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198)
“那就好。吓死宝宝了,次元壁摇摇欲坠的感觉……”
一切连山学祈祷都需要亚空间的气息才能成功(或许暗物质就是祈祷的“媒介”),而现在亚空间还未降临,当然是不会成功的,因此《末世生存指南》的发布也免于提前引发混乱。
至于连山委员会的研究,他们有隐器。譬如洛书上交的“提灯”,可以切“原初线”,从其他平行宇宙薅出一个亚空间的空泡;在这个空泡里面进行祈祷,再薅出一个来自过往时间的空泡,于是就可以用这种套娃形式开展实验。
“丧尸Go”因为其独树一帜的硬核,很快登顶克苏鲁游戏排行榜,借着连山文化大火的东风,引发了破圈的连山学科普,但也意外造成了一场民科的狂欢……
所谓民科,即“民间科学家”,大多是一些搞永动机或者宣称自己推翻了量子物理的乐子人(他们自己或许是很认真的,可惜别人只当乐子看)。
但盘了几十年的永动机和量子力学早就不新鲜了,横空出世的连山学,可不是一片巨大的蓝海、还未有人踏足的奶与蜜之地?
于是乎,一大堆似是而非的“新连山理论”,混在连山学科普的潮流之中,让程玖之类正经连山学者看得一头黑线,只觉得污染的知识呼啸而过,糊了一脸……
第186章 污染的知识与诸神归位
这些民科连山学理论千奇百怪,但其共同特征是简单粗暴且洗脑:
民科连山学家认为,玄鸟与巴虺是一对死对头,青铜神树起源于古埃及,混沌来自大秦,大乘诞生于华夏千年之人祸……
然后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相生相克”理论,什么混沌克大乘,大乘克树神,太阳金乌的子民害怕颜色鲜艳的布料(真拿人家当鸟啊)、巴虺的子民害怕雄黄(?)、在地上撒盐可以克制树神……
这一天,程玖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吸血鬼怕大蒜和十字架的传言会那么地深入人心。
“这得怪最早起名的人,”洛书吐槽:“就不要搞拟物,取一些乍听不知道是什么的名字嘛,比如大乘、混沌。”
袁霖指出:“看这条,大蒜和十字架装备包,吓退混沌,百分百好评,无效包退……”
洛书:“……那大乘怕什么?”
程玖:“黑狗血和桃木剑。”
“……”洛书拍案而起:“这是封建迷信!”
然而根据万物下沉定律,谣言总是比真理跑得更快。不出几天,备齐颜料、雄黄、盐、大蒜和黑狗血的装备包销量就赶上了“丧尸Go”和克苏鲁文学,然后继续暴涨,一骑绝尘。
洛书和程玖最开始还试图辟谣,试图证明这些都是迷信,但因为她们满口“玄鸟非鸟”“权柄不是替代而是包含”,居然被人当成了玩孔乙己梗,跟帖全在“哈哈哈哈”,最终还是气鼓鼓地放弃了。
黎鸣霄安慰她们:“大部分人也只是跟风或者求个心理安慰,就像买保健品的人一样——他们真不知道没有用吗?”
但连山学惨遭民科与迷信污染这件事,给了洛书启迪:让一种学说失落的最好方法,其实不是毁灭它,而是用另一种学说替代它。
洛书在研究连山学的起源这件事早就不是秘密,只不过除了程玖,没人知道她真实的目的而已。
《连山》《归藏》失传,除了夏商本就文字记载稀少、又战乱频繁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被《周易》取代了——而在《周易》中,只继承了先天与后天八卦,删除了《连山》《归藏》中关于神的记载。
这件事乍看起来很正常:每个朝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要淡化前朝的影响,治自己的经典。
但放在“群星归位”的背景下,尤其是考虑到“神隐”恰恰是从东周开始的,这件事便显得不同寻常了。
真相已不可考,但从夏商周的祭祀,能看出其对神的态度转变:夏商是以“鬼神”为核心的时代,残酷的人祭数不胜数;而到了周,对神已经没有那么尊崇,称“天子”而不称“人皇”。
在夏商的故事中,部落的统治者并不是人,而是神。假如在“群星归位”的背景下,这些其实都是真实的记录,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伏羲、女娲、大禹,祂们其实都是神的子嗣或者分身?
所以在上古的历史和传说之中,祂们不是与天地同寿,就是似彭祖这般动辄活上八百年。
商之“人皇”已经不再享有那么长久的寿命,但在记载中,仍旧掌握超乎于常人的能力,能够沟通神明、掌握气运,拥有异常强健的体魄,更有人皇剑、九鼎等至宝传说。
直到最后一个人皇纣王被杀,人甚至可以弑神的时代来临。
在这样的背景下,《连山》《归藏》中记录神的部分被有意地淡化,八卦与五行逐渐形成华夏哲学的核心。
及至商鞅变法,《商君书》献“愚民”之策,“拒神”篇禁止传播巫卜;这些思想被韩非吸收,到了“痴愚”篇,将“巫”打入社会的蛀虫之列;至秦王统一天下,求长生而不得,愤而焚《道经》、坑方士,终于为上古连山传承盖上了最后一块棺材板。
商鞅和韩非的计策奏效了。此后两千多年,在民智不开的时代,连山传承几近断绝,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也一度远离了神。
直到工业革命的开启,为了培养更多的熟练工人,乃至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筛选出更多的科学家,投入永无止境的科技竞赛,各国都开始投入教育。
从来没有过那么多懂得读写的人类,也从来没有那么多人能从为了果腹的劳作中稍微解脱出来,去仰望星辰,或者探寻遥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