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234)+番外

作者: 日进斗金 阅读记录

沈宣他们来时坐的是宝阁号,回去的时候却是乘的自己的船。

这船也颇大,主要是用来送货,沈宣他们就住在最顶层的船舱里。马车和运来的东西则一起停放在货船底层。

待东西全部上船以后,货船正式起航。沈宣来到甲板上,看着越来越远的砂州码头与上面百姓,有些感叹的叹了一口气。

刚来砂州时,他对这个鸟不生蛋的偏僻地方并不怎么喜欢,没想到如今竟然会如此不舍!

薛凤麟来到他的身边,搂住他的肩膀说道:“待回到京中,怕是再没有这般惬意的生活了。不过我答应你,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带你游历大晋各地,见识更多的风光。”

货船一路开的不慢,只花了五日便到达了达州。

到达时正好是傍晚夕阳西下之时,自三年前离开达州后,沈宣还是第一次回到此地。

如今看货船停靠在达州码头,才发现虽然过去了三年,但达州却丝毫没变。喧闹的码头上仍然人来人往,贩夫走卒们络绎不绝。

薛凤麟让人先将马车牵到码头挺好了,才小心翼翼的扶了沈宣下船,一下船就上了车,然后直奔达州市中心的客栈方向。

在达州歇息了一夜以后,沈宣他们翌日一早就朝着京城出发了。

达州到京城的距离不远,一路上都有城镇,道路也好,不过一日就到了京中。

只是这次回京的具体时间,薛凤麟却是没有提前通知薛府,而是回京以后就直接去了沈府,先在沈宣的宅子里歇了脚。

薛凤麟与沈宣乃是京中的红人,他们浩浩荡荡一队人马入了京,怎么可能无人关注?

因此便是没有通知薛家,薛侯爷在晚上临睡觉的时候便也得到了消息。

白氏也是刚才自己的亲哥哥白焱那里得知了此事,听说薛凤麟这次是要回京升官儿的,心中已是妒恨的抓心挠肝!

此时抓住时机,便故意阴阳怪气的在薛侯爷面前说道:“都说女儿和哥儿是胳膊肘往外拐!我瞧着凤麟他倒也是个外向的!明明是侯府世子,娶了个哥儿却是不带回家。”

“三年没回京了,一回了京城也不先给你这个做父亲的问安,而是带着夫郞住到人家家里去了,被人知道了还不得笑话死薛家?”

这两年文姨娘早诞下一子,薛侯爷对这个新得的小儿子稀罕的不得了,与白氏的关系也越发僵了。

但他最好面子,听白氏说道此事,心中也是觉得不快。

他本就与薛凤麟关系一般,此时一拍桌子,便开口骂道:“这逆子出去做了几年的官儿,本以为成熟些了,没想到还是如此不知长进!”

“他这次……”

薛侯爷还未说完,忽然听到门外有下人来报,说是文姨娘那边的小娃儿好似傍晚吃多了点心闹肚子,哭闹不休,吵着嚷着想要父亲!

薛侯爷最是心疼小儿子,这下便面色一变,立刻起身朝着文姨娘的院儿里去了,早把薛凤麟的事情抛诸脑后。

白氏见薛侯爷这般模样,气得是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等薛侯爷离开以后疯狂的咒骂起了文姨娘狐狸精!

话说文姨娘诞下男孩儿以后,白氏不是没想过靠自己再生一个挽回薛侯爷的心思,无奈肚子却是一直不争气。

她甚至还特地给自己的心腹丫鬟琼珠开了脸,抬了她做薛侯爷的通房。

只是琼珠虽然貌美,但心中惧怕白氏,行事唯她马首是瞻,动不动就故意在薛侯爷面前提白氏的好,又不敢怀有身孕!

薛侯爷如今心中厌恶白氏,宠幸了琼珠两次,便觉得她性子无趣,后面便淡下来了,还不如孔、秦二位姨娘那里去的勤些!

薛侯爷大步流星的到了文姨娘那里,刚到院子外面,便听她院中有人正一边摇着拨浪鼓,一边传来有节奏的朗读诗句的声音。

走入房中,薛侯爷便见到甜姐儿正在念诗哄弟弟,床上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儿此时正聚精会神的听甜姐儿念诗,面上表情平静,倒是看不出什么难受的神色。

文姨娘一见薛侯爷站在门口,便连忙起身说道:“侯爷来了!您瞧瞧,方才凤塘还吵着肚子疼,现在被甜姐儿哄了一阵,听了一会儿诗句,倒是好了!”

小男孩此时看到了薛侯爷,便也立刻来了精神,大声喊道:“父亲!您可算来了!我就知道您最疼塘儿了!”

薛侯爷年纪大了,倒是很吃这套。闻言便乐呵呵的走了过去,抱起薛凤塘道:“塘儿说的没错!你现在肚子好些了么?”

“父亲您亲亲塘儿,塘儿就彻底好了!”薛凤塘撒娇搂住薛侯爷的脖子说道。

薛侯爷闻言哈哈大笑,满面红光的亲了薛凤塘的脸蛋一下。

这番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是他在薛凤麟身上永远也得不到的。

薛凤鲤小时候嘴边倒是也甜,如今年纪大了,也与他话少了,做事又不靠谱,惹他生气!薛侯爷一腔父爱便只得都投注到了出生没多久的薛凤塘身上……

甜姐儿将此情此景看在眼中,与文姨娘对视一眼。

因着父亲偏爱,她与她母亲在薛家的地位都提升了不少,如今倒也算是苦尽甘来!

薛侯爷将薛凤塘重新放回床上,之后才又表扬起了甜姐儿道:“你这个做姐姐的不错,还能背得了这么多的诗句,给塘儿做了个好榜样。”

甜姐儿这才微微一笑,表情恬静的说道:“多亏了世子哥哥为我请的先生,教会了我许多东西,甜姐儿十分受用!”

薛侯爷听到甜姐儿提起了薛凤麟,这才突然想起了那个方才让自己恨的牙痒痒的长子。

上一篇: 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