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93)+番外
武惠妃,是不是就是他的武婕妤?!
惠妃,惠妃,这个惠字好啊,跟婕妤甚是相配。
李隆基已经能确定,武惠妃就是他的武婕妤,连这个惠字起的都是那样合他的心意。
他衣袖遮掩的手兴奋交握。
暗戳戳地高兴。
至于李隆基旁边的宋璟,他看到李隆基强行掩饰眉飞色舞的模样,又皱起了眉头。
私欲过甚,不能对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难道还不该检讨起来吗?
还是说这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之久,陛下心里已经淡忘?
既然淡忘,那就应该由他提起,再次劝谏,让陛下时时刻刻记住。
他欲开口,却又看向天幕。
罢了,天幕会说陛下。
他且看看天幕的威力,天幕若是威力不足,再由他来上阵。
【李隆基说想要最好听的名字和最好听的邑号是什么意思呢?他心里有一个最喜欢的孩子,想把这个最好听的名字和邑号给他。让宋璟先起三十个名字或许只是他虚晃一枪,因为他知道,按照宋璟的性格,单独让他替他最喜欢的孩子取名这指定是行不通的,所以他把自己的目的藏在了三十个名字里面。但宋璟哪里能看不出李隆基心里的小九九呢?他当时就看出来了。】
[偏心真的是古代现代都有。]
[宋璟快说他啊!气死我了。]
[虽然我知道这是皇帝很正常,但是我还是平等地讨厌每一个偏心的父母。]
[代入被偏心的小孩真的会很难过。]
[古代不得皇上宠爱,母族也没什么势力的皇子都过的很惨。]
[别说古代了,就是现在不被喜欢的小孩都很惨,什么都没有。]
[不被喜欢的小孩容易懦弱,还会有讨好型人格。]
李隆基看着弹幕的一片骂声,开始反思。
他真的很过分吗?
是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是这样吗?
天幕说了,偏心的父母容易遭人厌弃。
这便罢了,天幕还说了,不被喜欢的小孩容易养成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李隆基将讨好和人格拆开,大概弄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
讨好?
这怎么能行?
疯了吧?
他李隆基的孩子去讨好别人?
他们可是皇子,可是公主!身份尊贵着呢。
但李隆基确实也知道,不得皇上宠爱,也没有母族撑腰的孩子,确实过的不是很好。
宫里的太监宫人们都是看碟下菜,得宠与不得宠,确实是有差别的。
“讨好别人,这可不行……”
李隆基嘀咕。
也许天幕说的是对的,天幕毕竟来自于一千三百年之后,千年之后肯定比现在更发达一些。
况且知历史兴替,可以史为鉴。
一千三百年之后看过了太多的历史,听天幕的话应该是不会有大错的。
李隆基反思过后,得出最终结论。
是应当改改了。
他的儿女们可不能那么窝囊。
【这事要是放在寻常人的身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不就是想要一个最好听的名字嘛,这事儿除了皇帝除了他自己,还有谁能知道这名字是特意取的呢?没人知道。况且,这又不是关乎国祚的家国大事,在这样的小事情把李隆基哄开心了,能得到圣宠也是很好的。但这是宋璟,这不是其他人。】
【所以宋璟当时就拒绝了,他不仅拒绝,他还义正言辞劝谏李隆基,他说,陛下身为皇帝,应当做到所作所为都出于一片公心,怎能有所偏颇。你让我起一个最好听的名字与邑号,想必是给最喜欢的孩子取的。】
【宋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陛下偏心的是孩子吗?陛下偏心的是孩子的母亲!陛下私情实在太过分了,这样的私情往小了说,是妨碍规章和制度,往大了说,这就会让宫廷内产生纠纷,后宫不得安宁,前朝更容易深受其乱,以至于整个国家都再无安宁之日。我现在已经想好了三十个名字了,我认为这三十个名字都十分的好听,不分伯仲,哪一个拿出来都不失皇室的体统和脸面,陛下可以随意挑选,但陛下如果执意让我想一个最好听的名字,恕我直言,我想不出来。】
天幕之上,画面里的小人儿梗着脖子,一动不动。
两个小人就这么僵持着。
最终黄色小人叹气:“不行就算了。”
配表情包,黑脸小人:委屈.jpg
【宋璟说的有理有据,而且宋璟能扯啊,他把偏爱孩子扯到了危害国家安定这方面,李隆基就是再有这个心思,也只能作罢。于是李隆基最后还是打消了让宋璟取名的念头。他不仅要打消这个念头,想成为一个明君,在这个时候还要对进行劝谏的大臣进行一番称赞,鼓励贤臣,也表明自己的大度。于是这个取名风波最后以宋璟获得表扬,李隆基打嘴仗失败,回去反躬自省落幕了。】
[继姚崇之后,我的第二个嘴替出现了。]
[这样的宰相能不能多来几个管管他啊?]
[这样李隆基就能老老实实了。]
[真得有人束缚住他,不然他就要作妖。]
[不过他最后能听话这还是好的。]
宋璟看天幕像是看了一场戏,在看到“逾越礼制”这类字眼的时候,就是宋璟浑身极度不舒畅的时候,每每这个时候,他都希望天幕快快说到这件事的结局。
他好看看自己有没有多次上谏,直到陛下打消那些不该有的念头。
就算天幕说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宋璟也无法容忍天幕上那个黄色小人陛下在内心蠢蠢欲动,想要疯狂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