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尊他大逆不道(296)+番外
“宋荷到底是怎么死的?”
“就是陈姨娘说的那样,我亲眼所见。”
这事儿太过突然,以至于孟之总觉得蹊跷。不过用这件事情骗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那宋荷让你给我说些什么?”
“时小姐果然聪慧。”赵伦语气如常,但孟之能看出他和之前不一样了,她知道是因为宋荷。
“她想托我告诉你一句话。”
“不要难过,她会等你回去的。”
“什么意思?”孟之没反应过来,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她被陈氏的话给影响了,“难不成她也在怪我,让我早日偿命过去陪她吗?”
“她说,时小姐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回去?等我?
难不成宋荷说的是她会在中天等自己?
是了,时间太久,她都险些忘记了,凡间只是她历劫刷分的考场罢了。
想到这里,孟之便不觉得有多难过了。因为宋荷一定会带着记忆在上面等自己。
孟之又饮了几口酒,然后转变姿态反过来又安慰了赵伦几句,走之前,她将酒壶又塞回给赵伦。
晏箫从一脸懵的赵伦怀里拿走了酒壶,就着孟之饮过的地方三两口把酒灌进自己的肚中,然后将空壶踹进了怀里。
将军府的气氛与国公府死气沉沉的氛围截然不同。孟之刚踏进府中便被管家请去了正堂。
途中管家说宫中来贵人了,孟之见他脸上喜气洋洋的,便问他具体是何事,管家说是天大的好事。
堂内时荣泰、陈氏和一干家丁丫鬟都跪在地上,孟之见状便要在柳氏身后跪下,可柳氏将她拉去了最前面,让她跪下。
管家口中那位宫中的贵人身穿紫色龙袍,气度不凡,正是当今皇帝,晏融。
晏融看向她时孟之下意识地压低了脑袋,可还是叫晏融看出了些什么。他盯着孟之半天都没有说话。
经身旁太监总管的提醒,晏融才回过神来,亲自问孟之:“你叫什么名字?”
“民女时念听,参见皇上。”
“时念听。”晏融又重复了一遍。
太监总管心思活络,替晏融问:“时小姐可有婚配?”
时念听招赘婿的事情在京城内可谓是人尽皆知,怎么难不成她的坏名声没有传进天子的耳中?
孟之回头用眼神去询问柳氏和时荣泰的意思。柳氏朝她点了点头。
“民女……”
“她有,正是草民。”晏箫横叉这一嘴,搞得正堂的气氛有些尴尬。
太监总管跟面色不悦的晏融对了个眼神,接着只见太监总管从等在一边的小太监手中拿起了一个金丝卷轴,饶是孟之再没见过世面也知道这东西可是圣旨。
小太监手中托盘上还剩下一卷。
太监总管宣读了圣旨,将军府上下都俯下身听旨。
对时荣泰的奖赏几日前在朝堂之上就已经当着朝中众臣的面宣告过了,所以这道圣旨是特意颁给孟之的。
圣旨上先是对孟之容貌品行狠狠地夸赞了一番,然后才步入正题。说她心地善良,救治伤患,又说她火烧敌人粮仓又手刃燕泽,故皇帝亲封她安和县主,享食邑三百户。
此等册封可是前所未有。孟之虽是县主,可食邑同郡主同等规格,而且此番册封可是皇帝亲临,这是何等荣耀和风光。
至于叶卫昌,也跟着孟之沾了光,皇帝特地给他封了个闲官当。
众人叩首谢恩,之后恭送了晏融。
时荣泰和柳氏打心里为孟之高兴,而孟之拿到圣旨的第一个想法竟然是她是时候抹脖子回去了。
晏箫因为说错话的缘故被柳氏教育了一番,说什么还好皇上大度没有计较,不然他这般无理可是要掉脑袋的。
孟之看晏箫被数落的可怜,便拉着柳氏扯开话题:“娘,圣旨都是要准备两份吗?”
见柳氏不解,孟之便同她解释了一番。可谁知柳氏和时荣泰一起笑了起来,就是不回答她的问题。
最后还是芙蓉站出来说:“小姐不妨想一想方才大总管为何要问你有没有婚配。”
要是孟之不承认有过婚配,那么总管太监宣读的可能就是另一份圣旨了,而那份圣旨八成是要册封孟之为皇上妃子的。
见孟之的脸突然变红,柳氏和时荣泰觉得有趣,只有晏箫的脸阴沉着。
孟之见状拉着晏箫的手:“多亏了你,不然我现在可能就被抬走了。”
说完后,孟之又让柳氏和时荣泰不要责怪晏箫,这事儿就算是彻底了结了。
回到西小院,孟之格外沉默。这一世她开局臭名昭著,声名狼藉。为了提高声望和历劫成绩她费劲心思从头开始去学医,然后到城外施粥放粮,再偷偷跟着去彩南救人,最后阴差阳错立了大功……她的经历可以称得上传奇了。
再待下去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的意义,她是时候该回去了。
只是孟之突然发觉自己有些舍不得这里了。这里有宠她爱她的父母,还有一个满心满脑都是自己的丈夫,而她自己也声名远扬成了各家小姐贵女艳羡的对象。虽然这个过程中参杂着伤和泪,但是之后的生活只会是幸福美好的,她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呢。
晚上,她只穿了一件宽松的里衣如约抱着被褥去找了晏箫。
她面色红润,眼神迷离,身上还散发着果酒香。燕泽刚沐浴完,身上正舒爽,可看到孟之半敞的衣领下那诱人的锁骨顿时觉得有些燥热。
孟之骨架很小,此时这般长发及腰的可爱模样显得很娇,晏箫恨不得立刻把孟之揉碎了按进自己的身体中再也不与她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