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184)
现在看到叶嘉宜一年里白手起家,一下子开了几个公司,个个都欣欣向荣,在S市这种老牌资本云集的地方,愣是凭着填补市场空白的本事,开辟出一片江山来。
而且当初,也是叶嘉宜提醒他开房地产公司的。
他觉得女儿可靠,目光比他长远,脑子比他灵活。跟女儿一起开公司,他觉得比自己一个人做决定更为稳当。
所以这段时间他就一直在等叶嘉宜回来,好跟她商量开房产公司的事。
此刻见叶嘉宜支持他,他问道:“我把服装厂的赢利全投进去,咱俩仍然按服装厂的持股分成?”
叶嘉宜有些意外:“你钱不够吗?你愿意带着我一起干?在这方面,我可帮不上什么忙。到时候劳心劳力的是你,累死累活的是你,你还打算分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给我?”
照以前,叶东盛是不会带叶嘉宜的。他会拿出自己那份资金和资产来,独自一人开公司。
倒不是怕叶嘉宜占他便宜,他纯属是做生意不愿被人掣肘。有了股东,做什么事都得征求股东同意;股东不同意,他就算有想法也做不成。
叶东盛摆手:“你是我女儿,我就你一个孩子。就算我不把股份分给你,以后我所有的钱,不还是你的?”
那可不一定!
叶嘉宜心想。
不过,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叶东盛愿意给她,那她当然接着呀。
“你不觉得亏就行。”她嫣然一笑,“我当然愿意。”
“那就好,那没问题了。”叶东盛道。
“对于这个生意,你有什么建议?”他又问。
叶嘉宜不答反问:“你既打算建公司,肯定有了想法。你打算在哪里买地建房子?”
叶东盛道:“H市我最熟,咱们资金不多,我打算先在H市建个小区试试水。”
“S市你没人脉,拿不到地吗?”
叶东盛摇头:“那倒没有。S市我还是认识一些人的,但肯定不如H市。S市的好地我拿不到;差的地,我又怕建了房子卖不出去。”
叶嘉宜环顾了一下四周,道:“这事我有些想法,等下再跟你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两个人吃饭,没必要订一个包厢。
现在两人正坐在大厅里,说的话,旁边的人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听到。
法不传六耳,叶嘉宜觉得,还是等没人的时候说比较好。
叶东盛便没再说这话题,而是问起叶嘉宜的云省一行的经历。
这叶嘉宜就有话说了,她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买茶的过程。
“这茶叶以后真那么值钱?”叶东盛有些不可思议。
“信我!”叶嘉宜肯定地点头。
叶东盛从没见女儿像今天这么有兴致、这么健谈。以前两人吃饭,都是他说得多,叶嘉宜就只带个耳朵听,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两句,就是给他面子了。
他虽将信将疑,却也不泼冷水。反正他不做茶生意。
开一家房地产公司,就够他忙的。他的钱也打算集中投入一个地方,把一个产业做大做强。
“你有目前的这几个公司就差不多了,别搞得太多太杂,否则容易出乱子。”他反过来劝叶嘉宜。
叶嘉宜笑而不语。
作为穿越人士,看到处于市场空白而又十分赚钱的行当,投入也不大,哪有不进入的道理?她又不嫌钱咬手。
“还有,别去炒股。有多少有钱人炒股炒得跳楼的?你就好好发展你那几个公司,再专心读书,多写几篇小说。你年少成名,心态要稳,别觉得赚钱容易,就开始玩刺激……”
叶东盛跟所有爱操心的老父亲一般,开始絮絮叨叨。
“嗯嗯,我知道……我明白的。”叶嘉宜倒也不嫌烦,耐心地应和着叶东盛的话。
如果她真是二十一岁就创下这么大一份家业,可能真会飘。心态一飘就容易出问题。
比如觉得自己是旷世奇才,到处乱投资,或是拿钱去炒股。到最后,赚的钱全赔进去都是好的,没准背一屁股债。
叶东盛给她敲一敲警钟也算是尽他作父亲的本份。
两人吃完饭,直到上了叶东盛那辆面包车,叶嘉宜才对他说出自己的建议。
“浦东,是一块宝地。你手上有多少钱就尽量拿多少地。先拿地,再用地抵押贷款,或用服装厂及我公司后继收益盖房子,分批盖,第一期房子卖出去有了资金再建第二期。”
“相信我,这绝对会让你赚得盆满钵满。”
九零年上面就打算开发浦东。这几年也有些房地产商到浦东建房子,但房子价格便宜也卖不出去。
所以叶东盛觉得女儿聪明有眼光,对她这建议还是心存疑虑。
他皱眉道:“是吗?我到时候去看看。”
见状,叶嘉宜低声道:“我有朋友得了内部消息,说明年浦东要建政。”
叶东盛一怔,随即眼眸就亮了起来:“真的?”
自从叶嘉宜提议让投资房地产后,叶东盛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S市相对于H市,前景自然更广大。
人往高处走,叶嘉宜既已定居S市,叶东盛自然也想往S市来。所以他对S市的一些情况很关注。
他知道,浦东虽然于九三年就建立了新区管理委员会,但也仅是如此了。
可如果建政,那就不一样了。
新区政府建立,那是要做出成绩的。区领导肩负着招商引资的重任。
而上头让新区建政,也意味着下决心要好好开发这一片新区。有上头的政策支持和国家、整个S市的支持,这个开发是不可能失败的。
想想S市的人口及广阔市场,如果能在别人还没意识到时就抢先一步进入浦东,用便宜的价格拿下一块地,不比在H市花重金抢黄金地段要更有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