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50)+番外
姜皎彻底恼了,伸手推搡了他:“去去去去,我跟陛下好着呢!”
把他推出门外后,大门倏然关上。
关上大门,姜皎那一身的故作出来的底气又消失了。
他跟陛下,不如以前感情好了啊……
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了呢?
他此前可是整日混在宫里,与陛下的妃子们同桌吃饭都不会引起猜忌呀!
该不会是和尚给他算命的事情被陛下知道了?
记忆回溯至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彼时姜皎尚且没得富贵,不过是个小小地官侍郎的儿子。
有和尚来同他讲,你以后要大富大贵啊。
老和尚看起来就像是骗子,他当然不信,但谁能拒绝大富大贵的诱惑呢?
他就多嘴问了一句,何时能大富大贵,和尚说,等他见到真人的时候。
姜皎想,那时候他是嗤之以鼻的,什么真人,真人天子?可别吹牛逼了,牛皮都破了。
这老和尚满足胡话要陷他于不义,他可不能轻信了去。
可后来又来了个巫觋。
事情就变得不简单起来。
一个人说你傻也许不是真的傻,但是两个人说你傻,或许你真的有点问题呢?
姜皎的脑回路是这样的。
一个人说他要富贵他是不信的,但是两个人都这么说呢?
最重要的是,第二个来的那巫觋,是个漂亮姑娘啊!
事实证明,美女说的话都是真的。
那日他偶然遇到一俊朗非凡之人,一同打猎,着实是酣畅淋漓。
巫觋同他讲,你今天见到的是天子。
这可吓坏了他。
短暂的惊吓盖不住想要鸡犬升天的心啊。
是鸡是犬无所谓了,他想升天!
于是他便一直想着,怎么才能在临淄王身边脱颖而出呢?
那会临淄王还不怎么富有,钱啊马啊,他一股脑往李隆基怀里扔。
姜皎拍拍胸脯对他道:“拿着,都是兄弟的爱!”
彼时的临淄王十分感动:“好兄弟!”
可做这些,姜皎尚且觉得而不够。
终于被他逮到了机会!
临淄王离开潞州的时候,众人送行,他不去。
谁能有他聪明,他此举先把临淄王的情绪降到谷底,然后他在渭水那里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
相当有气场和排面,一下就把这临淄王的面子给立起来了!
“啧。”
陷入回忆的姜皎啧啧咂嘴,为自己的智慧而骄傲不已。
那场欢送会何其盛大啊!
只是这欢喜的情绪没持续多久,他又回归了现实。
可陛下降了他的职。
姜皎左思右想,始终担心陛下知道他们兄弟之间的真情难并非出自真心。
或许,姜皎想,他是说或许。
或许兄弟情谊并不能长久维系官职呢?
或许是有这种可能的吧?
他惴惴不安,坐到了许久不再坐的书桌前,期期艾艾拽出折子,挑灯处理公务:“可陛下降了我的职。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了呢……”
想不通啊,看不透啊……
此时,坐在皇位上的李隆基对着灯光扒拉着百官的花名册。
他笑的兴奋,十分快乐的模样,好像下一秒脑袋上就要长出两个恶魔的犄角。
“让朕看看,还有谁德不配位!还有谁?!”
【作者有话要说】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出自《上官昭容书楼歌》,是唐吕温(771~811) 所作,按照时间线他这个时候还没出生,这里作一下说明。
百官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肃,他们的互动还挺有意思的,比如张说想把姚崇拉下马,自己不去说让姜皎去跟李隆基说,然后姜皎就苦哈哈地挨骂了。姚崇想把张说搞下去,就去李隆基面前撞瘸,真的有点好笑在里面。
另外这个公孙大娘后面可能还会出场,但没有正史记载她,或许不会很长。不管是怎样的女子,不管是不是政客,我还是觉得女孩子各有其美,能活出自己,活的快乐就已经很好。
第26章 (视频) 姚崇:我和管仲和晏婴比,怎么样?
公元716年, 距离天幕消失不过半年的时间。
李隆基勤勉了半年之久,已然觉得非常疲乏了。
满满一整个书案的奏折,他看的两眼发直, 脑袋昏昏。
“这都写的什么!就知道把眼睛放在朕的身上。”
他侧过脸,看着桌侧张贴的“十要事说”,努努嘴, 生生把气又忍了下来。
明君, 朕是一代明君。
他重新在书桌前坐好, 拿起朱红笔, 思绪却逐渐飘远了。
儿子,他最近得了一个儿子。
一年前在后宫看到一个美人儿,惊为天人。她周身气度不凡, 还聪颖异常。
这一问, 她的姑祖母是武则天。
难怪啊。
后宫最近几年是不吵架没错,也没有烦心事拿来乱他心思,但是那群妃嫔似乎不太热情了。
李隆基眼含不满。
他是天子,难不成让他上赶着去哄那群女人?笑话。
看天子也着实犯不着因为嫔妃不再对他邀宠讨好而将那群妃子赶走。
这实在小人之心。
他李隆基不是那种抠搜搜的人, 几张吃饭的嘴他还是养得起的,就当在后宫里养些背景布好了。
花团锦簇的, 只是用来看着也热闹。
与一众妃嫔对比, 李隆基又想起了他的武婕妤。
武婕妤与她们不同, 武婕妤, 甚好!
李隆基想着她满眼都是自己的模样, 仿佛自己是那顶天立地的巨人, 心里有些独属于男人的自尊开始拔高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