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233)+番外
薛凤麟接到圣旨以后,便派人将这黄县尉给接到了砂州。
这黄县尉已年过四十,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有晋升知州的一日,自是喜出望外,激动的满脸红光。
而陈文勋与石锦荣听到这新任的知州竟然是黄县尉,则是惊的掉了下巴!
要知道这黄县尉之前算是他们的下峰,因着不会溜须拍马,年年也是没少被他们刁难。也就是薛凤麟上任之后,境况才好了起来。
如今他上任知州,倒是让他们拉拢都不知从何角度下手了!
待傍晚的时候,薛凤麟宴请这黄县尉回家吃饭,才向他说出了自己举荐他升为知州一事。
黄县尉回想起之前这薛知州曾特地叫了许多县尉来府衙学习,对自己又格外关照。此事才明白原来那个时候薛凤麟便有提拔自己升为知州的想法了!
“黄某多谢薛大人抬爱!薛大人的恩情,黄某此生不忘!”饶是黄县尉是个不善拍马之人,此时却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薛凤麟的举荐之恩!
“不必多礼。”薛凤麟对他说道:“砂州乃是我一番心血,能有如今的景象,我自是不能让他坏在旁人手中。”
“我瞧你庶务上管理的颇为不错,倒是很适合接任这砂州知州一职,此乃是你自己的本事。不过如今你既得了举荐,晋升了砂州知州,就要珍惜这机会,好好管理砂州一地,切不可与陈文勋、石锦荣二位大人一般,只顾自身利益,不顾百姓社稷!”
为防止那陈文勋与石锦荣拉拢收买黄县尉,薛凤麟还特地点了他们的名字出来。
那黄县尉听了,果然抱拳说道:“薛大人放心,在下一向不齿与那等人同流合污!继任砂州知州期间,必当一切以百姓社稷为先!”
……
十一月底,砂州知州府的门外,一排排箱笼被大包小包的运往了砂州码头。
今日薛凤麟与沈宣二人就要准备回京了,这次他们准备还是直接从码头坐船出发,水路到达州后再坐车回京。
第124章
如今距沈宣怀孕已有四月,胎相已经坐稳了,倒是不怕路途颠簸。
不过为防路途颠簸,薛凤麟还是命人在马车上加了不少垫子,叫沈宣坐上去觉不出一丝不适。
为保沈宣路途平安,薛凤麟请了李大夫沿路跟随他们上京。
只是李大夫在砂州多年,一身家业都在砂州。无论薛凤麟出再高的价格,都不愿与他们长居京城。
因此这次薛凤麟也便只得让他先跟去京中,待找到了替换的医生以后再将人护送回来。
沈宣他们来砂州时身上也并未带许多东西。然而在砂州住了三年,回去的时候便是大箱小箱,光是抬担子的工人就请了三十多个。
马车行在路上,沈宣忽然听到车外百姓嘈杂的喧闹声,似乎十分热闹。
沈宣有些好奇的掀开车帘,才发现去码头的方向一路两边竟然站满了砂州百姓。
见沈宣掀开车帘,那些百姓们竟十分激动朝他们挥起手来。还有人高声喊道:“知州大人和知州夫郎,你们一路平安!你们的恩义,砂州的百姓们永远记得!”
“对!我们砂州百姓永远不忘二位的恩情!”
……
这一顿呼喊,便有更多的人此起彼伏的跟风起来,一时间整个街道两旁都是相送薛凤麟与沈宣二人的砂州百姓。
沈宣没想到竟然会有这般情景,此情此景不禁让他心中动容。
他侧头看了一眼薛凤麟,才发现在外一向表现的淡定自持的薛凤麟目光中竟也有一丝湿润。
沈宣握住薛凤麟的手道:“你看,你为这些百姓们做的,他们都看到了。”
薛凤麟紧紧回握住沈宣的手,沉声说道:“我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半是为了做出一份功业证明自己,一半是为了你。”
“砂州发展至此实乃意料之外,没想到这些百姓们竟然会如此感恩,这中间实属是你的功劳!”
沈宣闻言笑道:“你说来容易,但如此双赢的事情,多年来却也是没人去做的,你能做到便已是极不易的。百姓们一向质朴,谁能让他们得利,他们就感激谁。如今你就是砂州的再生父母,此事你不必谦虚。”
马车一路到了码头,来到了登船的入口处才停下来。
薛凤麟扶了沈宣下车,便听到四周一片哗然。又有不少百姓们大喊一路平安,依依不舍的护送两人离开。
“那女子,好像是我糖厂里的一名工人。”沈宣环顾四周,看到一名有些眼熟的女子,瞧着有些眼熟,身边还站着一个精神抖擞的哥儿。
那哥儿与女子一身细布衣裳,身上还佩戴着一身银饰,正是莹娘与赵宝珠两人。
“娘,你今儿换了班,便是特地出来送薛大人与薛夫郞两个人的吧?”赵宝珠一边对着沈宣他们挥手一边小声问道。
“当然了!知州与知州夫郞算是你我的再生父母!若是没有他们。我们哪里能有今天?”莹娘说道。
莹娘作为糖厂最早的一批工人,如今早就已经升成了二等管事,一个月的工钱便有半吊钱!
他们如今不仅已经住上了新翻的瓦房,赵宝珠除了手上的几亩租地之外,去年还咬牙在码头摆上了一个卖吃食的小摊儿。靠着一点儿做吃食的小手艺,也是挣了不少钱!
如今靠着莹娘的收入与摆摊儿的收入,他们两人已经成了小渔村里最富裕的家庭。
不仅是赵宝珠被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儿,连半老徐娘的莹娘竟然都来了不少提亲的人!只是莹娘与赵宝珠两人相依为命惯了,都没有什么依赖他人的心思,因此至今仍然没有定下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