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232)+番外
若只是丰大人一位钦差就算了,好歹还有二殿下这么个皇子,自己这个做夫郞的就算有了身孕也不好太过懒散了!
他梳洗好了以后,屋外便有无忘送来了早饭,又对沈宣说道:“世子与贵客们用过了早饭,已经出门去了衙门。临走之前让我过来与夫郞您说一声,他们中午要去码头参观,让你不用安排今日的午饭了。”
“好的,知道了。”沈宣点点头,长舒了一口气。
因为怕自己累着了,薛凤麟倒是事事亲力亲为,给他省了不少事儿。
如此一来,今日也只用预备晚饭便是,剩下的时间还是挺清闲的。
沈宣用过早饭,李大夫又准点过来给他把了个脉。他虽是第一次有孕,但脉象平稳,除了比以前容易累些,之前食欲不振的症状也消失了。
到了晚上,薛凤麟与二皇子、丰大人回来。比起昨日,二皇子与丰大人面上明显多了一丝笑意,显然是与薛凤麟聊的十分愉快。
丰大人见到沈宣,双目一亮,竟对着他狂夸起来,连连称赞他聪慧能干,将码头上的产业管理的很好。
沈宣见丰大人与二皇子神色,便知薛凤麟这次带他们去码头一趟,定是没少提及他的功劳。
二皇子倒是含蓄,丰大人却是一直对他赞不绝口,吃饭的时候都没停过,弄得沈宣被夸的都有些尴尬了。
就这么过了数日,二皇子与丰大人算是将砂州完整的考察了一遍,之后便写了奏章,准备出发回程了。
临走之前,二皇子又将薛凤麟叫去密谈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早上,车队正式出发。二皇子还是装作丰大人的侍卫,与他一起乘车离开。
待他们走后,薛凤麟才对沈宣说道:“二皇子对我说,半年之内,我怕是就要被陛下调回京城了。”
沈宣闻言笑笑道:“那不是好事儿么?回京升官儿。你来砂州还不到三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升上一级,多少人羡慕不来的!”
“比起京城,我倒是更喜欢砂州,自由自在的,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不用去参加那些无聊的宴席,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薛凤麟叹了一口气道。
沈宣知薛凤麟舍不得离开砂州,他又何尝不是?
只是薛凤麟身为世子,到底是不可能万事置身事外。回京不过是早晚的事儿,如今也只是比预期中的更早些罢了!
既要离开砂州,那便要好好安排一个可以接任砂州知州职位之人。
这砂州的知州一般会有几种形式,一种是由晋武帝空降,就像薛凤麟一样。还有一种就是通过举荐,从下峰的官员中选拔出来。
砂州好不容易走上正轨,若是来个不通庶务之人,难免会破坏如今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砂州码头和许多工厂的生意都捏在沈宣手上,若是新上任的知州不好说话,他们日后在此的生意怕是也难以为继。
“我准备举荐一个人做砂州的新知州。”薛凤麟想了想后,对沈宣说道。
“你可有看好的人选了?”沈宣问道。
“的确是有一个。”薛凤麟点点头道。
他凑近沈宣的耳边说了几句,沈宣便笑了,对他说道:“此人倒是合适,你眼光不错。”
“只是我若是举荐人才,还得提前教导他们一些东西。下峰的陈文勋和石锦荣二人肯定会有所动作,此事还得避开他们!”薛凤麟说。
“这有何难?”沈宣笑道:“你让下方郊县的所有官员都过来学习,就说是钦差大人交代的。”
数日后,薛凤麟果然发布了一条消息,召集了砂州下方好几个郊县的官员过来集中学习。
这些地方官儿都是九品县尉,芝麻大的小官儿,第一次被招入砂州,一个个也惴惴不安,都老老实实的跟在薛凤麟身边,听他讲解砂州管治的方法。
傍晚,陈文勋家中,石锦荣喝了一口小酒,开口问道:“陈大人,你的消息可当真?这薛凤麟真的要被调回京城了?”
那陈文勋也端起酒杯,闷了一口酒道:“自是当真!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打探到的消息!上次陛下派了钦差过来,便是准备要给他立功晋升的!他怎么可能还继续待在砂州?”
“唉!”陈文勋长舒了一口气道:“他总算是要走了!待他离开,我们可要把这新来的知州给笼络好了!”
自薛凤麟上任以后,砂州是越来越好了,但是他与石锦荣二人的日子却反而不如之前好过了!
之前给他们送钱的那些世家们,眼看着他们手上没有实权,也都不再送礼。陈、石两位大人每年只靠着俸禄过活,收入自然比从前少了不少!
“那可真是太好了!”石锦荣咚的一声放下酒杯说道。
陈文勋也就罢了,后来他也没少讨好薛凤麟,但薛凤麟对他却一直是爱搭不理,自己挣的盆满钵满,却一点儿好处也没能让他粘上!
十月底的时候,朝廷果然传来了圣旨,着薛凤麟任砂州知府期间,管治砂州经济发展成效卓越,百姓安居乐业。
故此特将他晋升为正四品顺天府府丞,命其年后正式叙职上任。
早在这道圣旨下达之前,薛凤麟便写了书信递交给二皇子,提到了举荐信任知州之事。
故而随着这道圣旨一起过来的,便是晋升砂州下属郊县的一名九品县尉指令。
这九品县尉姓黄,是普通乡绅出身,科举后被分派到了此地做县尉,为人老实勤勉。只是因着出身不行,人又不会逢迎,多年来都只得一个九品县尉的职务,半点都没能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