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127)

作者: 夏夜观星 阅读记录

老僧垂眼瞧着最初送信的年轻小和尚,朝他使了个眼色。

这一切发生地格外迅速,老僧低眉顺眼回过头时,平云还维持着方才的假笑。

她重复了一遍元黎的问题,“你们方丈在何处?”

老僧顿了一下。

他苦着脸,仿佛这个问题极难回答似的,一字一句斟酌道,“方丈佛法精深,自是在佛前修行。”

平云只觉得他在敷衍,随手取下身前的项圈,在手里化成一柄秋水长剑。

剑尖明晃晃地反射着日光,在两个老僧间移动。

被人拿剑指着的老僧一下大惊失色,“檀越这是何意啊!”

平云挑中了开口说话的这人。

她把剑横在对方脖颈,看老僧微微抖动着,一寸寸企图远离。

“我最后问一次,至心在哪里,哪个殿,哪个佛,修行从何时起到何时止。”

“这,这……那可是方丈,贫僧如何能知道呀?”老僧万分不解,几欲哭出来给她看。

旁边另一个老头趁着同仁被挟持,灵活躲闪,朝后一跃,跳出平云的武力范围。

他仰着头,对着天上大喊道,“上师救我们!”

第74章

老僧是认得天女的。

他不像那些年轻比丘们,莫说不曾知晓山外的世界,随便一个女郎的面都没有见过。他也不似被神人捉住,在牢里服刑良久释放出来的下界人,见着天女就走不动道,最后用一生去赎罪。

老僧既全心全意侍奉佛祖,对寺内众僧的管辖,也行事有度,自有章法。

尽管他没有被方丈提拔到更高更核心的位置,只管着一方小小的观音禅院,老僧仍是尽职尽责,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方丈对他很是放心,是以他还曾得以出入藏书阁,从书卷中一窥内外世界,见到过天女的画像。

他见到一队天女上门时,顿时警铃大作。

天女能从云端下来,就代表着守门的神人已经失控了。他一面时时刻刻提防着对方出手,一面差人赶紧去山上给方丈报信。

只要方丈看见,只要他来了,这些人必然会铩羽而归。老僧暗自祈祷,在心中坚定地相信着。

果然如他所料,一个天女使出了一把不应当在此界出现的兵器,横在了他师弟的颈子上。师弟抖了抖,老僧的心也跟着抖了抖。

为今之计,为今之计……

老僧矮下身子,往后猛地一窜,大喊大叫起来,“上师!上师!救救我们!”

平云听见这话,急速摘下手上的臂钏。臂钏细细长长,镶嵌着数个金铃。

金铃随着她出出手的动作摆动,缠上老僧腰腹,眨眼间将他捆成一个金铃粽子,随风发出悦耳的响声。

“你急什么,我这才跟你问路呢,你答话不就得了。”平云走到老僧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对方一伸手,老僧习惯性地躲避,挨了平云一记。

“别嚷了,一会儿就让你见上师。”她一把将老僧拎起来,挟持着这二人,拾级而上。

经过了观音禅院,到了一个讲经堂。天女四处望望,比丘们纷纷避走,院子里立即空荡荡的,什么也没剩下。

没见着至心的身影,众人便接着爬山,先后路过了五观堂、藏经阁、大雄宝殿。

处处都很平常,但就是太平常了,于是处处透着古怪。

众人来到山巅,这里只有一片空空的道场,林泉幽静,目及之处,一个人也没有。

平云把俩老僧扔地上,“快,叫你们上师出来!”

老僧被摔了一下,疼得龇牙咧嘴,面上也尽是迷惑不解。

“不应当啊,方丈几乎时时都在的……”

老僧也不怕天女提问题了,他们只盼着方丈赶紧出来,把这些女人都赶回去,还寺院清净。

元黎在周围转悠了一圈,发现两侧分别立着两道门。

寺院的门多是黄色或者黑色,这两门不知是刷了什么金粉材料,整个看起来金灿灿的,跟神人的金甲似的。

有点诡异。

好在它俩在屋檐下,不近看的话,其实并不显眼。

元黎小心地推开左边的金门,露出里面半间屋子。

她在门外观察了会,发现是座功德堂。堂上供奉着许多灯盏和小像,和外面寺庙供奉长明灯的地方差不多。

但不怪她多想,金斗山就在出城的大马路边,都少有香客,人迹罕至,更何况这里头的寺庙,有香火吗?有人来吗?

没有的话,那它供奉的是啥? ?

元黎谨慎地探回头,决定去另一边看看。

右边的金门打开,是一段眼熟的石子路,路旁树木林立,葱葱郁郁,草里立着几尊石塑。

元黎跨过这道门。

姐姐妹妹们在金门另一头的道场与她对望,时刻观察着她的动向,生怕她一个不小心踩到和尚的陷阱。

但进了门的元黎却顾不得这些,她万分惊诧。

要不是她顽固地扶着这扇门,门一关上,她就立马能顺着石子路回头了。

这不是她们上山的入口吗? ? !

难怪她觉得这石子路眼熟,分明是刚刚才走过!

草丛里有个人站了起来。

不知是为什么,这草也不高,就是阿誉蹲进去,只能堪堪遮住他大半身形。更何况这个人手执铁锹,一下一下锄着地,脚下放了两个崭新的光头石雕,看样子是想把新制的石雕埋进草丛里,为这段山路增添些意趣。

老和尚慈眉善目,眼含笑意,草鞋在地上剐蹭,蹭掉沾上的新鲜泥土。

他既不是那天见过的百纳补丁,也不像空明一样,过个浴佛节就要奖励自己一件精致袈裟。老和尚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显现出一股庄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