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只在此山中(89)+番外

作者: 余肄 阅读记录

弱水与她一同修炼、打坐,易平秋沉默时弱水也不说话;易平秋高兴时弱水就转上几圈;易平秋不高兴时弱水就……

弱水也不晓得做什么。

她的小主人,在回来后山后突然就闷闷不乐起来。

两月后,郑倾来到了后山。

易平秋拜师后,拢共见了郑倾不过五面。

郑倾将她丢给苍云深后,便撒手开始闭关,出关后也没有第一时间来找她。

易平秋对这个师父的感情,还没有苍云深的四分之一来得多。

“平秋,收拾些行李,为师带你去个地方。”

郑倾开门见山,神采奕奕地对易平秋说。

易平秋一听,仔细询问要去哪里:“师父,要住上几天吗?”

“大概会住上几月吧。”

易平秋是个恋家的人,她并不向往旅行,她只想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待着。

可对她而言,现下身处的后山似乎也陌生了些,在好多地方,都叫她熟悉却又生疏。

与其留在这里,不如乖乖跟郑倾走。

苍云深“闭关”一月后,易平秋随郑倾去了远在西地的神音寺。

几大门派多数建立在中原繁华之地,鲜少有神音寺这般,躲在西地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

神音寺好清静,出武痴,与世无争。

有传言道,世上元婴大能不过百个,神音寺便占了一半。

郑倾是个武痴,早时门中师兄弟都打趣他,他这般痴迷练武,不如去神音寺待上几年。

郑倾听劝,之后还真的如师兄弟们所说,在神音寺呆了近十年。

十年经历,郑倾在寺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是与寺中的住持结为了忘年交。

正魔大战之后,郑倾一直忙于扶持玄清门的事务,之后稀里糊涂收了个徒弟,又闭关了一年有余,总算有了时间,再去拜访神音寺。

不过此次拜访也算是有了变化。

路途遥远,郑倾怕易平秋受不住一直在剑上,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找个镇子落脚,叫易平秋歇一歇,吃些东西。

易平秋被风吹得流泪,双眼泪蒙蒙,在客栈中休息,也是引得站脚的行人注目。

郑倾心想多歇一会儿,先叫她缓缓再走,于是挥手叫来小二:“上两壶茶,一碟小菜。”

“好嘞~”

易平秋抹着泪,问郑倾:“师父,还有多久才到呀?”

他们俩从太阳升起时出发,飞飞停停,吃过了午食,瞧着太阳快要落山了。

郑倾看了眼客栈外的风光,估摸道:“今日能到,能赶上晚饭。”【注】

飞了那么久,易平秋累了。

郑倾笑,碰巧小二上茶,他抬手给他和易平秋倒上,将斟了茶的茶杯放在鼻间晃。

这就累了,等到了神音寺……

作者有话说:

注:三餐制度在古代并不普遍,主要流行于权贵阶层。两汉时期,三餐制度开始在小范围内实行,但直到宋朝,“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才开始在全社会普及。宋朝之前,只有皇室一日四餐,诸侯一日三餐,民间百姓则仍然是一日两餐。本文为架空修仙世界,设定为一日三餐。

第53章 神音寺之见闻(二)

在距神音寺不足百里的镇上休息了片刻,郑倾带着易平秋再次启程。

此时天色不早,再过不到一个时辰就天黑了,郑倾加快了飞行的速度,想赶在天黑前到达神音寺。

易平秋在郑倾剑后猛追。

天色稍暗的时候,郑倾怕易平秋瞧不见他的身影,特意背手过去捻诀发出光亮,好叫易平秋能看见他。

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易平秋困倦不堪,待天色完全暗下来,才发觉自己的眼里已经看不清什么东西了。

“平秋,再坚持一下,前面就是神音寺的护山大阵了。”

听见郑倾的传音,易平秋强打起精神,也学着郑倾捻了个诀,车灯似地照亮前面的路。

不过一刻钟,郑倾便在山林处停下。

“神音寺禁飞,山路要自己走上去,登到山顶要攀八千八百八十八阶台阶,平秋可是准备好了?”【注】

郑倾是个行动派,将徒步登山的消息告诉易平秋后,便作势要登山。

易平秋思考着“八千八百八十八阶”是什么概念,还没想明白就被迫跟在郑倾身后,抬脚一步一个台阶。

山阶高耸,易平秋心想,如此高的的阶梯,她矮一厘米都觉得吃力。

郑倾健步如飞,登得飞快。

神音寺建在这座山上,确切地说是建在护山大阵的另一面山,他们要想见到神音寺的人,要先登到山顶,山顶连接着山峰另一面的神音寺建筑。

登到一半,易平秋已然觉得吃力,而抬头望一望,郑倾依旧没有停下,他的背影和挂在天上的月亮重合在了一起。

易平秋怕追不上他迷路,只好紧追。

跟着苍云深修行了一年半载,易平秋的体力成倍增长,只是在登这座山时,让易平秋认识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易平秋叹了一声,不禁想到,如果是苍云深带她来神音寺,肯定会时不时停下来等她的。

“平秋,莫要懈怠,跟上为师的步伐。”

易平秋远远地听见郑倾在前面喊,才发觉她已经落了郑倾老远。

“嗯!师父我这就来!”

易平秋咬咬牙,缓着自己的呼吸,一连登了好几阶。

天色完全暗下来,易平秋抬手擦去额头的汗水,登上最后一个阶梯,总算是见到了气势开阔的神音寺寺门。

建立在山顶的神音寺,叫初见的易平秋看了久久未能平静下心情。

上一篇: 孤重生成太后情人 下一篇: 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