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174)+番外
李隆基不说话。
张说的话音也逐渐降低。
唉,陛下的态度,猜不透啊。
他心里隐约有预感,从泰山回去之后,他这官位大约是要变动了。
此时不在封禅队伍行列的崔隐甫在家中看着天幕。
他还不待为自己即将坐上御史大夫的位置而高兴,只听到天幕模仿着张说的语气,把张说对他的不屑明晃晃给说出来了。
崔隐甫气得手舞足蹈,上下挥拳。
什么叫一点文化都没有,什么叫当个武官也就罢了?
张公才没文化,张公全家都没文化。
不要以为当了个宰相眼睛就能长到头上去!
陛下主动提议让他担任御史大夫一职,那就说明他方方面面都适合这个位置,哪里就轮到张说质疑陛下的决定了?
他张说是宰相不错,可宰相到底越不过皇帝去。
崔隐甫冷哼一声,开始记恨上了张说。
对,张说有文化,全世界就他张说最有文化了。
他倒要看看这个有文化的张说如此落陛下的面子,这宰相的位置还能不能坐得稳。
要知道封禅的时候,张说已经把陛下给得罪了。
崔隐甫想想天幕的背刺,把心里的一团火又压回去。
他就坐在这里,坐在这里看天幕是怎样背刺张说的!
他人是不能去封禅的队伍打张说两拳,但是天幕会出手!
他们文化人最怕丢面子,天幕可要把张说的丑事全部都说出来!
【张说不仅否定了李隆基想提拔的人才,他还给李隆基推荐了一个人才。他推荐的人是崔日知。张说和李隆基说,这人和我一起搭配做过工作,我知道崔日知的能力,并且也认可崔日知的文采。】
[哈哈哈哈我笑疯了,张说居然还敢说这话。]
[他难道忘记之前往随行人员安插自己人手的事情了吗?]
[李隆基不会相信他的。]
[崔日知坐着火车连夜跑走了。]
[崔日知:我知道你很想推荐我,但是你先不要推荐。]
【所以崔日知是个人才吗?是的,平心而论,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但是因为这人才是张说宁可打压李隆基看好人,也要竭力推荐的人,所以李隆基开始怀疑起来了。张说又想以公谋私?于是一是因为愤怒,二是因为怀疑,李隆基这回没有听张说的话。】
【李隆基甚至叛逆起来,张说不是说崔隐甫文化不高不能当御史大夫吗?那他就要把崔隐甫按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上。张说不是还说了,崔隐甫这样没文化的人只能当一个武官吗?那就把张说看好的崔日知送去当武官吧。】
[李隆基:主打的就是一个叛逆。]
[好家伙,李隆基这是一身反骨啊。]
[不过这个任命确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没想到这点蛛丝马迹都能被宇文融发现。]
[张说要完球了,他要被针对了。]
崔日知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他看着天幕,本是在认认真真做笔记的。
想着这次天幕若是能透露些什么与他相关的信息就好了。
他并不求天幕把他作为主角大讲特讲,他只求一个简单的暗示。
此时崔日知拿着笔,内心五味杂陈,这字是怎么都写不好了。
是的没错,他的确想让天幕给他一个暗示,但他想要的是暗示而不是明示啊?
若放在寻常时候,等得张公一句夸赞,能得张公亲自引荐,这的确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大好事情。
他得乐的去祖坟拜上三拜。
可,这这到底已经不是寻常时候了啊……
天幕可是说了,张公因为泰山封禅以权谋私,已经让陛下十分恼怒了。
在这个时候,张公举荐他,这不是纯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
崔日知的心像是被黄连水浸泡过那么苦。
他知道张公是好心,所以他甚至没有什么立场去责怪好心办坏事的张公。
唉。
崔日知认为天幕有句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我知道你想推荐我,但是你先别推荐。”
想到此时封禅还未结束,崔日知发苦的心又冒出一点点期许的嫩芽。
天幕说的这件事毕竟还没有发生,等张公回来了他与张公交流一番,是不是能改变这乌龙的任命事件?
李隆基听完天幕的话,自动把自己从吃瓜群众的角色切换到了被天幕背刺之人的角色。
不不不,可不能意气用事。
崔日知何其无辜,看天幕的意思,这人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且也没有和张说勾结什么。还是不要因为一时之间气把他调到武将的位置。
接着,李隆基又努力将崔日知的资料从脑子里掉出来,确定以他的资历的确能当一个武官后,才放下一半的心。
就是崔日知能当个武将,也不能是因为他同张说置气而让崔日知当武将。
这要让后人知道又该骂他了。
不可不可。
李隆基在心中把这件事给牢牢记住,并打定主意,等到了天幕所说的这一日后,他一定做到公平公正发布任命。
可不能自己把自己的小辫送到天幕的手里。
李隆基摸了摸自己的脑门,很为自己的发际线而担忧。
与此同时,一边的张说也摸了摸自己的脑门。
也许天幕并不知道,天幕在无形之中又给他树立了一个人敌人,崔隐甫。
想想张说脑壳已经发昏了。
这是拿到五杀成就吗?
在天幕的帮助下,他这是顺利拿到了六杀成就啊。
张说有点崩溃。
这怎么办。
他心里虽然的确认为崔隐甫没什么文化,也确实不喜欢他,但这话不能明晃晃说出来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