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222)+番外
顾沐云出诊时,她是知道的。
可等人回来才知道是去牛家顿时吓一跳,说那家死了一个媳妇,现在又难产,别出事怪到小姑子头上,还好生下来了。
唐大娘也是稳婆,但这些年已经收手不接活了,可今天被牛家喊了去,也是怕死人。
这时候听到大家在说牛家之前死的那个儿媳妇,她才道:“那媳妇是死于横生,没提前知道,要是烧艾还有救的。”
稳婆如果提前发现胎位不正,会在小脚趾的至阴穴烧艾灸。
叶大娘脸色不太好,因为那胎就是她接生,虽然谁都不能保证胎胎顺利,但心里总是不舒服的。
听到唐大娘说横生,她立即道:“对的,那媳妇是自己横生,这可怪不得我。
只是现在这个杏花一开始动胎气,就说什么要死,把我给气得够呛。”
顾沐云一直默默坐着,此时听到叶大娘说产妇不停说自己要死,不禁问道:“她怎么会这样说,难道是有人一直在给她这样说的。”
叶大娘露出一个怪异表情,挤挤眼:“还不是牛家人自己作的。
牛家有山林,一直得有人看守着防火防盗。
老二牛冬常年都在林场待着,就连娶了媳妇都难得回来住几天。
之前那个媳妇快生孩子送了信,可偏偏遇到暴雨冲垮路,半个月都没能出山。
要不然那媳妇也不会着急上火,生孩子时难产死了。
这个杏花是牛冬自己在山里看上的姑娘,本来打算成亲后带走,两口子去山林守场。
可家里说新媳妇该伺候公婆,有喜后更走不了。”
说到这,叶大娘吞了一下唾沫,压低声音道:“听那个杏花说,家里是嫂子在管家,从怀孕后,前五个月要她天天躺床上养胎,后两个月不出门,饭菜都是送进房里吃,说是要好好养着。
吃得好,睡得多,人捂得又白又嫩,就是少了走动,腿无力,连走路都发飘。”
听到这,金针堂里这些生过孩子的女人还有什么不明白,顿时咋舌:这哪里是养胎,这就是在养猪吧,生产时能顺利才有鬼。
顾沐云眉头紧锁,哪里都少不了窝里横,大家庭有大家庭的难,小家庭有小家庭的苦。
话已经说完了,唐大娘还不忘感谢一下顾沐云,因为请郎中是叶大娘的主意。
牛家已经放弃那孩子了,只等生下死胎就丢去沟里让野狗吃。
牛家没说请郎中,两个稳婆是悄悄干的,又从接生银里抠两百文,总算没有白费钱。
那孩子活下来了。
第191章 婚姻观
之前顾沐云还以为牛冬是个智力有问题的,其实并非如此。
只是得到消息急匆匆赶回来,一进门看见院里站着几个陌生人,焦急之际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听叶大娘说,牛冬媳妇不在家里坐月。
牛冬跟家里大嫂和母亲吵了一架后,当时就让人绑了担架,要把母子俩带去他住的山上。
那里有房有粮有菜还能打猎,又离岳父母家不远,他要自己照顾。
牛家自然不答应,还在家扯皮呢!
顾沐云觉得,牛冬要带走媳妇是对的。
虽然进山也有进山的难,比如说生病什么的就很麻烦,但能过得舒心一点,若是再留在那些深宅里,就快关傻了!
对这情景,几个女人唏嘘感叹一阵才散。
顾沐云没有收叶大娘的两百文,她们当稳婆也不容易,两人在牛家耗了两天才拿到三百文。
郎中出诊是单独费用,没有跟稳婆混在一起拿钱的道理。
自己走时对牛老爷也说过诊费,要他们有空再送来,想也不会真的不给。
当然,若是牛老爷要赖账,自己就托人带话讨钱。
顾沐云还没有给人留面子的习惯。
她的所料不差,第二天一早,牛家就来人了。
站在金针堂门口的是牛冬,他来送诊费。
一见到顾沐云,牛冬就跪下磕头,感谢她昨天救了自己媳妇的命,现在母子都很好。
他这举动把顾沐云吓到了,大家都是年轻人,实在是尴尬,就连上前扶都不好下手。
还是住在金针堂的顾大伯忙把人扶起来,让他不要这样客气,郎中治病救人是应该的。
牛家的事大家都不好说什么,顾沐云收下诊费,叮嘱了一些产后护理知识,牛冬都答应下来。
他要在家待三天,三天后就带着母子一起走,这三天也是为找人分家才留的。
转眼三天过去,叶大娘还专门来传递消息,牛家闹分家了。
父母都还活着,这家自然是分不成,但牛冬还是带人走了。
他不怕自己守山林辛苦,但妻子在家过得连命都不保,那就没必要再顾颜面。
牛冬小夫妻不要大院房子,只要一小片山林,住在里面开荒种地不再回镇上。
牛冬的娘和大嫂满街的叫屈,说把弟媳妇当贵人一样供着还不满意,现在挑唆兄弟分家,不是好的。
牛家老二前面死一个媳妇,现在这个差点又死,早就是话题。
说风水的,说虐待的,反正街上说啥的都有。
顾沐云每天都能从花堂嫂那里听一耳朵。
这天晚上全家十几口人都在吃饭,花堂嫂又把听到的话拿出来,说得兴高采烈:“四妹,街上那些人都说了,要不是叶婆子来找你去扎针,恐怕是生不出来,得一尸两命,都说以后再有什么事还得请你去。”
她可是知道的,牛冬给的诊费是五百文。
小姑子走这一趟够自家男人在码头扛半月的麻袋,真是眼馋死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