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162)+番外
所有官员都兴奋起来。
他们说什么来着,陛下喜欢听别人劝谏吧?!
天幕讲的这个例子再一次印证了他们的猜想,果然一心为公这错不了啊。
一些离李隆基远的官员甚至双手合十,对着天幕拜了又拜。
感谢天幕,这简直是上天的恩赐,大自然的馈赠。
要不是天幕,他们还不知道在官场上摸滚打爬多久才能真正获得皇帝的信任。
天幕这哪里是为了背刺皇帝啊,天幕这是在提点他们呢!
要说还是后人心地善良啊,放在官场上,彼此都是竞争对手,谁会告诉你陛下真正的喜恶呢?
这下,所有人虔诚记下了属于自己观看天幕之后的心得体会。
这心得体会不外乎两点。
第一点是由崔沔朴素帐篷延伸出来的:陛下恶骄奢淫逸。
第二点是由裴耀卿的规劝延伸出来的:陛下喜直言上谏。
上谏,规劝!
回去就马上规劝!
不,现在就可以准备起来了,要时时刻刻把眼睛放在陛下的身上,为陛下查漏补缺,向宋公看齐!
而此时的李隆基还在为天幕的夸赞而高兴,完全不知道封禅结束之后,自己将要面临一百八十首紧箍咒齐念的恐怖场面。
天真,真的太天真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现在会念紧箍咒的不仅仅是宋璟一个人了,未来大家都会点亮这项技能,最好这能作为一个美德一直传承下去。(心满意足)
哦对,之前讲宋璟的时候就说过,在历史上他是罢相了的,文中做了点改动,不是首席宰相但还是宰相,没什么大影响,主要起到一个给李隆基念紧箍咒的作用。
第56章 (视频) 张说:好岳丈的泰山之力
【在李隆基参加的这场宴会中, 他表扬的最后一个人就是当地宋州刺史寇泚。李隆基先是夸了寇泚做的不错,然后卖了个关子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表扬你吗?”皇帝的表达欲那么强,寇泚就是看出是因为什么, 也不能说知道啊。所以寇泚给李隆基铺台阶递话:“因为朕在你这里吃的饭是最朴素的饭。”】
【李隆基接着说:“这几天不断有人跑来跟我说,你安排的饭菜实在是朴素简陋,不合他们的胃口, 但朕心里不仅没有怪罪于你, 反而更信任你了。正是这样的小事才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朕能看得出, 你不是那等讨好朕周围人而换取功名利禄之人。”】
[李隆基不会有点什么喜欢被虐的属性在吧。]
[很难把现在的他和之后的他联系在一起。]
[现在明明是个好皇帝的样子。]
[只能说现在他还有良心,后面彻底放弃治疗。]
[他要能一直维持现在的样子,大唐就还有救。]
李隆基牢牢把天幕说的话给记在心里, 保持现在的爱民之心, 大唐就还有救。
【我们上面说的三个人,在李隆基封禅不久后,全部升官了。】
所有官员也把天幕说的话给牢牢记在心里,一心为公, 忠心上谏,他们就能升官儿!
【从这几个例子中, 不难发现, 现在的李隆基心里还是装着百姓的, 他是想把整个大唐给治理好的。他点名夸奖的几个官很明显, 都是那种清廉且爱民的代表。李隆基知道怎样做一个好皇帝。】
【但是我们都知道, 人都是严以待他人, 宽以待自己的。尽管李隆基知道清廉是为官的良好品质, 是做一个好皇帝的良好品质, 但他能真正做到清廉且没有私心吗?】
【他是不能的, 首先从当时封禅的那个排场来看,李隆基就不是打心底想过那种勤俭的日子。他的这次封禅,是历史上六位皇帝封禅排场最大、场面最隆重的一个。当时他封禅的玉册和宋真宗的玉册一块被挖出来的时候,对比就十分明显。他的玉册比宋真宗的大了一整圈。】
【如果说在封禅之前,李隆基尚且确定自己的功劳到怎样的地步,那封禅之后,将自己的政绩告知于天地后,他在心底里就有一种所有政绩都被坐实的感觉。】
【张说总结了封禅的三个条件,分别是“位当五行图篆之序”、“时会四海升平之运”、“德具钦明文思之美”。如果抛开李隆基后期做的那些离谱的事情,用着三个标准来衡量封禅之前的李隆基,他做到了吗?是做到了的。所以这个时候的他封禅并不为过。】
[抛开李隆基后期做的那些事?抛不开。]
[他喜大好功,这是事实。]
[好了,到这里就可以了,可以换皇帝了。]
[只能说封禅蒙蔽了他的双眼,就不该封禅。]
天幕鲜少有好话,但是李隆基会自己把天幕说的话逐字逐句分析,然后抠出一些好听的话来。
“位当五行图篆之序”、“时会四海升平之运”、“德具钦明文思之美”。
他做到了吗?是做到了的。所以这个时候的他封禅并不为过。
李隆基又开始在记忆中翻找天幕对那个废物宋真宗的评价。
“宋真宗封禅之后,他的名声不仅没有便好,反而彻底臭了。”
“在宋真宗之后没有一位皇帝愿意去封禅。”
这么以对比,宋真宗那个垃圾是不配封禅,而他却是有这个资格封禅的。
所以在后人眼中,他还是比那什么宋真宗好许多的对吧?
李隆基不知道在他后面的那个皇帝是谁,但他能确定,这个人肯定没有办法跟他相比。
那他既然比宋真宗好那么多,那他的玉册就不该和宋真宗的玉册一起被泰山踢出来!
李隆基的内心张牙舞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