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163)+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难道就因为那些还没有发生的可笑的事情吗?

他在此保证,这些天幕说的未来会发生的所有拉低他李隆基档次的事情,全部都不会发生。

李隆基在内心赌咒发誓。

为了不让泰山把自己的玉碟给扔出去,是不是这上面的内容该换一换了?

李隆基看着不远处的精致玉碟,陷入了沉思。

给泰山写个保证书吧?

泰山肯定能听到他的心声,实现他的愿望吧?

毕竟他的愿望算不上多过分,他只是不希望自己的玉册被泰山再次踹走,也不希望自己的玉册和那个宋真宗的进行捆绑。

毕竟那是一个让所有皇帝都觉得掉面子的皇帝。

在现在,封禅泰山依旧是所有人公认的对一个皇帝能力的肯定方式。

李隆基无法想象后头的宋真宗究竟是干了怎样人神共愤的事情,不仅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好把泰山的名声都搞臭了。

至于天幕说的“他就不该去封禅”。

李隆基看着即将收尾的仪式,陷入了沉默。

已经封禅了怎么办?

李隆基深觉自己本就日渐稀疏的头发更薄了些。

发量-1。

摸不着头发.jpg

【我们仅仅用封禅这一个例子来说李隆基他的本质是喜欢排场和面子或许有些以偏概全。不要急,我马上把第二个例子给搬出来。封禅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在李隆基完成他封禅大典后的四年,是他四十四岁的生日。皇宫里照例要为李隆基举办庆祝宴会。】

【皇帝的生日嘛,庆祝一下自然无可厚非。但在李隆基的这场生日宴会上发生了什么呢?】

那种背后发毛的感觉又来了。

李隆基悄悄摸了一把自己胳膊上竖起的汗毛。

他不过这个生日了还不行吗?

区区一个生日,不过了。

这样的小事哪里值得天幕单独拎出来背刺他。

他一点都不好奇四年后这场生日会上发生了什么,他只想让天幕结束这场背刺。

【在这场宴会上,张说提出,把李隆基生日当天变成全国性的节日,节日的名字他都替李隆基想好了,就叫千秋节。在这一点,举国欢庆,各州都要大摆宴席,老百姓要编制“承露囊”,来感谢自己受到李隆基的雨露之恩。】

[好离谱,封禅真的让李隆基膨胀起来了。]

[他为什么这么自信啊,求他别自信。]

[他还记得之前哪个刺史说的,封禅过程不要扰民吗?]

[他可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能封禅了吧。]

[各州大摆宴席?不是所有百姓都有这个钱大摆宴席的。]

[吃都吃不饱了还大摆宴席,我不想庆祝是不是还会被当成不尊重皇帝抓起来啊。]

[终于知道唐朝后面为啥没落了,现在就能看到端倪了。]

李隆基回头瞪了张说一眼。

你瞅瞅你干的好事!

都是你的建议,现在变成了天幕揪我的小辫子。

你看我脑袋上还有几根毛,还能不能禁得住天幕一薅?

张说被瞪懵了,委委屈屈小媳妇一样低下头。

我错了,对不起。

但张说表面上是认错的,心里是极不服气的。

他只是一个提建议的人,又不是把下命令把这什么千秋节给坐实的人。

也得陛下同意,他这个提议才能被采纳啊?

现在倒怪上他了。

说不住陛下对他这个想法甚是满意呢。

张说努努嘴不大高兴。

但他不敢说话。

天幕是正义的,天幕会出手。

【张说这个建议不言而喻,就是用来拍马屁的。皇帝如果在这个时候客气客气,说自己功德尚且不够,哪里值得做这样劳民伤财的事也就罢了。但李隆基偏偏没这么干。】

【我们回想一下四年前李隆基封禅的时候,他在听到大臣提出封禅想法的时候,是怎么样回应的呢?他一连拒绝了很多次。】

【我们先不管四年前的李隆基是真想拒绝,还是仅仅只是谦虚一下做个样子,他是不是有个假动作在里面?拿压岁钱的时候他是不是拉扯了几回?但四年后的李隆基已经彻底变了,在张说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满口就答应了。现在的他已经自大到连表明工作都不愿意做了。】

[让全国为你庆生,李隆基你的脸不要太大。]

[这么离谱吗,反正如果我连饭都吃不饱了还让我给皇帝庆祝生日,那我肯定要骂死他。]

[歪个楼,我其实很想直接拿压岁钱,但是会被说没礼貌。]

[连表面工作都不做了,那是真的要完了。]

李隆基下了原地修整的命令,然后找人要来纸笔,在简陋的环境中认认真真做笔记。

封禅之后四年的生辰,一切从简。

写完他又觉得不合适,划掉了“封禅”,改成了“日后”。接着他又划掉了“四年”,改成了“所有”。

然后所有的生辰,一切从简。

这下李隆基满意点点头。

这才是对的。

要说李隆基多少是带点挖掘和探索精神的。

此外他的自我质疑能力也在天幕的培养之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他用朱笔把“生辰”这两个字圈出来,打了个问号。

一切从简的难道只有生辰吗?

其他所有能彰显他李隆基勤俭节约的大型活动,是不是都应该这么办?

张说看着李隆基低头沉思的样子,内心有一种天幕背刺陛下但是没有背刺他的窃喜。

看吧,他就说了,一个巴掌拍不响。

他顶多只能算个提出建议的人,怎么能把错误都怪在他身上。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