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予我姝色(女记)(67)

作者: 谢遥岑 阅读记录

有人认出旧,乃是采春女。

终得众人爱,名震四方传。

笑颜藏心忧,无人解愁颜。

忆起幼年时,问娘何以情。

“娘今唱情爱女,后人可吟独齐女。

终有一日戏中,不是称谓是完人。”

满堂欢声里,望得手中酒,

只余下沉默,柳词响华逝。

恼恨华吟词,厌恨己弃心。

再闻娘消息,竟传与元殉。

娘千寄财来,又封亲手信。

言娘为情死,荒唐笑满腮。

世人多妄议,女子灾止情。

女子情与爱,自古多剪裁。

礼教常拘缚,真心土里埋。

只图一时快,不顾真相骸。

女子志高远,心怀壮志情。

世间多误解,皆言为爱倾。

只道相思苦,不晓雌志兴。

生死何足惧,成败亦不惊。

无论功与过,皆归情字评。

唱得柳州词,成了刮志助。

负了阿娘托,良知渐沉疴。

助纣行不义,罪孽怎堪驮。

憎恨德行沉,恨望华早逝。

三果开情绵织,谢世间温情抬…

朝迎晨曦出,暮伴晚霞归。

街头风拂柳,巷尾月映眉。

华年正风茂,才情蕴心底。

手持旧琵琶,弦动相思意。

春风词婉转,秋雨曲迷离。

唱罢欢颜展,又吟悲绪积。

街巷皆传颂,名声日益加。

然有文人至,冷面含讥嗤。

恶语如利箭,声声刺心脾。

“女子多依傍,情思系儿郎。

心随男子转,意逐爱帆扬。

脂粉掩真面,娇柔作伪装。

虚荣填肺腑,谄媚入膏肓。

春花虽娇艳,随风易败亡。

秋云虽绚丽,遇雨化凄凉。

红颜终易老,情薄怎久长。

一旦我恩绝,涕泗满衣裳~”

怒火燃胸臆,正欲怒声宣。

忽闻娇声起,幼女立身前。

“男子性惫懒,在家靠亲娘。

坐享米粮香,未曾谢亲忙。

及长娶贤妻,门面靠其妆。

妻晨起洒扫,庭除净且光。

生女嫁他方,以德抱怨直。

耗尽私房财,只为父安葬。

啃食女之劳,却踩女脊梁。

脂粉为汝缚,娇柔为满汝。

真诚盈腑内,汝何贱女何。

春花迎暖日,春泥余泽后。

秋云舞穹宇,飘逸自悠扬。

一旦汝仇绝,笑迎向上活!”

文人犹未服,恶言再相欺。

女娘怒难遏,执起长枪持。

寒芒惊贼胆,威风镇恶螭。

怒喝休再扰,否则命难期。

问其为何助,竟是阿娘恩。

“刘将有小女,自幼边疆行。

随父观军戏,壮志悄心生。

采春声铿锵,技艺惊边城。

戏中豪情显,侠骨蕴柔情。

岁月匆匆过,闻采春凋零。

听闻吾在此,千里赴柳城。

采春虽已逝,风采永镌心。

其女承遗志,曲达众生情。

此去关山远,春影寄月明。

愿君多珍重,前路莫伶仃。”

有妇叩吾门,容颜带苦忧。

言自刚和离,心伤泪难收。

求吾教其诗,以抒腹中愁。

领其入堂中,奉茶缓其忧。

妇坐身颤抖,哽咽声先流。

自述昔情爱,今朝化乌有。

吾始教其诗,先言平仄谋。

韵脚需细究,意境在心头。

忆吾幼年时,常与娘相守。

采春持情燃,诗香盈闺楼。

昏黄油灯下,共论诗韵悠。

月上柳梢头,娘携吾之手。

指那春花绽,言其诗意稠。

“花开娇且艳,恰似心内羞。”

又观秋叶落,叹其时光流。

“叶飘风里去,相情何处寄。”

娘言情与景,须得心内求。

一词一句间,温暖溢眼眸。

娘言诗意妙,能将心绪挑。

喜怒哀乐事,皆可诗中留。

今教此妇人,耐心解其愁。

妇眉紧蹙思,落笔字难求。

吾耐心引导,灵感渐悄留。

看妇展颜时,吾心亦稍休。

观妇苦吟时,忽觉景似旧。

忆吾之阿娘,也曾诗中囚。

才情馥如兰,温婉解人愁。

教诲犹在耳,身影眼前浮。

吾心起波澜,思绪漫难收。

惊觉自身处,仿若娘昔游。

同是解人忧,同悲未曾休。

以诗寄情志,胸怀壮志酬。

今吾处此境,教妇解心忧。

举止言谈间,肖娘意难收。

轻声细语慰,耐心不曾溜。

仿若娘当年,温柔暖心头。

愿如娘风采,温情世间流。

以诗化哀愁,真情永不休。

德华三十载,流情皆娘来。

商妇携财至,助我业初兴。

言谢娘昔日,达情又责世。

农爷送蔬果,饱含质朴情。

念娘饥时助,饱暖记终生。

工匠献才艺,巧手造华琴。

感娘怜其苦,相助度寒冬。

艺人歌且舞,欢悦满前庭。

谢娘曾相励,方有起心跳。

众人皆齐心,助华向前行。

皆念娘之恩,浩浩如繁星。

四果开仇意来,恨世间捉弄踏…

太和六年正,柳州雨倾盆。

洪流骤然至,灾患扰黎民。

田舍尽淹没,禾苗没水深。

牛羊漂远去,鸡犬失其群。

鱼鳖游厨灶,虾蟆踞榻楹。

家园成泽国,街巷变河泾。

仓廪无余粟,钱囊有缺丁。

药石难寻觅,残躯怎复宁。

尸首水中浮,腐臭漫荒屯。

绝望心头绕,哀愁腹内萦。

上一篇: 孤重生成太后情人 下一篇: 炮灰把桌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