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惹清冷长公主后(113)
-
今夜兰苕并没去蓉菊房间,但沈知书如约上了姜虞的床。
房内烧着上好的银丝碳,离得近了,便能听见火星迸开的噼啪声。
姜虞只穿了里衣,撑着脑袋坐在床沿,忽然伸出手,轻轻碰了一下沈知书的腰带。
“怎么佑书睡觉还系汗巾?”她问,“不难受么?”
……因为怕睡着睡着衣服就没了。
沈知书这么想着,信口胡诌:“多穿些,保暖。最近总有些体虚怕冷。”
姜虞抬眼看她,轻声说:“被褥很暖和。”
“是么?”
“是。”
姜虞单说一个字的时候,尾音往下坠着,像是山野泉边的松木,清冽而笔直。
沈知书捻了一下缎面裤腿,站在床边,垂头盯着她看。
她们就这么无言僵持了几息,终是姜虞先开了口:“佑之这么看着我作甚。”
沈知书很坦诚:“殿下的眼睛很好看。”
“只有眼睛好看么?”
“什么都好看,眼睛格外出众些。”沈知书一五一十地说,“每每与殿下对视时,都会让我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
“哦?”姜虞淡声道,“兴许此前确实见过,只是将军记不起来。”
“可殿下如此清俊出尘,见过之人必会念念不忘。”沈知书摇摇头,“许是殿下太好看,总让人忍不住想亲近,于是熟稔感便油然而生。”
“佑书一向很会说话。”
“实话实说。”
姜虞垂下眼,往里让了两尺,转移话题道:“怎么不上床?”
沈知书“嗯”了一声,脱鞋上榻,松松垮垮地坐到姜虞身边。
雪松气翻涌。
沈知书忽然有点不知道说什么,视线翻过帷帐,落在跃动着的烛火上。
她出了会儿神,听见姜虞问:“困了么?”
“没呢。”沈知书摇摇头,“今日亥正未到,为时尚早。”
姜虞点点头:“既如此,我想听佑书讲故事。”
“殿下要听什么?”沈知书笑道,“别嫌属下讲得干巴就好。”
“随意。”姜虞“唰”地躺下了,“干巴挺好,能哄我入睡。哦对,佑书讲故事之时别忘了抱着我,白日里答应过的。”
沈知书:……
她看着说躺就躺的、板正得像是木头的姜虞,委实有些猝不及防。
姜虞已然盖好了被子,侧过身,背朝着自己,不知睁没睁眼。
沈知书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认命地掀开被子,也钻了进去。
帷幔落下,整张床都被染上了姜虞的气息。沈知书不动声色地趴下,滞了几息,终于还是朝某人的方向靠拢过去。
姜虞发丝的味道逐渐明晰,淡淡萦绕在她鼻息之间。
同她身上的雪松气如出一辙,总会令人想起西北林间的清雾。
烛火已然灭了,月光钻过窗纸,在屋内烙下浅淡的轮廓。
沈知书盯着那一动不动的背影看了一阵,忽然伸出胳膊,轻轻揽住了姜虞的腰。
属于某人的体温渗过并不算厚的中衣,丝丝缕缕钻入自己的手臂。
有点热。沈知书想。像是春日煮沸后加冰的厚牛乳,清爽中参杂着一丝甜腻。
她定了定神,保持着这个姿势,将脑袋往前靠了一点点。
姜虞的发丝近乎蹭过自己的鼻尖。
银丝碳似乎烧得更旺了些。
沈知书的声音沉沉响在姜虞耳畔:“那我给殿下讲个故事罢。是我曾做的一个梦。”
“那日雨雪初霁,我穿过松林,去找一个老朋友——”
第69章 “我曾经有个……朋友。然后她死了。”
沈知书搭在姜虞腰腹处的臂弯能很清晰地感受到姜虞的呼吸。某人的一呼一吸总是拉得很长,平稳有力。
她的指尖松松垂落下去,搭在姜虞光滑柔软的寝衣上,无意识地摩挲。
夜色沉寂如水,帷幔低垂,室内冷香与暖气暗浮。
姜虞一言不发地听着故事的开头,并未给出什么反应,沈知书于是继续往下讲:“穿过松林的时候,我经过一棵雪松,两颗雪松,三棵雪松,四棵雪松,五棵雪松……”
胳膊下的肌肤颤了一下。
姜虞忽然转过身,从面朝里的侧躺变成了平躺,床铺随之微微陷下去一点。她侧过脑袋,直视上沈知书的眼,淡淡道:“不要听这个。”
“那听什么?”沈知书挑了一下眉,“不是说哄殿下入睡么?”
姜虞答非所问:“你要去见的是什么朋友?”
沈知道:“不知,梦里稀里糊涂撞见的,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姜虞“哦”了一声。
她将脑袋放平,从沈知书的角度望过去,看见的便是她直而长的鸦睫。
姜虞并未阖眼,于是睫毛时不时震颤一下,像是暗色的蝉翼。
姜虞躺平后,沈知书原本搭在姜虞腰窝处的胳膊盖上了她的小腹。那儿相较于腰迹,温度似乎要更高上一点。
——很神奇,她能从小腹处感受到某人的心跳。
很规律。
但比自己想象得要快。
她安静地等了会儿,没等到姜虞的下一句“指示”,遂追问:“殿下还想听什么?”
话音落下的瞬间,小腹有了起伏,是姜虞轻轻吸了一口气。
她吸了气,却半天没有开口回应。
可能是在组织语言,也可能是踌躇着不知要不要说。
沈知书正打算再说些什么,忽见怀中人面朝自己转过了身——
她的面庞冲着自己,距离自己不过毫厘。
离得实在太近了,以至于沈知书的鼻尖几乎要擦过姜虞的鼻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