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68)
洛书接着调出监控——为了监视怪异,密大公共空间的监控人人都可以在线查看——果然在监控画面中,没有看到任何的人影,那本书就从图书角凭空消失了。
她故技重施,又把那本书放了回去,消失和重现的过程,哪怕逐帧播放,也捕捉不到任何人影,显然她的速度远远快过了视频采集。
如此一来,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洛书再次前往1998年,先在姜红的安全记录本上,用铅笔画了“河图洛书”符文,然后第三次降落,成功定位到了9月8日事故当天,姜红刚刚到岗的时候。
天刚蒙蒙亮,4号高炉耸立在霞光中,留下一只钢铁巨兽的剪影。
打开仪表室,好几排仪表看得人头晕,但洛书不需要全懂,她背过报告里姜红安全记录本上的描述,记得出现异常的是哪几项关键数据。
洛书先把符文擦掉,然后开始抄表:“7:04,炉压143.78kPa……”
人工监测到7点半,收集了一组稍微有些异常的数据,王庆功到岗,洛书便把后面的工作交给了他。
到此为止,一切只需按照历史重演,连彩排都不需要。
王庆功看了数据,刚开始还觉得姜红有点小题大做,只是出于负责任的态度,还是进行了检查。结果越是检查,越是冒汗,10点,王庆功上报紧急停炉。
10点半,审批通过,整个班组在岗操作员全部到位,开始停炉准备。
11点47,事故发生的前一秒。
历史线上,此时姜红和王庆功正在一头汗地巡查其他设备,从而逃过一劫。但洛书自然不会离开。
在铁水浇下的瞬间,先感觉到的是灼热的气浪。
洛书感觉到温度开始变得不对劲时,还听到旁边的工友肚子“咕”了一声。
第63章 蜀钢1998(四)
铁水的温度,至少在1500℃以上,有时候超过2000℃。
当铁水从高炉顶部泄漏,接触到冷空气时,并不会立刻冷却凝固,而是像爆沸的锅炉一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发生燃爆。
高炉下面,整个班组12个人,再加上洛书,每个人的脸庞都被火焰照亮。
这个过程很快,几乎没有人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但当洛书把沙漏横过来的时候,又变得很缓慢。
最开始是液滴样的铁水泄漏,在高炉顶部蹿起了几个火星;然后成股的铁水飙出,喷射状的火焰仿佛来自化学武器的膛口,溅到冷却水管,很快烧穿了管壁,然后大量的冷却水被瞬间汽化,形成一片白雾。
火焰和白雾挟裹着灼热的气浪,仿佛来自神罚的天火,向下面的13个人没顶而来。
洛书的行为不知道引发了什么蝴蝶效应,泄漏的程度相比原本的历史线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不做任何反应,那么恐怕站在这里的13个人将无一生还。
凝固时空的感觉非常怪异,洛书感到一种来自宇宙空间规则的挤压,引发强烈的窒息感。人类的那部分被这压力钉在原地动弹不得,而神的那部分却觉得这很正常。
人类的意志太微弱,洛书毫不费力地走动起来,成为这个近乎静止的时空里唯一的动点。但时空并未完全静止,火焰和气浪还在向下扑来,只是仿佛被慢放数千倍的微电影,或者冻在半凝固的凝胶中的艺术品。
洛书甚至不知道谁是刘百强,但没有关系,反正她打算挪走在场所有人。
她原以为这是费劲的体力活,琢磨着万一工友实在死沉,就掏出实验记录本,画符文向自己祈祷,加点力量。但在这片扭曲的空间,80公斤的壮汉们此刻却轻得像一片片羽毛,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搬动。
12个人还保持着惊骇的神情,像一尊尊蜡像,被洛书挨个移动到安全地带——考虑到等铁水冲击地面,还会飞起水泥块,产生更广泛的溅射伤害,安全起见,洛书直接把人挪出了两百多米。
4号炉两百米内还有别的班组,也被洛书一并挪走,最后“瞬移”的远远不止13个人,可以预见地,蜀钢特大事故,未来可能会变成“蜀钢灵异事件”。
但那就是连山学者们该头痛的事情了。
反复数过人头,确认半径两百米内全部清空,洛书才放下心来,看向正在撞向地面的天火。
当你不再恐惧的时候,才能欣赏这场景的美丽。
当一切在瞬间发生,能感觉到的唯有恐怖;只有在一切都慢下来的时候,才能看到那四散的雾气和在半空中凝固的液滴,还有胜过一切烟花的绚烂火焰。
这是只为洛书表演的烟火。
最危险的第一波冲击完全落地,接下来就要开始救灾,调消防车过来喷水冷却了。但洛书的使命已经完成,扫尾工作大可交给专业人士,于是她捏响了小黄鸭。
面前还是自己的书桌。
艾草香氛放在桌子上,本着节约使用的精神,除了塞好塞子,还额外裹了一圈密封胶。小黄鸭大约觉得自己反正已经暴露了,开始摆烂,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偷偷把腿伸了出来。
桃木剑竖在桌角,铜钱串绳挂在手机上,《南蛇北鸟》下卷塞在枕头底下,而桌上还额外多了一样东西:姜红的安全记录本。
洛书翻开一看,最后一页停留在她在事故当天抄的压力表数据:“7:04,炉压143.78kPa……”
这记录本有什么用?
暂且收起来,洛书按亮手机屏幕,开始搜索“蜀钢1998”。
第一个弹出来的是“蜀钢实行轮流待岗制度”,然后才是“铁水外流事故”。权重的降低预示着事故可能没有那么重大——果然,根据新闻报道,事故造成4人轻微伤,均是在救灾过程中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