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192)+番外

作者: 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严风舟过来道:“小师妹,我带你见师父,他老人家就在外院会客。”

顾沐云笑起来:“多谢严师兄。”

嘴里这样说,心里却暗暗叫苦:还有什么人啊?自己的礼根本就没有准备。

其实她多想了,穿过前院,顾沐云就看见正跟人谈笑风生的牟老郎中。

一看见这个小徒弟,牟老郎中哈哈笑着招手:“沐云回来得正好,还说你要错过今天的家宴,来,我给你引荐这些师叔师伯。”

牟老郎中身边是几个穿着粗布长服的老者,一个个华发长须,仙风道骨。

顾沐云此时还抱着礼盒,严风舟对旁边一个伺候茶水的小孩招手:“这是顾郎中送给二夫人的礼盒,你先送进去。”

这小孩是从杏林堂过来帮忙的小学徒。

等交出手中盒子,顾沐云就跟着严风舟开始一个一个的行礼问好。

这些老者都是牟老郎中结交的朋友,也是医中圣手,今天特意过来团圆聚会。

听到牟老郎中突然收一个擅长针术的女徒弟,很是好奇。

而且这个徒弟还出自尚医局,就更好奇了。

难得见到尚医局会在外面拜野医为师,大家定要见一下。

顾沐云不怵这些老前辈的询问,只怵各种内宅交际应酬,立即跟老郎中们礼貌应答。

看着女弟子在众人面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牟老郎中抚须微笑。

院里,几张大桌已经开始上凉菜。

灶间,一身锦缎棉裙的二夫人忙得团团转,指点着几个厨子温酒炖汤。

刚才接礼盒的小学徒过来:“二夫人,这是顾郎中送的礼盒。”

二夫人比牟老郎中小十几岁,现在也才三十多岁年纪,操持今天的家宴格外费心。

此时她眼睛一刻不离的盯着灶房,对来回话的小学徒随意挥挥手:“送偏院让大姑奶奶收着。”

小学徒答应一声就去了。

第165章 方春阳

小学徒拿着礼盒去偏院,这里有两个女子正在收拢各种礼物。

虽说是杏林堂的家宴,但客人不少,只不过每人送的礼物都不贵重,甚至有些奇怪。

都是枝枝叶叶、花花草草,石头瓦块等,看似小孩过家家的玩物。

就连包装也随意得很,布袋装着,草绳拴着,门边还有人扛来一捆树枝。

规规矩矩送的礼盒也有五六个。

两个收拾东西的女人对那些树叶草根却格外小心,取来木盒分类装好。

小学徒走到其中一个三十年纪已婚妇人身边:“大姑奶奶,这是顾郎中送来的礼盒。”

妇人随意接过,回头对旁边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道:“春阳,今天辛苦你了,本来是作客,还累你跟我来做这些活。”

方春阳放下正整理的一个瓦罐,里面不知道谁送的黏糊糊药材,害羞一笑:“嫂子说什么外家话,倒是我来给嫂子添麻烦。”

妇人看着面前姑娘,微微一笑:“不麻烦不麻烦!以后这种事情就该你来做了。”

她是牟老郎中的大女儿,叫牟巧玲。

前几个月端午节牟巧玲回过娘家。

听继母二夫人无意提起医馆赵平还没有婚配,就动了心思。

这是姑娘是自己夫家的远房表妹,家里有田有地,又很得父母兄长宠爱,家里娇惯了些,在亲事上左右挑剔着总不合适。

眼看翻过年节就奔十八岁还没有定亲,方家终于急了。

因为跟自家走动得勤,表姨妈话里话外都说要挑一个郎中当女婿,家境不拘,只要人踏实。

反正自家会准备良田山林做嫁妆,够女儿吃喝。

女婿当郎中挣的钱,能养活他自己和父母就行。

赵平家底单薄,兄弟众多,从十三岁在杏林堂来拜师就被牟老郎中看好收成徒弟,人踏实,对杏林堂忠心,基本上当成半个儿子在养。

于是这次杏林堂的家宴,牟巧玲丢下自家的事,忙着就把方春阳带来了。

方春阳自然也知道是什么意思,羞答答帮忙做事,这时候更被表嫂看得红了脸。

她在刚进院时,就已经看见一个门外迎客的年轻郎中,表嫂说那人就是赵平。

方春阳一眼就看中了。

不为其他,单就赵平容貌不丑,人也精神就让她心动,只是还没能跟赵郎中说上一句话。

见方春阳害羞,牟巧玲也不再逗她,随手把刚接下的礼盒递给她:“这里面也查一下,若是不能放置的要赶紧处理。”

方春阳接过礼盒打开,撇了撇嘴:“这是什么呀,就只有一些糕点。还是镇上买的,都不去县城置办。”

牟巧玲探头一看,的确只是一些糕点。

虽然是关口镇能买到最好的,但今天已经收到好几盒,她皱眉道:“刚才那个小学徒说了是谁送的?我忘了!”

方春阳想了想:“好像姓顾。”

牟巧玲摇头:“不认识,应该不是杏林堂的郎中,你就随便找一个盒子装了,送给外面的车夫吃。”

顾沐云才拜师一个来月,牟巧玲在婆家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

杏林堂在关口镇上的医馆最大,每逢过节时,其他小医馆的郎中送些礼品来常见得很,牟巧玲从小就吃腻了。

方春阳答应一声,把那盒糕点放在地上,自己带来的长工有口福了。

外院暖厅,顾沐云跟牟老郎中等人谈笑风生。

赵平、严风舟和肖郎中几个围坐一起旁听。

说是谈论,其实大多时候是这些人在听,顾沐云在说。

论在关口镇上的生活经验和处理过的疑难杂症,顾沐云比不上几位老郎中,就连严风舟和肖郎中赵平也不如。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沉曦如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