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惹清冷长公主后(34)
“坦诚?”沈知书抬起头,忽然笑起来了,“坦诚好哇,所以莫若殿下说说,此前是中的谁的药,又是同我演戏与谁瞧?”
长公主终于流出了一些情绪波动——她的眼眯了起来。
室内一片沉寂,空气霎时间停止流动。
侍子慌了神,忙道:“将军慎言!”
长公主眸色清浅,面无表情地盯着沈知书看。她淡声接了侍子的话:
“无妨,让她说。”
……让我说?
她便如此无动于衷么?
那便……如她所愿。
“是,我是不愿与殿下有所交集。”沈知书沉下眉眼,“……因为那夜良宵令我无法忘怀,这样的说法,殿下可满意?”
“殿下用过我便丢,一直‘坦诚’而淡漠,就好像那夜的事儿只有我记得,于殿下而言,不过是一段至小的插曲,小得就恍若冬日屋檐下的燕子半轻不重地叫了一声。”
沈知书蓦地站起身,大步流星地走至长公主身旁,宽大的袖摆重重擦过她的肩头。
她粗粝的手指从长公主的鬓角划过,蹭到了长公主微红的耳尖,又骤然落下去,搭上了她的双肩。
她看见长公主狠狠颤抖了一下。
那夜在床上时,她也是这么战栗的。
沈知书笑了。
她俯下身,温热的呼吸喷洒在长公主的耳畔:
“姜虞,你大可不必作出此等无动于衷的态度。”
“我看你也并未全然忘却,不是么?”
第22章 “如何处置,悉听尊便。”
窗帘没拉严,缝隙间穿过来的清淡月光被跳动着的火舌吞噬,屋内泛着雪松气与食物的焦香。
姜虞颤抖着吐出肺腑的浊气,徐徐阖上了眼。
身后那人的体温隔着一小段距离渗过来,耳尖残存着的的湿热气息并没有完全消褪,搭在自己肩上的那双手许久未离,久到肩部已然有些麻了。
属于沈知书的气息在方寸之间铺天盖地。她能听见身后人那一张一弛、被寂静突显出几分存在感的呼吸声。
姜虞陡然生出些许恍然——
姜初也很喜欢这么站在她身后,静静看着她在纸上写写画画。
和此前不同的是,这一回,肩上的那只手更为宽厚有力。
沈将军的触碰相较于姜初,似乎更加肆无忌惮一点。
姜虞想,沈将军平日里不显山不显水,但骨子里是张扬而无拘无束的,只消一点点外界刺激,就能看见那层表皮下盘着的赤狼。
很有意思。
……不禁会让人思忖,倘若再刺激一下,是否能够变得更有意思一些?
姜虞有一搭没一搭地摩挲着自己的腕骨,在跳动着的烛火里轻声开了口:
“将军方才不是说要同我保持距离么?”
却没等到回复。
等来的,是肩上的那只手挪至耳垂,重新重重捻了一下。
绯红色从耳尖蔓延至双颊,姜虞浑身骤然一颤。
可恶……她心道。
经过那一夜缠绵,沈知书对她的身子已然了解透了,知道她哪里敏感,知道在哪儿或轻或重地按下去的时候,她会从齿间溢出嘤咛。
她转而又想,沈小将军这回怕是真的生气了。
许是因着沈知书的确帮了自己太多,但自己却有事瞒她,并未对其坦诚,却转而要求她坦诚;又许是……自己戳破了她的谎言,故而她恼羞成怒?
毕竟相较于生气,其实她的态度更像是……嘲讽。
许是身后人察觉到她的分心,耳尖的力道再度重了几分,引得姜虞“嘶”了一声,颤抖的幅度更大了一些。
她深吸一口气,缓过神,低低地说:“我并未想着瞒将军,只是此事当真不好同将军明言。”
耳垂上的力道渐轻,那双手重新落回了肩膀上。姜虞听见身后人沉声道:
“如若这样能称为‘未想着瞒’,那如何才称得上‘想着瞒’呢?我知晓人各有难处,那夜过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并未对那事刨根究底。”
“然殿下先是央我陪你演戏,又请我吃饭,又邀我一同游街,方才还将我的难堪之处径直戳穿,我想着,我究竟也并未同殿下相熟至如此。”
……央沈知书演戏是为逼退姜初,是情急之举;请沈知书吃饭是为表感谢,同时探查探查沈知书与谢瑾的真实关系;邀沈知书游街是因为——
她觉察到了姜初的眼线。
然这一切实在不好同沈知书说。
虽然自己并非有意,但确实给对面造成了困扰。
姜虞抬起眼,轻轻淡淡望过去:“是我的不是。如何处置,悉听尊便。”
……悉听尊便么?
沈知书的无名火再一次窜了上来。
长公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自己只是一介微臣。她的“悉听尊便”说得倒好听,然自己难道真能对她做些什么么?
不能打,不能骂,不能像对待谢瑾一般肆无忌惮开玩笑,更不能像对待犯错的下属似的,罚她光着膀子去刷茅厕。
她口里的“悉听尊便”……大约是金银珠宝赏赐。
自己还不缺这些。
力不从心感本该是久违的,但在撞上长公主后,总能接二连三地往外冒。
沈知书将手从长公主双肩撤开,低声说:“我不要银子。”
“我也知将军不缺银子。”姜虞道,“除却不能告诉将军实情,将军要我做什么,我全听将军。”
“无论如何都行?”
“无论如何都行。”
沈知书在摇曳的烛光里眯起了眼。
既然无论如何都行……
她转过脑袋,问一旁兢兢业业装瞎的侍子:“长乐街上可有客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