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十年代我要搞钱(185)

作者: 萧笛 阅读记录

看到闺女肯定点头,叶东盛一瞬间做出了决定:“好,那就浦东。”

“我会把新公司注册在S市,然后想办法贷款,拿地。”他道,“计划书,弄好我拿给你看。

叶嘉宜问道:“你来S市开房产公司,服装厂打算给谁管?”

“马升兴。”叶东盛道,“你马叔叔人品可靠;能力嘛,开拓他不行,但守成绝对没问题。如果他把厂子管得好,达到一定的业绩,咱俩各拿出百分之一股份奖励他,如何?”

“没问题,这样很好。”叶嘉宜很赞成。

接下来叶东盛就在忙这件事。

他让何权替他在S市租了个写字楼,招聘员工,给公司搭了个雏形。

叶嘉宜并不插手,她跟章敏回H市住了两天,探望章外婆,回来后就开始写新书。

她要披个新马甲,在逐梦文学网男频写一本类似《寻秦记》一样的穿越古代的小说。

这天,她把开头两章发到网上,点开扣扣群,给有马怀谷和蒙甜留言:“新题材,穿越。如果有作者效仿,让编辑告诉他们,不许写穿越的具体过程,以免小孩子模仿轻生。”

上辈子穿越题材出来时,就出过这样的事。后来所有写这题材的作者都收到了警告。

直到这题材写烂了,新一代读者知道这是虚构的,才没有这种限制。

这辈子,她得防患于未然。

第121章 这时,BP机响了,宋知润找她。 她回了个电话:“宋老师,你找……

这时,BP机响了,宋知润找她。

她回了个电话:“宋老师,你找我?”

“嘉宜啊,有个影视公司找不到你的联系方式,找到我这里来了。他们想买你《梦今生》和《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两篇小说的影视版权。”

听得出来,宋知润很高兴。

“嘉宜你行啊,我的作品还没影视化呢,你的就要影视化了。果然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哈哈哈……”

叶嘉宜还没说话呢,那头的电话就被宋静芝抢了去:“嘉宜嘉宜,你能跟导演说说不,我到时候能不能去演个群演,体验体验生活啊?你有兴趣吗?咱俩一起啊。”

叶嘉宜满头黑线:“你把话筒给宋老师。”

那头也响起了宋知润的呵斥声。

宋静芝不情不愿地把话筒递给了父亲。

“宋老师,谢谢你,放假了还要替我操心。麻烦你帮我回绝了那边吧。这两本书的影视版权,我现在还不想卖。”

“为什么不卖?”宋知润还没来得及开口,话筒又被宋静芝抢了去,电话里传来她着急的声音,“你知道对方开什么价吗?二十万啊!二十万一本,两本就四十万。嘉宜你要是再写两本这样的书出来,就能成为百万富翁了。”

“静芝,别捣乱。”宋知润呵斥了一句,拿回话筒,“嘉宜啊,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不卖吗?”

“老师,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的小说我想自己拍。现在拍不了,万一以后可以呢?”

宋知润哑然。

文人看待自己的作品,就跟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而把作品卖出去,别人改成什么样,自己都没有发言权。那种看着别人把它改得面目全非的无奈悲凉,宋知润又怎么不知道?

但要自己拍电影电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隔行如隔山!再说拍电影电视的费用也不是一个文人能承担的。

不过人各有志,年少轻狂。

也许等叶嘉宜到他这个年纪的时候,想法又不一样了。现在她这么说,宋知润实在不好劝。

他道:“你自己拿定主意就好。”

章敏坐在沙发上,把这对话都听在耳里。

“你要拍电影啊?”她问。

叶嘉宜哑然失笑:“不是,我不拍。我只是不想把版权卖给别人。等以后,我有钱了,开个影视公司,专门拍我的作品。这钱给别人赚,不如自己赚。”

在这一点上,叶嘉宜是最佩服琼瑶的。

成立影视公司拍自己的作品,不光防止自己的作品被人篡改得面目全非,还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叶嘉宜也打算效仿。

她成立逐梦文学网站,除了这个网站本身赚钱之外,不就是为了把这些小说的版权握在手里,在进入娱乐至上的时代后,吃上娱乐圈这口好饭吗?

既如此,她自然不会贱卖自己的作品版权。

好饭不怕晚!

宋静芝是藏不住话的,估计她打电话跟秦蓁吐槽了。

没过多久,叶嘉宜的BP机上就显示出秦蓁的信息。

她回了个电话过去:“约上宋静芝,我请你们吃个饭。”

半小时后,三人齐聚在附近一个环境清幽的饭店里。

一见面宋静芝就道:“嘉宜,我觉得你可以考虑卖版权。四十万呐,你可以在S市买个房子,剩个二三十万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或是投资点什么。”

“这样一来,你大学毕业时压力就不大了,或读研究生,或找个清闲的工作,或干脆专职写小说,日子不要太好。”

叶嘉宜笑了笑,不答反问:“你俩毕业后准备干什么?”

宋静芝歪了歪脑袋,不明白叶嘉宜的思维为什么跳得这么远。

但她还是老老实实回答:“我爸让我继续深造,以后也当个大学老师。”

她叹了一口气,捧着小圆脸:“我自己还没想好要不要按他说的做。”

叶嘉宜摸了一下她的脑袋,转头看向秦蓁。

秦蓁眼里透着一股迷茫。

她摇摇头:“我还没想好。”

说完她又一笑:“至交好友,我就不瞒着你们了。我爸是秦氏集团的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