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165)
“因为事故发生在春天,祭典通常是在春天举行,不过今年因为克苏鲁文学的大火,复活教多了很多年轻的新成员,他们并没有经历过核事故,更多是经历了前几年的战争伤痛后,怀念那个统一的祖国……所以今年就增加了一次祭典。”
“你看到的那些,呃,丧尸,都是复活教的演员。”铺垫了那么多,程玖最后用一种确信的语气说:“没有丧尸,也没有人类受到伤害。”
为了证明这个说法,后座的袁霖还把拐杖改装枪的弹夹卸了下来,伸过来给熊姐看:“你看,只有麻醉弹和橡胶弹,麻醉弹是对付动物的,橡胶弹是表演用具。”
其实是道格拉斯的教学道具……
巴颖跟着复读:“对对对,没有丧尸!”
无论熊姐信不信,反正现在不想被灭口的话,就只能信。她还是不敢说出直播的事,只好表示:“我只以为复活教跟飞天意面神教、华夏刀削面教一样,都是克苏鲁爱好者整活的……没想到有这么让人感动的故事!”
总之大家就“没有丧尸”达成了一致,无视禁区错乱的空间、黏稠的大雾和穿越时空的人声,以一种“我看不见听不见”的乐观态度,成功达成了在后半程相谈甚欢的成就。
回到“前方30公里,普布利亚市”路牌,洛书担心复活教众发现混进一个奇怪的人,会把熊姐扣下来,引起不愉快,看在同胞的份上,偷偷把她放走了。
反正就算熊姐拍了视频,并且无视他们的警告,出去就大喊“切尔诺兹克全是丧尸”,也不见得有人相信;就算有人相信,等俄国走完他们屎一样的行政流程,派调查组过来,“大记忆消除术”早就发动了,完全没在怕的!
临别熊姐抹了抹眼睛,眼泪汪汪问:“我可以给你们捐款吗?”
“我们只是做民俗研究,”洛书:“捐款给复活教的话,可以去他们的官网。”
第155章 春天(九)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怀念苏维埃的人最多的地方不在俄国,而在华夏。
原因很复杂,有仍然习惯把苏维埃称作“老大哥”的老一辈的影响,有痛恨996的当代年轻人的逆反,更重要的是当俄国放弃红色理想,新生代不是崇尚北亚美利加自由主义,就是怀念帝国沙文主义时,华夏就成了这颗星球上康米主义者最多的地方。
虽然有一些人只是自称康米主义者,另外一些人则公开不屑一顾,但至少在这个地方,康米主义者可以大声说话,甚至在跟反对者的对喷中占据人数上的优势,而不会像在全球大部分地方那样被打成恐怖主义给叉出去。
再加上熊姐留子的身份,她的“切尔诺兹克探险”视频没有在俄国激起什么水花,却在华夏率先火了起来。
当然,以华夏的唯物精神,不用熊姐出来解释也会自动把丧尸打上“演员”的标签,而直播最后熊姐和程玖的对话则起到一种点睛的效果:我们都知道你不是真的,但当你自己也说不是真的,反而产生了一种仿佛为真的恐怖感——这段对话因此大受好评,在绝大部分剪辑和二创版本中都没有被删除。
一时间熊姐的邮箱里塞满了申请转载和二创的合作信息,让她颇有些战战兢兢,生怕事情闹大自己被追杀到线下,但即使不授权,也不能阻止别人侵权式转载,总之事情的传播已经不在她的控制之中了。
好巧不巧,2029年的国庆节,正好是俄国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在间隔十年之后(上一次是2019年),再次来到华夏京城大会堂演出的时间。
这是精神苏维埃人的狂欢节,到场者无不穿戴着自己压箱底的珍藏:苏联作训服只是起始装备,羔羊皮帽子是基础款式,别一身勋章的也不在少数。苏粉们大多非常年轻,在京城大会堂前面合影,一起唱国际歌和山楂树……
演出散场以后,意犹未尽的苏粉还在高强度刷视频,结果在神奇的推荐算法的作用下,不知道怎么就刷到了取材自熊姐切尔诺兹克冒险的各种二创,热度最高的有《切尔诺兹克:禁区惊魂》《复活吧,我的祖国》《没有丧尸》等等。
切尔诺兹克事件是苏维埃的污点,但同时也是许多苏粉对这个素未蒙面的、已经不存在的国家产生感情的原因:她的战士用无数鲜活的生命,把一场本来可以将整个欧洲都变成废土的事故压到了普布利亚几十公里范围内——但欧洲并不感谢苏维埃。
当世界开始遗忘切尔诺兹克时,复活教却在那里举行仪式,祭奠已经不存在的祖国。
华夏人不知道那背后同魔鬼的交易,但不影响他们为四十五杆苏维埃国旗在废土上飘扬的画面,配上苏维埃武装工程兵司令塔拉克洛夫将军,在切尔诺兹克事故后的动员讲话:
“同志们稍息!任务大家都清楚了。我和政委刚刚上去看了一下,也没什么可怕的!每个人就铲两下,记住防护要求,不要超过40秒!还是我先上,然后是政委,其他同志在后面跟着,注意安全。假期和疗养院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为了苏维埃祖国!”
历史档案没有一一记录他们的结局。或许不是所有人都埋葬在切尔诺兹克,但高强度辐射的后遗症无法避免,谁也不可能有一个安享晚年的结局。
就是这些视频,让本来被当成整活的复活教收获了众多华夏人的好感,他们很快摸到复活教的官网和论坛,一时间注册系统人满为患,差点宕机,而物资捐赠通道则收到了很多神奇的东西,实用的有防护服、应急食物,奇怪的如苏维埃风格军大衣和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