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67)

作者: 夏夜观星 阅读记录

燕赤霞回了观里,再不必一头扎进寺院藏经阁,自然而然地捡起了他的功夫梦。元黎对此表示鼓励,并把阿青打造的两把钢刀拿出来支持他。

燕赤霞很是勤奋。

他每日寅时便起来,打一套拳脚招式,再摸索着练刀。对着初升的太阳挥刀数百下,晨练的那块地方很快光秃秃的寸草不生。

燕赤霞如此刻苦,搞得猪仔心有戚戚。他是不是也该抓紧修炼?

没想出个名堂,他把问题转移了给元黎。

元黎倒不容易被卷到,只是难免纳闷:他这么练,既没秘籍又没功法,不会走火入魔吧。

两人担忧数日,带着裴相公赠的秋葡萄去借花献佛,贿赂阿白。

阿白吃了葡萄,颇没有道德,“我只知道修炼,不会武功。”

两人即刻变脸,对着他指指点点。

元天霸还不忘说:“你吃了葡萄要吐籽啊,我回头要种的。”

元黎在一旁煽风点火,“对啊对啊,就是就是。”

阿白:……

商议了半天,几人最终找来一些不知名的破烂秘籍。

燕赤霞拿起一卷盖着厚重灰尘,竹片间的穿绳几乎脱落的残卷,疑惑道,“这是哪里来的古物?”

阿白:“东边海岛上一个洞府里找的。”

燕赤霞练了几招,练着练着成功练岔气了,很难不让人怀疑洞府主人的后果。

元天霸举着一本小人图献宝。

燕赤霞翻了翻,发现每一页的动作都可以连接起来,快速翻阅书本的话,俨然是一幅连环画。

元天霸主动告知它的来历,“我在路上看见一老头,他说我骨骼惊奇,要卖我一本拳法。”

然而他已经不是初出茅庐的猪仔,“我才没有上当,我提出与他比划两招,谁知他碰瓷,后来我把他送医馆了。”

燕赤霞将自家师兄的战利品收起来。

“师姐呢?”燕赤霞问,此时总感觉少了个人。

交完任务的两人没有离去。

燕赤霞的练武场在三清殿前院的空地上。

空地很大,阿白熟练地搭起火堆,掏出四个山芋,烤了起来。

“师姐去山下了,”元天霸漫不经心地答道,“说是去书坊找刀剑谱。”

元天霸怕热,坐在十步之外。他拿着一柄小木梳,细细梳着自己那两根黄毛,企图把挑染过的部分全露在外边,变得更加显眼。

燕赤霞颔首,欣慰地想,观里到底还是有靠谱的正常人。

靠谱正常人元黎早早地就下山,回来的时候几人刚吃上山芋。

阿白留了一个热腾腾的,这会儿正好递给她。

燕赤霞方才离开了一会儿,听见动静,快步回练武场给师姐捧场。

只见元黎捧着一个灰白的山芋,手里不曾有书册,也没有提着任何包袱。倒是她身后跟着四个背着书袋的人。

他们有的一把年纪,看上去已有华发。有的还是个半大少年,神情青涩腼腆。

这些人都穿着素白襕衫,站在殿前,四处观望。

元黎对练武场中的两人介绍道,“这是我在书坊门口捡到的租客,他们都没有地方住!”不知为何声音很是亢奋。

学子们叉手,带着一点初次来观里借宿的羞惭,客气地问好。

燕赤霞颇觉解脱。

终于不用尝试来历不明的功法了,还是让他自己练吧。

第39章

学子们拿出自己的公验文书给几位道士查看。

平时无论斋戒的香客,或者游历的旅人,借宿没这么多讲究。可是现在人多啊,又赶上秋闱高峰期,住宿市场供不应求。

属地周边来的人,有个府城内的亲朋好友,自然是再好不过。不仅不愁住所,还不必考虑一应饮食起居,算得上舒舒服服地来应试。

然而这只是少数人的幸运。

多的是没得去处的学生,就如金斗观的来客一般,找个佛寺道院待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优点甚多,其一为僻静。

里坊容不下多少小寺庙,大多在广阔郊外,远离喧嚣,正好适合温书。

二是便宜。

如果要经常出门的行人,编纂一本当代住宿指南,按价格高低排序,首当其冲的是正经的客舍驿站,然后是商旅常用的邸店会馆,再次到村口大爷家之类,排在最最末尾才是宗教场所。

淡季根本不需要花钱。人多时节,哪怕交上一点费用,或是添几分香油,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足投栈的十分之一。因其性价比超高,一跃成为许多读书人的首选。

元黎属实没想到,这还是个热门生意咧。

她仔细看过学子们的文书。

人脸身高等标志性描述都对得上,不是什么冒充来打劫的贼人。再草草一瞥众人名讳,挺好,俞任袁柳,没有姓宁的。

遭逢过乱七八糟的事件后,遇到秋闱,元黎免不了紧张。

说到底,她只是个老老实实开道观的啊!

最多再种点地,养点小妖怪罢了。

元黎象征性收了几个铜板,带着他们去客堂。客堂两间,正好供四人居住。

她给租客介绍前两天新换的太阳能灯。

这灯没有吸顶装置,元黎思考良久,最终把墙壁凿出几方砖块大小的空间,像挂钟一样把灯嵌了进去。

它原本就是扁扁的饼状,嵌进墙面,越发像一轮月亮。

惹得阿誉兴奋好几晚,成宿不睡觉,引来自家兄姐的混合双打。

租客们也注意到了,那位头发花白的年长学子,不禁伸手去够灯面。他体形高,一碰便摸到了,搓了搓手,是一种冰凉平滑的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