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175)+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这他日后如何和崔隐甫相见。

一向社牛的张说感受到了脚趾抓地的痛苦。

现在的张说是带点心如死灰在身上的,他不知道天幕还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他带着几分破罐子破摔的悲观情绪想着,六杀够吗?六杀不够吧?

多杀几个,都别活啦。

【我们能看出来,张说这个文坛宗师是非常不喜欢没文化的人的,尽管这些没文化的人非常有能力,但依旧不能入张说的眼。】

【但张说看不上崔隐甫,这下可把宇文融给高兴坏了。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啊,在崔隐甫得知张说的所作所为后,他十分愤怒,顺理成章的,崔隐甫和宇文融站在了一起。】

【这下张说真正在御史台树立了两个敌人,崔隐甫和宇文融。御史台是干什么的呀?监察百官的呀,这监察的官员范围也包括宰相。所以崔隐甫和宇文融有志一同把目光聚集到了张说身上,收集他犯错的证据,并且准备一次性上报李隆基,争取一次性给张说解决了。】

【宇文融一向求稳,他认为两个人组团去干张说这尚且不够,于是他又找了一个帮手。】

李隆基“哦呦”了一声。

像是吃瓜吃到了精彩的地方。

本以为两个人联手就要干翻张说了,他以为自己马上就要蹲到大结局了,没想到宇文融还嫌人不够?

李隆基上下看了张说一眼。

看来宇文融非常重视张说啊,他非常担心无法一次性扳倒张说而给张说反扑的机会。

李隆基看着张说摇了摇头。

看来张说要败。

光是从双方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宇文融小心谨慎,有御史台的两个人加起来还觉得不稳妥,但张说却把宇文融当成了不能成什么大事的“狗鼠辈”,一点提防之心都没有。

此时李隆基已经能大致估计出二人相斗的结局了。

“啧。”

一个精彩的,保熟的瓜。

张说捂着抽搐的胸口,马上就要垂直倒下了。

他说什么,他说什么!

他就知道天幕不会单单只给他多拉一个人的仇恨值,天幕这是还要再给他拉一个仇家啊。

张说脑子里把认识的所有人翻遍了,也没想到一个合适的,能被宇文融拉拢过来但他对手的人。

但张说知道,既然天幕能把这话说出来,那就是所言非虚,一定有这样一个人存在。

此时捂住胸口的张说难过地摸了摸眼睛。

感谢天幕,让他知道头晕目眩,两眼一抹黑是怎样的感觉。

苍天,这哪里是五杀成就,在天幕的帮助下,他从五杀变成了六杀,现在隐隐有发展第七杀的趋势了。

是他杀了别人吗?

不,是别人要杀了他啊。

万念俱灰的张说如今只能用,天幕说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这个借口来安慰自己。

稳住,苟住,他一定能赢。

就算斗不过宇文融,也不要落得一个过分凄惨的下场。

【要说宇文融是真的很会找人,他这回拉进“御史台联盟”的是一个隐藏的大佬。就像是开盲盒开出隐藏款一样,买的时候没什么感觉,真正把盲盒打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赚翻了。】

【宇文融当时随手拉进来的这个人,是大唐未来的宰相。】

【这个人的名气超过了张说,超过了宋璟,甚至超过了姚崇,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宰相了。他的名气甚至大到提起这一时期的宰相,没有一个人会不知道他。】

[谁啊谁啊?]

[别卖关子了,我好好奇啊。]

[按理说这么有名我应该不会不知道啊,但是宇文融我都不熟悉,更不可能知道他拉谁入伙。]

吃瓜的李隆基开始严肃起来了。

哦?这么有名?

看来是个贤相了?

李隆基对接下来出场的这个宰相期待值拉满了。

或许天幕又来给他送宰相来了,就像开元之初告诉他姚崇是“救时之相”一般。

好啊!

李隆基期待搓搓手。

天幕介绍的宰相总是不会错的,希望这个宰相能引领整个朝堂,开启另一个可堪比开元盛世的辉煌。

李隆基是蛮喜欢喜了,然而张说心中却有些许颓唐。

又出来一个大唐宰相?

此时此刻,他有种看落日的惆怅之感。

落日甚美,有半边天的彩霞作陪。

可这落日,终将是要落下去的。

属于他张说的时代似乎真的要终结了。

这种倏然跑出来的无力感,是靠他自己的努力仍旧不可扭转未来的无力。

历史洪流不断向前,每一代有每一代的人才。

就像他一手培养出的年轻才子张九龄。

他还年轻,在政坛上才刚刚崭露头角。

而他已经老了。

尽管他没有变成天幕说的那样刚愎自用,可他心里清楚,若没有张九龄在封禅最初提醒他名册的事情,他或许真的会走天幕说的那条老路。

或许是高位坐的久了,他这双眼睛,终究是没有年轻时候的清明了。

这一刻,张说恍然是明白了姚崇在开元之初坚持退位的决定了。

那时候姚崇只要对陛下认错,大义灭亲严惩自己的两个儿子和手下,依照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他或许还能再当一段时间的宰相。

可姚崇确实上谏请求严惩自己两个儿子和手下了,可与之一同递上去的是他的辞呈。

当时张说犹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张说却明白了,到了这个时候,急流勇退或许才是最好的决定。

张说长叹一口气,感觉人瞬间老了十岁,没有活力,丧丧的。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