成不同颜色的筒子楼,还有城市规模的区别。
斯拉夫蒂奇看起来也很空旷萧条,作为安置切尔诺兹克疏散人员的新城,这里或许也曾经短暂地繁荣过,但从它越过1号位的生态,洛书已经可以想象出夜晚的雾气和人们在黑暗中失踪的怪谈,再加上辐射,人去楼空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的人大多驻扎在这里,轮流前往禁区巡逻,”在这座事故前不存在的城市,终于摆脱了禁区里那仿佛来自地狱的声音,齐姆语气都轻松了一点:“除了我们的人,还有一些老人住在这里。大多是普布利亚人。他们已经到了生死看淡的年纪,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故土。”
最后,古董车在城市边缘的一栋赫鲁晓夫楼旁停下,众人下车搬了行李,跟在齐姆后面进了楼道。
在外面的时候,他们就发现所有窗子都被木板横七竖八地挡住了,现在进了楼道,发现连门也是如此,想要进出的话,还得先把木板拆下来。
黎鸣霄实在不吐不快:“这是有丧尸攻城副本吗?”
虽然程玖翻译的时候给他礼貌性修饰了一下,但齐姆还是听出了他的原意,苦笑道:“可不就是丧尸吗?”
昏暗的楼道里,一只黄色灯泡下面,齐姆站在高几台的阶梯上,面对众人,把帽兜放下去,露出整张脸来——“加亿点力量和体质”的效果已经消退,叶脉一样的纹路重新从皮肤下面凸起,除了洛书不是第一次见,其他人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139章 禁区(八)
虽然在路上就隐隐有所察觉,但那时有兜帽和大雾遮挡,看得不太清楚,还能安慰自己或许是纹身呢?
而现在就实在无法自欺欺人了。
众人不由想起在路上谈论过的,对亚空间的适应性进化和辐射之间的“以毒攻毒、螺旋升天”。当时讨论的是禁区内的动物,不是没有想到这也同样适用于人,只是本能地不愿往那个方向想罢了。
黎鸣霄顿时意识到自己又失言了:“……抱歉。”
“没什么,”齐姆摆摆手,带众人走到四楼,先敲门示意了一下,然后才开始拆门板——里面也传来拆门板的声音:“一栋楼7层,上三层和下三层都是针对性的陷阱,只有中间住人。”
厚重的门终于开了,齐姆带头进去,刚一脚踏入,就无奈道:“奥卡加……都是朋友,把枪收起来。”
但奥卡加布琳娜只是把枪口放了下去。
帕维尔倒是比较放松,浮夸地张开手臂:“欢迎你们,我的朋友!”
三个“原住民”都很高大,再加上洛书等五人,立刻把齐姆同款的、放满古董家具的小客厅挤得无处下脚。
相比齐姆身形颀长偏瘦,奥卡加布琳娜身材很丰腴,而帕维尔则堪称肥大,真的像一只熊。他们的共同点是身上都生长着树根状的纹路,尤其以齐姆最为严重。
等到洛书把作为礼物从贝尔格莱德带的一箱伏特加搬出来,帕维尔的欢迎就更真诚了:“天呐,我们已经多久没闻到伏特加的味道了?”
他迫不及待地开了一瓶,给自己还有奥卡加布琳娜和齐姆各倒了一小杯,在洛书等人表示这边不用后从善如流地封起来,小心收藏好。
洛书本来还以为他们会痛饮一场,见状有点心酸:“这里物资很匮乏吗?”
见过齐姆那里的家徒四壁,她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实际的匮乏程度似乎仍然超出预期。
“土豆还是管够的。”帕维尔试图给自己的贫穷挽尊:“城外的地随便种——但需要从外面运过来的东西,就比较麻烦。这里除了我们这样的,大多是老人。”
奥卡加布琳娜在窗口一把高脚椅子上坐下来,喝了一口伏特加,继续监视进入斯拉夫蒂奇的公路,不时用瞄准器当做望远镜观察细节,用行动表达了对屋内对话的不感兴趣。
“别介意,”齐姆无奈道:“这里曾经来过不少人,举着摄像头,嚷嚷要发展旅游业,然后留下一地垃圾就走了——当然,我不是指你们。”
黎鸣霄拍拍他的肩膀——这种身体接触大约算是为之前顺口说出“丧尸”的事情道歉:“我们也不一定帮得上忙——但保证会把垃圾带走。”
齐姆和帕维尔都“哈哈”地笑起来。
沙发很小,让给了女士,剩下的人全靠拖出小马扎和地毯,终于勉强都坐下。
“所以,我的朋友,”帕维尔坐在地毯上,看起来终于没有那么雄壮了:“你们来这里想找什么?”
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调查真相,”洛书早就想好全套理由,就等这个问题,闻言指指程玖手里的《切尔诺兹克狂想》:“我和安德烈有类似的认知混乱问题。我怀疑这背后是某种共通的连山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