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161)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跟熊姐的乱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五个华夏人明显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是有备而来——他们已经穿好了防护服,背着登山包,人手提着一根拐杖,如果那是什么改装过的枪械也不会让人意外。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女生上前交给站岗的毛子5颗土豆,又聊了几句,离得远听不太清,毛子指了熊姐这边,然后他们几个就朝这边来了。

明明是普普通通地走过来,但在直播间观众眼中,这就是黑道大佬的六亲不认的步伐。

为首的眼镜女生用明显不熟练的生硬俄语问——这种生硬让她更贴近刻板印象里的黑道形象:“你一个人?跟我们一车行吗?”

熊姐赶紧点头:“好的,好的。”

说话间,五人中个子最高的男生已经把古董车开了过来,用一种去郊游一样的平淡语气问——这次说的是中文:“他们看着还要等人。我们先进吗?”

眼镜女生点点头:“进。”

熊姐身不由己,只能被裹挟着一起上车。在古老的发动机的嗡鸣中,古董车一头撞进了雾气里!

几乎凝实成胶体质感的白色雾气贴在皮肤上,产生一种极大的心理恐怖,加上远离了那群毛子,熊姐终于忍不住问出口:“你们是华夏人吗?为什么要参与俄国人的事……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此言一出,五个人都用诡异的眼神看了过来。

第151章 春天(五)

越过“结界”的瞬间,在直播间的画面里,信号仿佛在经由卫星发射回来的过程中发生了延迟和扭曲,时间好像停滞了一下,橙色的车头几乎被压缩成一个平面,然后雾气就占据了屏幕。

熊姐那句话刚说完,黎鸣霄忽然一脚刹住,远光灯勉强照亮了前面一两米的距离,眼前赫然是一面褪色的红砖墙!

今天显然运气不太好,刚进来就被建筑物糊脸上,好在黎鸣霄反应够快,及时刹住了,不然前面那么远的路,岂不是只能腿着去?

除了熊姐,车上其余人皆鼓起掌来——大约是从毛子那里传染的奇怪习气。

红砖墙背景上面,弹幕已经全是“啊啊啊啊”,间或夹着“刚才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凭空出现一堵墙”的尚且保持着理智的疑问。

从差点发生事故的惊险中回过神,洛书总算想起车上还有一个“外人”。

“你不是复活教?”憋了一会儿,洛书无语道:“那你是怎么进来的?”

我就知道土豆不靠谱!

伊凡!你们这个班子是真草台啊!

熊姐当然不敢说自己来搞大新闻……万一对方怀疑她偷拍——确实也在偷拍,直接一个灭口怎么办?

“我听说最近这里旅游很热,就来凑热闹……”熊姐都要哭出来了:“这里是怎么回事啊?”

黎鸣霄果然怀疑了起来:“如果你在拍摄的话,请关掉。我们不同意拍摄。”

“没有!绝对没有!”熊姐为了自证,把手机掏出来扔到了脚下。但她没有关纽扣摄像头——万一摄像头后面还能救自己一命呢?如果自己凉在这里了,万一就能留下凶手的罪证呢?

黎鸣霄看起来仍然不信,但他也实在不太做得出搜别人身这种事,于是把征询的目光转向洛书:怎么办?

洛书倒是不太有所谓,反正大不了一个“大记忆消除术”:“算了。”又忍不住吐槽,“你怎么不早说呢?”

巴颖试图唱个红脸:“你别紧张。我们只是来做一点科学考察。你早说的话,我们肯定就放你回去了。”

但熊姐显然曲解了她的意思,一时间更害怕了:“那……那现在?”

我已经看到了不该看的,所以要把我嘎了吗?

“不是不是,”巴颖摆手:“这里情况比较复杂……”然后她示意程玖:能不能解释一下?

程玖说的很简单:“直接调头是回不去的,要离开只能重新找出口。”

熊姐往回看去,果然不见了路牌,车尾灯驱散一两米的浓雾,勉强照出树林中的一条公路。

可能是形势稳定了,弹幕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捡回了逻辑与理智:

“这是什么灵异现象?”

“空间错乱?”

“……你以为拍盗梦空间呢?”

“这是剪辑录播的吧,现在直播也能造假了?”

接着几人又出现了让网友无法理解的行为:一人掏出一张符纸,各自点燃。等到青烟彻底融入了雾气,黎鸣霄才把车转了个向,沿着树林中的公路继续前进。

袁霖:“我们这是刷新到哪了?”

程玖拿出一张看上去颇有年头的纸质地图:“说不好……三个方向进普布利亚的路都差不多。得等看到地标才知道。”

两旁高大的白桦树中夹杂着灌木,还有一些低矮的果树已经挂果,但还没有完全成熟,呈现一种由青转红的过渡颜色。

洛书忽然想起安德烈在书中反复提到“鲜红的野苹果”:“苹果的成熟期不是春天吧?”

“当然不是,”程玖:“不过这里的气候很奇怪,冬天来的很突然,往往是几天之内急剧降温,来不及摘的苹果就冻在了枝头,直到来年化冻——‘春天的野苹果’是这里的特色食物,因为熟得很过头,甚至有一股酒味。”

她顿了顿,引用道:“《隐藏在气候中的怪异》。作者好像叫阿加菲娅。”

开了大约半个小时,在直播间观众快要放下心来,把这当成一个单纯的旅游节目,并且自我洗脑枪械只是为了对付动物时,黎鸣霄再次猛踩一脚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