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哨(49)+番外
“谢谢你的创可贴。”
宁蓁内心发懵,却微微笑着。
她淡漠的外表遮住了真相,或者对方还沉浸在化学分子式里来不及思索,总之,她没解释,就这么蒙混过关。
王老师点点头,翻弄着抽屉,显得很忙。“待会儿郑老师要过来休息……这样,我们找个地方聊吧,您觉得哪里好。”
……让我选?
有点奇怪。但作为姐姐,经常听学生本人提起校内的各种设施也不算稀奇。
“那就,文学社的活动教室。”
宁蓁不确定那里藏着什么,却一直想再回去看看,说不定能想起高中的事,哪怕一块残缺的碎片。
所以她才会答应方善善扮演家长。
如果没有特定理由,没有老师批准的许可,门卫不会随意放陌生人进入校门。
男老师终于找出抽屉里的笔记本,抽出根碳素笔往衣服口袋里一插。
“好的。”
*
宁蓁并非丢掉了所有学生时代的记忆。
至少现在,一位教师正襟危坐,双臂在桌面交叠,语重心长开始谈话的时候,她能主动唤醒一些沉睡的过去。
“方善善确实成绩非常亮眼,这点我们无法否认……”
年级主任先表扬再进入正题,和邮箱里的退稿信一样客气。
她以前没被叫过家长。小学时,姥姥负责开家长会,到初中后变成她自己。那些父亲和母亲逐一落座,看见留下的试卷,惊讶,惊喜,和旁边人聊几句,问你们家孩子考得怎样。
而她只有沉默,两只手蜷进课桌里,困在孤零零的小岛。
“关于学生早恋的问题,您也看到了,我们学校的环境……”
他拔开笔帽,一边交代,一边低着头在笔记本上龙飞凤舞。
还不到提问环节。宁蓁的视线漫无目的,游走于教室边角的书架和木箱。
……
“我们学校的环境多适合恋爱啊。”
耳边换作清脆的嗓音。
夏日,阳光如同鎏金。女高中生手上捏了一封情书在眼前晃晃:“我同桌给你的。”
信上画着颗粉红色爱心。她摇头,轻轻推回去,说不认识。
“那个我们班的大高个儿,长得有点像泷泽秀明。你随便看看,给他写两句回应,好不好?”
她有些为难。
“文学社的活动每半个月就要写一封长信,”女高中生劝着,“你趁这次顺便多写几句嘛。”
可在文学社抽签抽到的匿名笔友是女生。她辩解道。
对方忽地亮起审慎的眼神:“你怎么知道就是女生咧。”
因为字迹,不囿于作文纸方格的字,清秀且飘逸。
“证据不足!要检视信件内容才能判断……”
……
记忆定格在女高中生的质疑。
宁蓁心里泄了气。她连曾经的学号都忘了,更何况十年前的信件往来。那段时光像浸水的画,早就溶化腐朽,难以挽回。
王老师聊起品德与责任,对成年人而言属于心照不宣的常识。她任由注意力四处游荡。
黑板角落留有粉笔字:请捐书,自行拿放。
架子上摆着各种文学作品,第二排是推理小说。
《倒错的死角》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
《占星术杀人魔法》
《希腊棺材之谜》
没有新书,出版年份至少都在十年以前。
该不会其中一本是我带来的……
“善善平时在家情况怎么样,是不是存在父母哪一方经常缺位的问题,比如工作原因……”
老师突然开始提问。
宁蓁回过神,试探着:“嗯……他们很忙。”
她根本不了解,但根据结论推断——如果方善善父母有富裕时间,何必让几乎大一轮的表亲来面谈。
“所以我想多少有些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位置空缺的话,可能学生想要通过别的方式弥补……”
他说得相当委婉,接着后半句:这方面尤其体现在年龄差上。
空气消沉。
她抿了下唇,眼睛跟着老师手里不断移动的碳素笔。
“希望您回去以后对孩子多加引导。”他把本子转过来,“这是今天的谈话记录,帮我签个名吧。”
满篇草书,右下角留出空隙。
宁蓁蹙眉,接过笔。这种书面记录不应该留下我的名字,但……
如今请家长还多了签字环节吗?
要编个假的才行,可等到思绪运转起来,她已经下意识完成了签名。
老师收回笔记本,合上。先前他只顾着埋头写,此刻第一次抬眼,与她对视。
“你,不是方善善的姐姐吧。”
被发现了。
只凭姓名……?
宁蓁故作镇定,问:“为什么。”
想不到对方叹了口气,反而笑了。
“有没有可能严格来说你和我才是亲戚。”
“亲戚,”她诧异地指向自己,“我们?”
“之前在学校里碰见我就觉得眼熟,这回看到名字终于确定了。我们不是见过吗?小宇过十岁生日的时候。”
“小宇”。
她想起有个男孩曾经乖乖坐在茶几旁,吃着大白兔奶糖看她补暑假作业。
那是姨妈的儿子,她的外甥。十岁那年,他幸运地拥有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
“我是小宇的堂哥,那年我要高考,你读高一。”
突如其来的转折。
“高中的事情,我印象都很模糊……”宁蓁怔怔地撩了下头发,“你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宁蓁’这个名字不算常见吧,有的人把‘蓁’念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