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67)
虽然理论上说,亲身经历一遍事故、收集到完整的信息最好,但安全员是个非常重要的岗位,让洛书这个零经验零训练的门外大仙上去,指不定会搞出什么逆天操作,最后大崩特崩、演变成死亡人数乘以十的特大事故都说不准。
尽管她可以回档当做无事发生,但安宁教授提到过的“平行宇宙不会消亡,而是以状态叠加的形式存在”这一理论,让洛书意识到即使在那些注定要被改变的事实中,她也应当谨慎行事——纵然改变了最终的结局,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残酷时空也并未消亡。
她可以降临到姜红身上,去吃饭浇花、聊天侃大山、在宿舍乱翻东西,因为跟解决问题相比,这些事并不重要;但她最好不要因为手握改变过去的权柄,就把人命也当做实验中的消耗品。
时空穿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返回“现实”,洛书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收到委员会发来的补充资料。
附件是蜀钢1998年铁水外流事故的详细内部报告,附有当事人和目击者的口述,全是纸质影印版,能这么快从尘封二十多年的档案堆里刨出来,足见委员会的效率和能量。
看完档案,洛书基本肯定了自己的判断,但也发现情况比她预计的还要麻烦。
第62章 蜀钢1998(三)
根据影印的安全记录本,姜红9月8日早7点到岗,在例行检查仪表时,发现4号炉压力异常波动。7点半,王庆功到岗,开始检修。
经过不停炉检修,王庆功发现炉壁部分区域受压不均,存在安全隐患,于上午10点上报紧急停炉。而就在停炉准备过程中,炉壁出现裂缝,铁水外流,造成操作员刘百强当场身亡,班组另外11人被气浪冲击烫伤。
从记录来看,一切都符合安全操作规范,几乎不存在人为责任,一定要说的话,就是问题发现得晚了一点——首先在5月份年度检修时就应该将4号炉报废处理;其次,4号炉的炉压异常,应该是凌晨就出现的。
但那个计算机都还没有广泛使用的年代,缺乏完整的安全监控软件,虽然设有安全员,但主要职责是监督操作工人严格遵守安全规范,还未设有三班倒、24小时监控数据的专职岗位——这一职责一般由值班人员顺便担任。
4号炉压力虽然有所波动,但并没有超过红线,加之这些高炉已经稳定运行十多年了,值班人员未必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7点半打卡上班,姜红7点到岗,已经很敬业了。洛书倒是可以想办法换夜班,提前示警,但多半也无法阻止事故——紧急停炉过程中的温度骤降,很可能恰恰是出现裂缝、铁水外流的直接原因。
所以一旦停炉,就会发生事故;但不停炉,也只是延缓发作,迟早还得出事。
什么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但这也不是说洛书就束手无策了:打开思路,她的目的不是要阻止事故本身,而是改变精神病院三人组的人生轨迹。
姜红很可能是被刘百强身亡和下岗的双重压力压垮,而刘旺年、王大麟的精神问题与家庭的巨变很可能也脱不了关系,所以洛书真正需要阻止的,是伤亡和下岗——而这两件事可能是同一件。
安宁教授提过,蜀钢因为规模较小,精兵简政的压力并不大,原本是采取轮岗制的;但华夏一向安全大于生产,一旦出现人员伤亡,那就是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之下,相关人员无论有没有人为责任,惯例都是顶格处罚。当时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也被撤职,而且是一撸到底,几年后也病退了。
但如果没有伤亡,性质就不同了:显然4号炉事故属于“非战之罪”,当事人很可能不会下岗,最多成为第一批待岗的倒霉鬼。
根据资料,蜀钢在2003年成立了重型装备制造集团,又欣欣向荣了起来,也就是说只要苟过这几年,再上岗问题不大。
那要怎么阻止伤亡呢?
首先1998年还没有那么自动化,要进行停炉操作,班组操作员不可能不在车间;一旦铁水外流,就算运气好不被浇个正着,高温气浪的冲击也不是闹着玩的,这就是为什么剩余11人全部烫伤。
正常情况下,确实没什么好办法,但邪神总有邪神的科技与狠活。
在桃源村,洛书因为没有耐心等天亮,发现了权柄的新玩法——进度条不仅可以倒退,也可以往前扯,她是可以加速时间流动的,只是平时没有这么做的动机。
那么可不可以减慢时间的流动呢?
可以减慢到什么程度?
按“暂停”行吗?
在洛书的意志下,虚空中的沙漏被她斜了过来,于是红砂漏下的速度逐渐变缓。
相对论在此刻仿佛得到了具象化的演示:在时间变慢的时候,空间也开始扭曲,这就是“钟慢尺缩”。
随着沙漏的斜度越来越大,红砂漏得越来越慢,洛书眼前的整个世界都仿佛被巨力挤压而开始收缩,如同被女巫的魔法棒点中,逐渐变成小人国。
而这种收缩又是不均匀的:不同的物质和组分,其原子间作用力不同,收缩程度也就不同,于是一切又变得畸形和恐怖。
当沙漏逐渐横过来时,洛书也感觉到了巨大的阻力,这种感觉就像追上光,让她同时意识到自己永远不能把时空完全停止——那会把世界压成一个奇点。
但现在或许也已经够了。
洛书打开房门走出去,前往图书角,随机拿走一本书,返回房间,再把沙漏重新竖起来。
窒息的压缩感顿时消失,世界像弹簧一样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