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401)+番外
【在这之后,尹子奇依旧不放弃,他让人砍伐大量树木,将木头和沙袋堆积到城墙下。尹子奇想要堆一个能走上城墙的长梯。】
【张巡不再动了,他没有像前三次一样想到什么立竿见影的,能针对燕军的办法。于是燕军众人也都以为张巡是放弃了抵抗,或者是一筹莫展,别无他法,只能任由他们为所欲为。】
此时所有人都知道,张巡已经坚持到了他所能坚持的最大限度了。
就是张巡在此放弃,他们也没有任何权力去责备张巡放弃抵抗。
以不到七千人对战十三万人,张巡做的已经非常好了。
但是所有人仍旧是忍不住地期待,期待张巡能想出什么新的办法来迎敌。
尽管希望渺茫,但这并不妨碍所有人将期待倾注在张巡的身上。
在这样以少对多的必败之局中,张巡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张巡真的是别无他法了吗?并不是。他只是白天没有动作了,但是在晚上,他命令士兵们偷偷开城门,将这些木块沙袋堆中,扔容易点燃的枯草树枝。】
【就在多日后,燕军们认为自己做的这个梯子足以帮他们登上城楼时,他们重新擂起战鼓,与唐军开战。】
【张巡先是假意抵抗,等到大部分的燕军都走上了这梯子的时候,他命令将士们往这梯子上扔无数火把。】
【烈日下,枯枝干草极易点燃,无数小火苗将这些干草点燃,慢慢的,无数火苗连成一片。火势蔓延地极快,窜天的大火在睢阳城墙边烧起,无数燕军在此丧命。】
天幕上,是冲天的火光。
天幕下的每一个人似乎都能感受到烈火即将灼烧面庞的压迫感。
天幕上,以一道接天的大火作隔,一边,黑压压一片,是尹子奇带着十几万大军匆匆逃窜的背影。
另一边,是无助的睢阳城。
这火像是天然的屏障,阻隔了所有人试图攻入睢阳的燕军,却也将睢阳城的每一个人都锁在了里面。
【这场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几日。】
【而尹子奇像是在这场大火的启发下,想出了新的计策。他不打算跟睢阳城内的士兵动用任何谋略跟武力了,他命燕军在睢阳城外挖了整整三道巨大壕沟,并用木栅栏作隔,将睢阳城彻底围死。】
【尹子奇知道,睢阳城里没有粮草,他想饿死睢阳城的所有人。反正他手里有充足的粮食,攻陷睢阳也并不急于一时,已经耗了半年多,只要再等两个月,睢阳城就会变成无一生还的死城。】
【尹子奇要的,只是睢阳城,而睢阳城内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他们的死活,与尹子奇没有半分关系。】
[有时候会听到张巡没有人性的说法,其实尹子奇也没有人性。]
[已经要开始刀了是吗?我纸巾准备好了。]
[整个城池无一生还啊,真的太悲壮了。]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这些本不应该发生的。]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敢看天幕了。
被困在死城,只能等着被饿死的结局几乎让所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文人无法接受。
人生而带着悲悯的能力,更遑论这城中是大唐的百姓,守城的是大唐的士兵。
所有人都预见了城中人必死的结局。
“想必这场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吧……”
又生生拖了一个月,半年多了,真的够了。
睢阳城的士兵能创造出这样的战绩,已经能被列入史册,彪炳千秋了。
【快到八月了,城里的粮草几乎彻底吃干净了。已经无树叶树皮可吃,每天的一拳米饭也几乎成了奢望。】
【当时在睢阳不远处的临淮可以说是兵粮充足,此时如果临淮愿意出兵,或者是借粮,睢阳就还有救,睢阳的士兵就还能战斗。】
【借兵借粮或许不能彻底解决睢阳的危及,但这能拖延很长的时间,可以拖延的长安重回大唐的怀抱,可以拖延到大唐派精锐之师来救睢阳于水火。】
【情况严峻,能否借到兵和粮,关乎睢阳的存亡,而睢阳的存亡关乎大唐最富庶之地,江淮的所属权。江淮一定不能落入伪燕的手里。】
【在这时候,南霁云站了出来。他向张巡请求,允许他冲破层层防线,去临淮借兵借粮。】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知道吧,一个脆弱的作者,她真的很容易被养死的TvT 你们就是养养也记得要回来嗷(打滚)(撒泼)(焦虑地走来走去)
第118章 睢阳之战后期
[南霁云都派出来了, 应该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吧?]
[只够半年的粮草已经坚持了七个月了。]
[心好痛,南霁云是借不到粮的。]
在场所有人,无论是根据弹幕透露的信息推测, 还是根据人性来揣度,亦或是看到了颜氏一族守城的前车之鉴,都明白南霁云此番出城, 只不过是徒劳。
他拼尽全力突破尹子奇的冲冲防线, 最后不过是无功而返。
可南霁云不知道。
当时正在睢阳城, 眼看着满城士兵面黄肌瘦的南霁云不知道。
他不知道这一去能不能借到粮食跟兵力。
他只知道, 若是能借到,那就是重新又给了睢阳一次生的希望。
为了这一点点渺茫的希望,他可以冒着生命危险突出重围。
天幕画面变了。
上面不再是死寂的睢阳城。
画面不知是切到了什么地方, 这里没有夏日的酷暑, 满城绿荫。这里的人身上也不是带血的破烂甲胄,他们身穿绫罗锦缎。
才刚刚入夜,有一处府邸就传来了悦耳的丝竹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