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92)+番外

作者: 九沓 阅读记录

“什么四百匹彩绢?”

“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听天幕在讲些什么啊?宋公直言上谏,陛下赏赐他四百匹彩绢!”

“是啊,陛下要是不干这个事情,那宋公也就没有机会得到这彩绢了呀。”

“哈哈哈哈哈,宋公痛失四百彩绢。”

“宋公大公无私,想必应当不会在意这区区的彩绢吧……”

众人一致看向宋璟。

只见宋璟在听到天幕说,陛下不会再给王仁皎建造五丈一的大墓后,整张脸的线条都柔和了许多。

连背影看起来都不是那样可怕了。

一个性子跳脱的年轻官员对着旁边的好友伸出大拇指,悄声道:“陛下听话,可把宋公融化!”

几个年轻人又无声笑了起来。

【关于宋璟的直言上谏,还有另一件事。在开元五年的时候,李隆基把宋璟叫了过来,和宋璟说,这次叫你来,也没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情,就一件事,帮我的孩子们起个邑号。你才学出众,又出口成章,一定能想到很多好听的邑号。起的也不用多,皇子和公主,先各来三十个吧。】

[6,起的也不用多,各来三十个吧。]

[李隆基他是真能生啊。]

[嗨嗨,又不用他遭罪。]

[只能说是他生性风流,妃子多吧。]

[生性风流,给前面的点了。]

李隆基的脑袋开始了新一轮的运转。

天幕这回想说什么?

这都过去两年了,他只依稀记得自己确实让宋璟给他的孩子们起名字,留着以后备用。

天幕想在哪个点上做文章?

风流成性?

可是皇帝生孩子这不是应该的吗,这怎么会被拿出来指摘呢?

本能地,李隆基抬眼看了看宋璟的脸色。

哎呦,脸色不是很对劲。

难不成是真发生了什么不大好的事情,而他却没有记住?

李隆基又紧张起来。

赵丽妃看到天幕说起了这件事,“哦呦”了一声。

“这事儿我记得呢,前两年,武婕妤不是生了个儿子吗?给陛下高兴的,成天不分昼夜往武婕妤的住处跑。”

王皇后点头:“你这么说我有点印象了。”

杨贵嫔插话进来:“就是那个夭折的孩子,李一?”

赵丽妃点头:“是的呀,那孩子可怜,身子骨弱,生了场病就去了。”

刘华妃道:“那会儿武婕妤整日以泪洗面呢。”

说到这个,气氛忽然沉重了不少。

在座几乎都是当过母亲的人,知道孩子去世对一个母亲的打击。

尽管武婕妤并不愿意同她们一处玩,但她们依旧对其痛失儿子报以同情。

杨贵嫔道:“不过现在好起来了,武婕妤又得了一个儿子,现在陛下依旧日日往她宫里跑呢。这个新得的儿子大约也是为了弥补她之前的丧子之痛吧。”

众人纷纷点头。

王皇后沉默了。

她身为皇后,却一直没有儿子。

这几乎成了她的心病,此前她对此耿耿于怀,近两年这念头随着不再愿意违背本心去争宠而消散了不少。

但执念终究还是执念。

她是不再喜欢李隆基不假,但这和她喜欢儿子并不冲突。

闲下来的时候,她偶尔也会羡慕那些有孩子承欢膝下的妃嫔。

赵丽妃注意到了王皇后的沉默,开口安慰:“明天把我儿带来给你玩玩儿。”

接着,又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被陛下杀掉的结局,叹了口气,讷讷不说话了。

杨贵嫔看这都戳到了两个人的伤心事,拍了拍二人的手道:“我的也一并带来,一块玩儿。”

刘华妃紧跟道:“还有我的。”

王皇后看着她们真心实意安慰自己的模样,也笑了出来。

几个人又就这天幕讨论起来。

赵丽妃拉回刚刚的思绪:“说到那个夭折的孩子,李一,陛下那会儿宠到不行,想让宋璟给他的儿子起一个最好听的邑号呢。”

杨贵嫔没有听说过这件事:“前朝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赵丽妃摆摆手:“晦气,可别说了,那会子陛下往我宫里来了两回,生病和来月事的办法都用了,再推辞我小命要没。偏这事被武婕妤知道,武婕妤知道我此前获过圣宠,特意来我宫里说的。”

“不过后来就不这样了,她后来看出了我没争宠的心思,也就罢了。”赵丽妃补充道。

杨贵嫔不懂:“真的有人全心全意喜欢陛下?这么傻。”

刘华妃猜测:“许不是喜欢陛下,喜欢的,应该是权力吧……”

武婕妤,她应当不甘于做一个普通妃嫔的。

【宋璟听了李隆基的话,开始绞尽脑汁想名字了。李隆基看到宋璟认真的样子,心里也高兴,补充了一句:“要想一个最好听的哦。”他想要一个最与众不同的,能凸显出他对这个孩子宠爱的名字。】

[咦~闹了半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真是无语妈妈给无语开门,无语到家了。]

[怎么的,他想要一个狂拽酷炫吊炸天的?]

[我说李隆基你不要太偏心了。]

[杨贵妃没孩子吧?他这是要给谁的孩子取名字啊?]

[回楼上,他是要给武惠妃的儿子取名字。]

此时的武婕妤确定了心中所想,天幕所说的武惠妃,就是她!

这是提前知道了她会被封赏为妃。

武婕妤不由激动起来,这宠究竟了没有白争,她得了妃位,她的孩子也能被更好地对待。

李隆基在上次天幕提到武惠妃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这回天幕又提到了武惠妃,他终于反应过来了。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夏夜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