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演我夫君上瘾了(120)+番外

作者: 望风吹袖 阅读记录

赵昕说:“是,温氏是臣师妹,我们从前就常交流新曲,这次臣随使团往玉善,听了不少当地舞乐,颇有风情,便做了这一首融合玉善和中原两地的新曲,以作两国世代友好之证。”

焉百里挑了挑眉,一副十分惊奇的模样,“哦?竟然有我玉善的风格?那本王可要好好欣赏。”

皇帝笑道:“既是两国友好之证,朕与王爷一起欣赏,朕也很好奇是什么样的曲子。”

温素音看着高台上那一排华贵打扮的人,在里面发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雍王,师兄,小王爷,这让她的紧张感顿时消下去不少。

今天她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征服他们。

屏息静气,温素音把手放上琴弦,周遭连风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与大多数曲子不同的是,这支曲子开篇直接就是密集而欢快的音符,而且是中原曲目中鲜少见到的音调组合,就像富有节奏缓缓摇动的驼铃,就像飘散在空气里的迷人香料,就像舞娘腰间飘动的金链,就像不同语言叫卖声交织的集市。

很快乐,很曼妙,听的人在忍不住向往那遥不可及之地的时候也会在想,这么复杂又绚丽的曲子,琴师究竟是如何给她的手指施了法术才能办到的呢?

而且她弹得那么稳,那么游刃有余。

……

陶漪妃被巨大的恐惧包裹着,这是她时隔多年第一次亲耳听温素音弹奏,之前她只能听旁人说如何如何,虽忧虑但并不真正畏惧,因她离开京城这么多年,走的时候连琴都没能保住,而自己日日勤练不辍,跟随祖父这样的大家修习,所以凭什么,怎么可以呢?

她捏紧了拳头,“她这算什么,投机取巧,竟然拿支新曲子出来,陛下为了卖小王爷面子也会让她通过的。”

陶鸣凤站在她身后,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父亲不会让她抢了你风头的,我们之前不是都说好的么,你不用生气。”

第69章 真真假假

在场的所有人都看见,在这位温娘子曲罢行礼的时候,陛下拍了自己的手掌,持续的时间很长。

他表情沉醉,良久才夸赞道:“妙啊,朕都不知道,还藏着这样一位天才的琴师。”

皇后恭维地说:“大雍人才济济,是陛下教化有方。”

珠玉在前,很多人依旧沉浸在温素音的琴音中,下一位出场的琴师没有引起任何水花。

所有人都觉得,最后入选终场大比的大概就是这两位姑娘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一定会引起轰动的。

到给票环节了,一排沉稳的侍女捧着托盘来到各位贵人面前,每个托盘上面都铺着一张质地上好的棉纸,上面按出场顺序写着七位琴师的名字,旁边有笔墨,只需要拿笔把选出的两位琴师名字圈起来就可以。

赵明恒没有思考,抓起笔直接圈了温素音的名字,然后他圈了最后一位琴师的名字,焉百里第一步跟他一样,第二个则纠结了好久,不能选陶漪妃,那是温素音的劲敌,剩下五个他有些拿不了主意,最后决定秉承尊老爱幼圈第一个年纪最大的那位。

皇帝御笔圈的是陶漪妃和温素音。

结果很快便统计出来了,温素音最多,陶漪妃其次,第三位是之前皇帝提到过的那个卫琴师。

皇帝看起来对此颇为满意,这个结果很合他的心思,在他主持的云音大比上,前所未有的两个顶尖女琴师对决,如此具有故事和传奇性,一定会被后人津津乐道。

“便选她们二人——”

这时,临安公主突然开口了,“陛下,我有一言想说。”

赵明恒眼中精光闪过,不动声色看过去,皇帝则宽容地问:“姑姑想说什么?”对宗亲长辈,皇帝在外人面前一向留着几分尊重。

“陛下也知道,我一向对音律很感兴趣,养了不少乐人,最近听了一些传闻,本不想在陛下面前说,但陛下今日点了这个温氏,我不得不说了,这个温氏不能选。”临安公主悠悠一笑,“万一她侥幸得了头名,那可真是羞辱,让人笑话我大雍无人了。”

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有什么缘由?”

赵昕上前一步插话道:“陛下,公主殿下所说大概是一些旧时的市井传闻,臣也听过,但臣可作保,臣的师妹无论是琴技还是人品,都无可挑剔,是一些嫉妒小人在私底下造了许多口舌是非。”

“赵大人,你可不能因为这姑娘是你师妹长得又不错就对她偏心,诚心欺瞒陛下。”临安公主说,“你跟温家父女交往甚深,难道要说不知道温如松剽窃诬告的那桩丑事?”

皇帝问:“这是在说什么?”

临安公主转向皇帝,“陛下可还记得我曾经令人献上的那支《春满城》?”

“记得。”那是一支极其上佳的曲子,在宫宴上一经亮相便风靡开来,也是这

些年来他最喜欢的一支,初得到时几乎天天都要让琴师为自己表演。

“温素音的父亲温如松,曾经是陶大家的弟子,他为了参加云音大比,想寻一支上佳的新曲,恰好他师弟陶鸣凤做了这支《春满城》,他心生邪念,想要偷偷剽窃据为己有,被发现后还倒打一耙说是陶鸣凤偷他的,但他没想到陶鸣凤早就为我弹奏过了,他诬告不成恼羞成怒,上门闹事把陶鸣凤手弄折了。”

“陛下,贤皇后在开创云音大比的时候就说过,云音大比挑选的是德才兼备的乐师,宵小之辈沽名钓誉之徒,即便琴技再高超,也不过是对琴道的侮辱。”她眼神不屑,“温如松如此卑劣行径,乐坛众人皆知,温素音是他的女儿,耳濡目染定然也是心术不正之辈,若这样的人成了大众琴坛魁首,还不知百姓们会如何议论,连陛下的清誉都会被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