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75)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注⑱:指当局故意把黑人区放在唐人街附近,引起华人和黑人冲突的行为(华人议员甚至为此组织了抗议)。

店铺的名字就叫“中药店”,非常简单粗暴。

进门是分小格的那种药柜,大约是定制的,出乎意料地专业:每个小格里是一味药材,不止有中药,也有圣母草、鼠尾草、醉茄等西方草药,尤其让洛书眼皮一跳的是,有两个小格里居然还有乌葵、朱荻这样的“连山学用药”,传说中被混沌气息污染过的植物——她也是从巴颖那里听说的来着。

什么怪异的互相吸引!

但店主显然并非是专业的连山学者,否则就应该知道符文的危险性,不会把刻有“河图洛书”的护身符随随便便挂在店里,以至于给自家留下了闹鬼的隐患。

考虑到店主身上指不定也有故事,为了留作以后回来之用,洛书没有拿走那个护身符,而是另找了一张包中药的牛皮纸,在上面画了“河图洛书”符文,又写了一行字:或许“连山学”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然后她暂时关了店,到邮局去,把牛皮纸塞进信封,寄往埃塞洛克斯,安宁女士收。

仅仅这样仍旧不够保险,洛书还需要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

这时候私人电脑还非常奢侈,店主显然是没有这种设备的,于是洛书只好又去找了一家“网络咖啡馆⑲”——好在是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否则恐怕还找不到呢。

注⑲:事实上世界上第一家网吧叫“Cyberia”,出现于1994年的伦敦,但反正是半架空世界观,提早十年也不是很过分。

这个时代的古早网咖主要是电脑公司赞助来教民众上网的,不过也只能玩玩BBS,电子游戏基本上还在娘胎里。

根据洛书查到的资料,在1985年,“连山论坛”和“克苏鲁论坛”已经建立。进入像素风的操作界面,输入域名,果然找到了这两个论坛。

80年代能上网的人很少,游客也可以在BBS发言,于是洛书在两个论坛分别发了帖子,用类似颜文字符号的阵列画了“河图洛书”符文,明知故问这个时常出现在护身符上的图案,是不是也代表什么神。

——这是为了让安宁对这个符号产生好奇,那么她就可能会把符文带去密大询问教授。

一套操作完成,洛书再回归现实时,果然在安宁教授的日记本上发现了新的记录:

“如果都是喝咖啡、喂松鼠这样的小事,也就罢了;但有两件在我记忆里非常深刻的事情,居然都没有记录下来!”

“一件是在我整理父母遗物的时候,发现一封信居然是寄给我的,里面画着一个奇怪的符文。”

“当时我还不知道克苏鲁或连山学,只把这封意义不明的信当成某种传教物品。但后来我在追查邪教献祭的过程中,找到了克苏鲁论坛,发现了有关这个符号的讨论。”

“据说那是一个不确定是否真实存在的神名,华夏称作‘河图洛书’,大秦叫做‘格赫罗斯(Ghroth)’。”

“关于祂的权柄众说纷纭,有说是伪神,也有说与数学和秩序有关。”

“再后来,我在密大图书馆里借阅《众神之名》,确认了这一说法——《众神之名》认为这个神真实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跟时空之神‘犹格·索托斯(Yog·Sothoth)’一样从不回应信徒(连山学称为‘烂柯’)⑳。”

注⑳:犹格·索托斯、格赫罗斯、克苏鲁和奈亚拉托提普这些神的权柄以正统克系神话为准,这里有大量我为了使得本文世界观自洽进行的乱编。

顺便一提,把AI当做搜索引擎使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譬如我的这些乱编也会被AI爬走当作训练数据,结果就是将来AI可能会信口开河,说出“格赫罗斯是比犹格·索托斯更高维度的神”这种显而易见的谬误……

这大概就是我对知识的污染吧(捂脸)。

“还有另外一件,就是我在试图翻阅群山寻找阿卡姆的途中,曾经怀疑这些传教用的信件中有类似地图的东西,因而拿出来挨个检查过。就是从我翻出这个符文的时候开始,发生了第一次梦游!”

第70章 再加亿点恢复和智力

接下来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安宁的自我怀疑,和对于“到底什么是现实”的推理。

从这些新出现的记录中,洛书感觉到了人类在怪异面前的恐惧:

你的记忆和过去都可以随意篡改。发生过的可以当做从未发生。而从未发生的,却可以像灌铅一样硬灌进你的记忆里。

如果过去与未来皆不可信,你该怎样相信这个世界上还存在所谓的“真实”?

学生时代的安宁在短暂的慌乱后,得出了以洛书的眼光看来,近乎于正确的推理:

首先,她认为在神的影响下,记忆并不可靠;然后,她猜测当过去发生变动时,宇宙会有记录历史的本能,所以存在着记录这些变动的“档案”;最后,出于某种尚不可知的神秘学原因,她的日记成为了这种“档案”的一部分。

在密大借阅过《切尔诺兹克狂想》之后,安宁产生了更多的猜测:

安德烈所经历的,切尔诺兹克事故被阻止、苏维埃并未解体的平行宇宙,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而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邪神的影响,也可能是宇宙的“档案”,总之安德烈的认知未能完成重构,平行宇宙中发生的事情,仍旧存在于他的记忆里。

而考虑到安德烈因为认知混乱最终被关进喀山精神病院的结局,安宁认为她最好不要过度纠结于日记中的矛盾,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