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95)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据说这招叫“中元拘鬼”,能把画像中的人物投影出来,举手投足一如真人——这不比茅山道士厉害!

围在中间的,就是一头大汗的袁霖。他的面前竖一张绢帛,正捏着毛笔作画,是一种类似工笔的画法,但画的却是大秦人,有种中西结合的美感——这些都是洛书严选的阿卡姆墓地亡者,形象参考自墓碑上的照片。

安宁教授看出袁霖的局促,主动提议:“如果打扰你了,我们就先出去?”

看到同学纷纷露出失望表情,袁霖赶紧摆手:“没有,没有,是我自己学艺不精——我还需要大家帮我看着蜡烛呢,可不能熄。”

小胖子被排挤惯了,第一次成为全班焦点,哪里愿意得罪同学。

洛书本意是唠点三毛钱的闲嗑,让他别这么紧张,但不小心一开口就问出了王炸问题:“这蜡烛阵列摆的符文,是‘烂柯’吗?”

总共一百二十八支蜡烛,摆成十六排,如同一条烛火组成的河流,从实验室的中间流过。

“没错的,”袁霖不知道为啥抹了一把汗,“爷爷说,这仪式的原理,是从时间的长河中,把人生前的虚影短暂地拉出来。”

他顺口又多说了几句:“爷爷还说,蹭一下烂柯的力量,是比较安全的,因为祂从不回应;但千万不要向其他神祈祷……”

然后小胖子忽然反应过来:“咳咳,我不是那个意思……”

他这一紧张,差点把“不能熄”的蜡烛给吹灭两支,还好黎鸣霄眼疾手快,给他护住了。

身为“其他神”的洛书一时无语:“……爷爷说得对。”

借用神的力量,不一定需要神的直接回应。譬如“快速止血”符文,经由“公文包”作为媒介,其机制是向青铜神树祈祷,不需要回应也可以起效,这就叫“蹭神力”。但蹭得多了,万一被神关注到,那可就大大不妙。

所以袁爷爷不止说得对,简直老奸巨猾。

这一次仅是实验之用,袁霖只画了3个人:一对老夫妇,还有一个夭折的孩子。

等终于画完了,他又取三张符纸,画下由“眼睛”“河流”组成的符文(洛书觉得大约可以解读为“重现”),再分别写下三人的名字、死亡日期,一并烧了。

接着袁霖开始舞剑做法。虽然洛书怀疑这套跳大神的流程并没有毛用,但还是把桃木剑借给他,以期提高成功率。

洛书对舞剑兴致缺缺,托着下巴兀自沉思:“眼睛”代表混沌的权柄,但向烂柯祈祷也能起效,再一次佐证了“七维理论”。换言之,向自己祈祷,想来也是可以的。

虽然提供了画像、名字与死亡日期,但在漫漫时光长河中,人实在太多,仍然大有可能捞错,据此袁霖的解释是,反正主要是为了一个“栩栩如生”,捞错便捞错吧。

也有升级版的拘魂之术,可以再提供亡者的死亡地点,以此增加“命中率”,但换算地点比日期要复杂得多。

连山学有一套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标记方法,非常复杂。时间是共通的,倒还好说;地点如果是华夏境内,也能照着古籍抄,但远在北亚美利加,那袁霖就得挠秃头了……

实在是不会算呐。

一套蹩脚的剑法舞完,袁霖深吸一口气,把一百多支蜡烛尽数吹灭。

这一手让洛书肃然起敬:看来跳大神也不是人人能干啊!

蜡烛熄灭了几秒,又“噗噗”地重新亮起,光透过竖立着的绢帛,投出画在上面的三个人影。

初时人影还虚无缥缈,但几个呼吸后便渐渐凝实起来,拄着拐的佝偻姿态、皱纹与白发皆一如生前,顿时在同学之中引起一片惊叹。

最后凝实的是那个小孩子,一蹦一跳,仿佛在扑蝴蝶;扑了一会儿,像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景象,那孩子忽然尖声叫起来!

这一嗓子着实把大家吓了一跳。

开始还是正常的啼哭,渐渐地那哭叫声变得愈发歇斯底里,夹杂着不像人类的喉咙能够发出的“嗬嗬”声,竟然同“歌唱娃娃”播放的邪教音乐一样,包含着某种疯狂和撕裂的力量。

安宁教授立刻扫灭了一片蜡烛,人影像泡沫一样“啪”地消失,那邪恶的尖叫也戛然而止。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一阵后怕。

“我去,怎么回事?”

“你玩过《阿卡姆的春夏秋冬》吗?好像有传言是玫瑰山城堡会抓小孩子去献祭……”

“这么丧心病狂的?”

“所以夭折的孩子真是夭折的吗?”

袁霖先是懵了一下,还以为是什么施法事故,听了同学嗡嗡的议论,才反应过来可能是刚好截取了这个孩子生前最后的场景,顿时对即将要去的龙潭虎穴有了一点点实感。

“不用慌,”洛书安慰他,“我们实验过的,到了那边如果遇到危险,可以提前切断‘降临’。”

但这也提醒了洛书:他们作为历史的过客,固然可以随时跑路,但安宁却是真实地生活在那个时空。

第89章 阿卡姆墓地集体诈尸事件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定点降落到1985年万圣节的前夜,天刚黑下去,洛书(安宁外观)、程玖、黎鸣霄三人就出发了。

他们表面上狗狗祟祟,实际在镇子里招摇了一大圈,确保至少有四五个居民从钉窗子的木板后面目击了他们仨,才溜达到了墓地。

确定四下无人,洛书掏出纸人,把袁霖也召唤出来。

尽管洛书表示自己已经学会了,袁霖可以不必跟他们一起来,但小胖子还是坚持同往——否则不是显得自己很怂、而且没义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