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演我夫君上瘾了(121)+番外

作者: 望风吹袖 阅读记录

皇帝的目光变得犹疑起来,他喜欢温素音的琴不错,但如果她身后会有这么多麻烦,他不会选择她。

赵昕感受到了皇帝情绪的变化,他心中暗自着急,“陛下,当年那件事另有隐情,并非公主殿下所言。”

正说着话,旁边响起一道矜贵又带着些看热闹般慵懒的声音,一直沉默的雍王殿下冷不丁开口说话了,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姑母,陶鸣凤一直是您府上座上宾,您如此欣赏他,莫非他便是下一位姑父?”

临安公主涨红了脸,怒气冲冲道:“你胡言乱语什么!我只是欣赏他的才华!”

这个侄子从小跟她关系就一般,临安公主觉得赵明恒这是冲着她来的,包括皇帝在内的许多人也这么想。

是驸马得罪他了?还是公主那两个儿子在朝堂上跟他不对付?

“哦。”赵明恒无所谓地应了一声,他扭头看向主座上的皇帝,“陛下,为什么不直接把人叫上来问一问呢?我以为这很简单。”

皇帝干巴巴地说:“皇弟说的有理,把温素音带过来。”

他拼命想从自己这个弟弟的脸上看出些猫腻,他为什么会插手,是为了跟临安公主作对?还是为了让自己犯下他期待的错误?

事实上,赵明恒什么都没想,他只是单纯利用他的权势给温素音一个当众陈情的机会而已,他相信她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的,向皇帝陈情,表现得惹人同情一些,他会在旁边推波助澜。

虽然因为没有证据,肯定没有办法完全推翻当年那件事的影响,还会有人在心底怀疑温如松的清白,但可以将这件事对她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温素音被带上前来了,她觉察出一丝不同寻常,赵昕脸上的关切担忧也一眼就能看到。

该来的果真还是来了。

她强自镇定,恭恭敬敬向皇帝跪拜行礼。

“温氏,你的琴技是谁所授?”

“是我父亲温如松。”

“朕听说一些不好的传闻,温如松曾经想要窃取《春满城》这支曲子,还诬告同门伤了别人的手,若是真的,你自请退赛吧,朕不罚你。”

温素音深吸一口气,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双手高高举起,跪倒在地,高声道:“陛下!民女要告御状!”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各种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赵昕担忧地看着她,焉百里嘴巴张大像是傻了,赵明恒坐直了身体,这出人意料的变故让他有些气急,一眼都不敢眨。

他飞快想到,如果局面失控,皇帝要对她做什么,他就直接把人带走。

“你要告谁?”皇帝心里有了猜测,责怪地看了眼临安公主。

“民女告希声琴馆陶鸣凤。”温素音说,“《春满城》是我父亲所作,陶鸣凤才是偷人心血诬告同门的卑鄙小人,当年他偷了我父亲的心血被发现,为保富贵名利反咬一口,我父亲清名被辱,抑郁而亡。”

“我参加云音大比,就是盼望能面见陛下当面陈情,替他洗刷冤屈,告慰亡灵,求陛下替我父女做主。”

说完,她又是一拜,头贴到了地上。

在知道陶家人最近在京城煽起的那些风言风语之后,温素音便做好了这种设想。

没有比这更好更盛大的舞台了,她邀请陶家人一起站上来。

她愿意赌上一切。

临安公主从旁冷笑一声,“今日我算是明白什么叫黑的也能说成白的,果然是一张利嘴,小小年纪,好深的心机。”

皇帝觉得头有些痛了,他有些不耐烦地瞟一眼临安公主,而后声音冰冷地质问,“温氏,你可有证据?”

“回陛下,您是否曾经觉得奇怪,《春满城》这支曲子比大多数曲子都短很多。”

皇帝不紧不慢,“是短了一点,那又如何。”

“因为这只是上半支,但陶鸣凤偷的时候不知道,只偷走了《春满城》,却不知道其实还有下半支。”

“还有下半支?”皇帝诧异地问。

温素音郑重地点头。

临安公主觉得自己已经看破了她的诡计,兴冲冲起身说:“陛下,这根本说明不了什么!或许是她随便找了一支曲子出来。”

温素音看了一眼临安公主,她第一次正视这个女人,看清了她的华贵模样,“公主殿下也是爱琴之人,难道以为能与《春满城》匹配的曲子是能够随随便便找出来的么?若如此轻易,陶鸣凤在您门下这么多年,除了这首偷来的《春满城》,他可还做出过什么其他的令您动容的曲子么?公主殿下,他在骗您。”

“呵,巧言令色。”临安公主的脸很僵硬。

温素音转向皇帝,“陛下,《春满城》是我父亲最自豪的作品,它的下半支曲子应当是何模样,是否与之相配,我相信陛下能够听出来。”

临安公主恢复了冷静,她对皇帝说:“陛下,您不能光听一家之言,陶鸣凤和陶漪妃今日都在,不若召他们来问一问,是何说法。”

陶鸣凤和陶漪妃过来的时候神色很镇静,应当有人已经告诉了他们来龙去脉。

听了皇帝的询问,陶鸣凤满脸无奈,“陛下明鉴,这支曲子的确是我所作,当年我那师兄急功近利,一时行差踏错,我至今想来依然觉得悔恨,若及时发现制止了他就好了,不至于闹到后来不可收拾的境地。”

“他也知自己这事不光彩,或许……瞒着他女儿,以至于他女儿以为他没做错什么,心生误会。”

“这支曲子是我一点一点看着我父亲写出来的,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它的来历。”温素音冷冷地说,“我唯一庆幸的是,父亲还没来得及把下半支曲子弹出来给你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