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别慌,我会扎针!(223)+番外
说着花堂嫂又叹息:“可惜你现在还是姑娘,这没成亲走哪里不方便,赶紧找个人嫁了吧!”
她话一落,大伯母就瞪过来:“你说什么浑话,四丫头的亲事谁也不许胡说。
我给你们几个先说在前头,以后谁再给说我些不着调的事,我就啐她一脸。”
这话是有原因的,顾沐云回关口镇开金针堂已经大半年,她虽然说要守孝,不谈婚事,可早就有人惦记上了。
刚开始还只是心里想着,可从过年后,金针堂的名气响亮,生意兴隆,就有人耐不住性子跑到顾家西院去探口风。
伯父伯母都以四丫头要守孝为由拒绝,可架不住人多嘴杂,花堂嫂几个人也被缠上,听得多了,这话不经脑子就出来了。
花堂嫂被婆婆当面训斥,心里不服:“娘,我又不是傻的,只是自家人我才这样说的。
四妹现在是有孝在身,至少也是三年孝期守完,现在肯定不会嫁人。
只是说,要是有合适的不妨先看着,有几年时间,我们也能评出一个好坏来。”
她这话说得没错,桌上所有人都看向顾沐云。
要说婚事的确可以早早相看着,等出孝期就是十九岁,年纪再拖就大了。
大伯母放下筷子欲言又止,顾沐云笑了笑,看着屋里的大伯、堂哥堂嫂们道:“我的婚事必须孝期等结束再提,现在说就是在欺瞒。
大伯、伯母,你们也不想我成为对父母口是心非的不孝之人吧!”
顾大伯点头:“这事的确应该这样,四丫头是个最孝顺的,心里自有成算,你们以后别在外面随便说话,让人抓了把柄。”
他也开始敲打家里人,这一个来月,实在是来探口风的人多了,万一家里人说话不小心被人套了话,四丫头这里可不是容易过的。
当面把话说清楚最好,顾沐云见每个人都听明白了,这才对水萍道:“水萍,水荷,你们也要好好学医,以后才有自己作主婚姻的能力。”
她这样说,花堂嫂和舒氏就坐不住了。
花堂嫂道:“哎呀,四妹,水萍要是有你这本事,我睡着都得笑醒,肯定依她,就怕啥没有学习,就学了你这硬骨头。”
从回到关口镇,顾沐云就与众不同,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
赁房开馆,西院的人能做的都是帮忙,而不是作主,主次分得清清楚楚。
顾沐云抿唇,嘴角微弯露出笑容:“大嫂说得对,有硬骨头是好事,就怕没本事还假傲气,那就是坏事,水萍、水荷你们两个可听到了?”
她这是祸水东引。
在座都是长辈,水萍和水荷姐妹站起来满脸通红:“我们记住小姑的话,要认真学医。”
这婚嫁的话题就这样过去。
顾沐云在这个时代已经快一年,对封建制度下的婚姻越看越心淡。
要一个现代女性折了脊梁骨才能做妻子。
遇上稍微出色点的男人,还有可能要跟其他女人抢食,她根本接受不了。
好在有职业有钱,能养活自己,嫁人不是必选项,顾家也无法强迫自己,以后的日子还能过下去。
第二天,西院的老房子终于开始拆顶,顾沐云抽出下午空闲时准备去现场看看。
毕竟那里是顾廷柏从小长大的地方,自己看过,也算顾廷柏看过。
第192章 曾经的西院
顾家西院拆了,几乎是迫不及待拆的。
顾沐云带着金水、水萍几人过来帮忙时,顾大伯他们忙碌几天,已经将屋顶瓦片堆放好,只等以后再放到新房上。
看着曾经熟悉的院子变成一片废墟,顾沐云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顾廷柏小时候还在这里玩耍,如今却已物是人非。
金水和水萍走进院中,与各自的爹娘打了个招呼后便开始帮忙清理杂物。
顾沐云也想帮忙,却被旁边舒氏叫住:“四妹不用做这些,我们做就是,别磨糙了你的手。”
说着还从一堆废墟里找来凳子,取下自己的围裙擦干净让她坐。
三堂嫂现在住在金针堂,家里两个孩子基本上也都是顾沐云在帮忙抚养。
她对顾沐云这个小姑子是越来越客气,像端茶倒水递凳子这样的事做得心甘情愿。
大家都在干活,顾沐云不能自己坐着不动,她就帮着捡一些木头烂窗。
每一个人都欢欢喜喜,顾大伯看着房子语气复杂:“这房子拆了也好。以后咱们家一定会越来越兴旺的。”
此时拆开的院子空荡了,吸引来院外一圈人在看热闹,言语更是议论纷纷。
年纪大的少不得要说败家玩意,三穷三富不到老,有两个银子就放不住,不知道攒着以后用,要把还能住的的房子拆了。
年轻的自然是羡慕,拆了旧房能建新房,也能娶新媳妇,反正什么话都有。
人群后面,三老太爷拄着拐杖默默站着,眼睛看着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院子,一张老脸是阴沉沉。
一个被压了几十年的庶房开始修房造屋,欣欣向荣,他这个老族长却没脸见人。
目光在西院那些人身上溜了一圈,最后落在最里面正拿一根木块磕磕绊绊的年轻人身上。
一个女子……
他想起老五说的话:就是这个天煞孤星的顾沐云回来,顾家就再无宁日。
心里正想着,身边突然有人低声道:“三哥,西院那死丫头现在越来越猖狂,你就这样不管?”
三老太爷没有回头也知道是老五。
这人现在才冒出来,看来也是憋不住了。
在正月时,孙儿媳妇米氏的弟弟来走亲戚,让大房的人利用,老五就带着人在大房院里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