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228)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黎鸣霄皱眉盯了一会儿:“这些生物是从哪里来的?”

“或许原本龟缩在尼莫点——那里一直都有怪异生物的传闻,”程玖:“然后随着这次海啸一起‘乘风破浪’。”

黎鸣霄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冷笑话:……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复活节岛。

随着天光亮起,数百尊背对大海的石像剪影逐渐清晰。在下一轮涨潮即将开始时,画面忽然剧烈震动起来!

饭堂里有人下意识放下碗站了起来,意识到这样会挡住别人,又坐了回去。

让人们震惊的不是地震,而是那数百尊巨大石像正在从土地中缓缓升起。

正如前面提到的,这些石像半身是埋在地里的,就像被人“种”在里面。而此时此刻,仿佛被某种神秘的伟力牵引,石像正在从地下被“拔出”。

几乎就在石像群快要完全被拔出土地的时候,海潮到了。

数米高的水墙撞在了石像背上,而既出乎意料又不出意料的是,石像并没有倒下——水墙被挡住了!

挡住水墙的明显不是石像本身,而是那上面铭刻的某种超自然力量——证据就是海浪也没能从石像之间穿过,仿佛那里存在一堵不可逾越的“空气墙”。环绕复活节岛的石像仿佛形成了一圈神秘学堤坝,将海潮硬生生拦住!

得不到倾泻的海水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在一轮一轮的海浪中,浪高被越推越高,最后达到了可怕的二十米,接近了最大的几尊石像的高度!

但海水依然没能越过石像群。

在航拍的画面中,这一幕更加让人头皮发麻:一座南太平洋上的孤岛,四面是高出陆地二十米的海水,但没顶而来的海潮却被牢牢地挡在了石像构造的“结界”之外——在岛上其他机位的画面中,建筑依然完好,小动物懵懂地窜来窜去。

从这一幕场景,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鬼神的时代”,生存在鬼神阴影下的波利尼西亚人。

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早已被殖民者带来的天花病毒杀死,但他们祖先的信仰,和保卫家园的意志,在两千多年的时光之后,仍然在执着地守护自己的故土,尽管这里已经空无一人,唯余地质层中的遗骸,埋葬着波利尼西亚先祖的荣光。

石像同海啸僵持了很长时间,直到白牙岛已经入夜,必须值班的人依依不舍地离开,拜托同伴告诉自己这场“跨越两千年的保卫战”是什么结果。

其间不断有“乘风破浪的海鲜”试图登陆,但无一例外在撞上“空气墙”的瞬间被弹了回去。多亏了巨像,复活节岛上的摄像头没有受到雾气的干扰,得以清晰地拍下那些随着海潮而来的、奇形怪状生物的形貌。

直到数个小时之后,在退潮的影响下,海潮终于缓缓退去。

这时候已经是白牙的深夜。因为宵禁,人们不能待在饭堂,但熬夜行为很难完全制止,在开始退潮的时候,躲在被窝里看直播的人不由得一起鼓起掌来,以至于道格拉斯巡夜到一半,从帐篷中传来了掌声……

第215章 海啸(三)

不用说,这些堪称“本场MVP”的巨大石像立刻成为了全球的焦点,尤其是白牙幸存者基地,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抄作业了。

作业也不是那么好抄的,关于这些巨像,还有无数的疑问等待解答。

首先,石像的高度是如何设计的?

这可能是最容易回答的一个问题:从尼莫点来的海啸浪高大多在5-10米,这也是绝大部分石像的高度范围;最大的石像高20-30米,显然是为了应付僵持阶段,海潮浪高最高的那段时间。

而其他问题就没有那么容易解答了:

为什么要把石像“种在地里”?石像之间的间隔应该留多大、摆放位置是经过计算的吗?为什么石像头上要戴着“帽子”?石像为什么背对大海?仅仅是铭刻符文的一面要朝外吗?

以及最最关键的:石像背后的符文是什么意思?

尽管洛书认为,一切的关键都在于符文,石像长什么样子多半根本就不重要,但在抄一份看不懂的作业时,最佳选择显然是抄个一模一样,不要自作聪明乱改……

因此白牙幸存者基地的初步选择是一比一复刻。

波利尼西亚人是如何建造和移动这些石像的,一度是考古学的未解之谜。虽然有“绳索牵拉摆动行走法”(在石像上捆绳索,至少三拨人在不同方向牵拉,让石像在摆动中自己“走路”)等等假设,但也一直没有实证。

真相或许是考古学家很难想象的——毕竟鬼神纪元自有玄学与狠活。

对于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波利尼西亚人,造出这些石像几乎可以称作“奇迹工程”了;如今的华夏人虽然没有太多玄学的狠活,但科技的狠活管够,复刻这些巨像还是很容易的。

根据3D扫描数据,大批石像被严格复刻出来(除了符文部分),然后被“求索号”运到白牙,再由连山学者进行专业的符文复刻工作。

仿佛又回到了阻止埃塞洛克斯献祭的行动那会儿,连山委员会和密大众生高强度开会,分派任务,人人忙得焦头烂额。

1月初正是期末考的时节,许多任课教师干脆把考试和工作组合了起来,考题和大论文画风几乎都是这样的:《从太阳金乌崇拜看波利尼西亚人的连山学体系》《从复活节岛石像看连山学符文的不同“语系”》《复活节岛石像戴帽子和埋入土地的象征意义》等等……

复刻石像符文的工作也成为了《撼龙经》期末大考的内容——原定是要参与重开三星堆九号祭祀坑的考古行动,但迫于火烧眉毛的“亚空间降临”,才不得不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