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屿点点头,眼中有伤感怀念:“我、懂。我曾经、和我妈妈说、要是、没有唔唔、就好了,可她告诉我、唔唔、我是她、全部的、宇宙。”
“家宇。”她叫了他的另一个名字,“‘家’是‘家庭’的‘家’,‘宇’是‘宇宙’的‘宇’——我还记得,你原来叫的是这个名字,是你妈妈给你起的。”
第38章 老板与老板郎“怎么说你也是‘老板郎……
云笙不禁暗自感慨:嘉屿虽然残疾病弱,是一般人眼中的累赘,在他亲生母亲眼中却抵得过全世界的分量和光辉,而在池家,他却充其量只是一座不被重视的小岛。
她像一朵无根的云,而他则是这样一座边缘小岛,也许,他们的相逢也是命中注定。
她不觉握了握他的手,他的手指有的蜷缩、有的紧绷着翘起,一望而知不是正常的肌力形态,在她触到他的时候,他温柔又卑微的望向她,眼中并无怨怼,反而蒙上一层近乎圣洁的光彩:
“我知道、这个世界、再也、噗啊会、有谁呃呃、像她、这样、爱唔唔……哔哔、毕竟,唔、我也、实在、噗噗、不可啊爱……可是,世界、仍然、是一个、嗬呃呃、很好的、世界。连我、这么、弗弗啊……废的一个人,也、噗噗、不是完全、被厌弃……我活了、二十几年、有嗬嗯啊、很多人、帮助咕啊哈……过我,就、就算我、我在他们、心里、没有、那么重要,可唔唔、得到的、帮助是、真的,我、很嗯呃啊、感激……”
云笙越发觉得,自己不把刚刚在咖啡店听到的谈话透露给嘉屿的决定十分明智。
——如果,他的心里装满的都是“光”,她又何必让“暗”困扰他?
她的手还将他握着,她感觉到他有两根手指的肌肉在病态地缩紧、跳动,他自己也有所觉,不安地垂眸,试图挣开她的手,却在她轻柔的搓揉下放弃了抵抗……
一年后的一个周末,一场艺术疗愈残健融合活动在云笙和嘉屿的无障碍咖酒吧举行。这也是他们开业以来的首场活动,协办方还有当地的某公益基金会。而参与的绘画、艺术装置作品和音乐表演者,残障人士和健康人士几乎各半,真正体现了残健结合的理念。
而开业以来,这间酒吧的客人,也并不只有残障者,相当一部分都是健康人士。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日咖夜酒的餐吧形式并不罕见,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脱颖而出,并不容易。赚快钱赚大钱他们并不指望,但起码要让经营能够长久稳定持续。
云笙知道嘉屿对金钱没有太多概念,心性又过于单纯柔软,所以经营决策权上她是一把抓的。嘉屿也很放心地把酒吧交给她,自己则用心更新。这个里不仅有关于酒吧的宣传,更延伸到他参与投资的其它一些无障碍项目中,一部分是企业、另一部份是纯公益,还有一些时候则是将二者相结合。他的文字真诚、优美,配上云笙拍摄的图片或视频,十分契合。他甚至还在这次的活动预告宣传里有一次出镜,虽然羞涩的他戴着口罩录制视频,但云笙知道他能做到这样已经需要很大的勇气。
他
们的酒吧叫“裂光”,顾名思义就是从裂缝中透出的光亮。云笙给这家店的定位的“无障碍”,从来都不只是对残障人士友好,对于老年人、年轻人、男性、女性都是充分舒适的,这才是她想要打造的酒吧。
进门处的坡度、门的宽度、门口的求助按钮都是嘉屿和一些特邀来体验的脊髓损伤轮友驾着轮椅试过的。餐厅内,有些桌子特意没安放椅子,方便轮椅客人“入座”,而餐桌本身还可以用按钮调节高度。
洗手间更是将无障碍细节做到了极致。洗手台可以轻松地升降,墙上的挂衣钩也是两种不同高度,地面上也有几组求助按钮以防客人摔倒后求助。而女性生理期的卫生巾、截瘫患者失禁时需要的纸尿裤,店里都有提供。
在客人相传的口碑与云笙积极营销的双重推动下,开业不到半年,“裂光”就成为了这一片社区乃至全城最有人气的日咖夜酒吧之一。
今天的这场艺术疗愈活动在正常出餐之外。还兼售一些艺术品和商品。所有艺术家的画作和商品收益的百分之二十都会交给当地的助残公益组织用于帮扶困难残障人士。而所有商品的包装和购物袋上都印有盲文凸点和手语图,是为了这活动定制的。
从下午下午茶场的绘画装置艺术展、到夜间的疗愈音乐会,云笙和嘉屿全程参与,既感到忙碌又感到欣慰。
“那今晚最后一个节目,有请我们‘裂光’的老板和‘老板郎’合奏一曲手碟。”活动的主持人应浔是嘉屿投资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工作室的主理人。虽然他有着听力障碍,却能流畅地用口语交流,虽然有一点口音,但自信开朗的他面对众多来宾毫不怯场,甚至不忘拿自身小缺陷开玩笑,“注意啊,不要以为我口齿不清说错,真的是老板和‘老板郎’哦,不信问我们整个店的员工,平时店里谁说了算?”
众人都笑了起来。
云笙也不禁跟着莞尔。
应浔做了个请表演者上台的手势,云笙和嘉屿相视一笑,来到了餐吧的中央,那里已经提前摆好了一架手碟。
这首曲子,云笙和嘉屿一起练习了很久。嘉屿要弹要弹的音很少,他的记性没有问题,学习的过程中,云笙甚至感慨他的脑子特别聪明,对节奏的领悟力也强。他的手力度其实没太大问题,只是要克服肌肉不能自主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