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尘沙之境(173)

作者: 金木火土 阅读记录

他之前就有这样的猜想,所以他是以这个为前提去假设离哲的行动。

兵王赫稀不知道的是,真正让这些哲哲们无法渡过稀水的原因是众神共同设定的法则之力。

而这个法则在候选者进入尘沙大陆时就已经有所改变,只不过这个改变不会一步到位。

在灾变时代开启之前,如果稀水没有被渡过,那么稀水虽然会变得可以渡过,却会受条件限制。

比如不可飞越,只能诸如游过去,或者像哲哲们之前那样分开水面后走过来,进入稀水之后又再借用魔法继续前进。

但这个魔法也还是与水面保持接触,总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是给受到庇佑的种族,接受原本不可逾越的法则防线变得可以逾越的变化。

否则,像神圣教廷这样掌握了隐秘的、海量的天授诗信息的组织,直接突袭各个种族的发源地,如果这个族群刚好不兴旺,只在发源地繁衍生息,那么这些种族全都要措手不及直接被灭族。

要知道,在尘沙大陆上,各个种族的初始实力就并不对等,如果没有这个缓冲的话,灵阶龙族如果有心,那为了获得任务物品一条龙就直接可以解决一个种族的发源地。

所以,兵王赫稀虽然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假设和思考事态可能的发展,却意外契合了最后的结果。

人族的副团长让雇佣兵团中的人族分成几个小队,各自负责拆分一件大型晶石机械,负重分批进入东方人族遗址附近的山脉,只等兵王赫稀发出信号就从山脉上方用绳索下滑进入遗址。

而另一个赫稀支系,则是分批从不同的方向到达关隘另一面,等待人族副团长确认遗址可以进入之后,直接使用飞行器械飞进这座遗址。

这座遗址被建起来的时候,尘沙大陆的人族还没有发明出飞车和飞行器械一类的机械装置,所以,古代的东方人族认为关隘的城墙修得越高,他们就越安全。

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自己对于魔族的诱惑力。

在哲哲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兵团的大型晶石机械已经被安装好,人族的机械操作者消耗着晶石居高临下对着正在上飞的哲哲们进行阻击,他们训练有素,配合得恰到好处。

魔法的光影在东方人族的遗址跟前炫丽地绽放,很有种爆炸艺术的美感,但是参与者们并没有任何欣赏这种美感的闲情逸致。

哲哲们知道这样的大型晶石机械的续航是有限的,这个续航取决于人族携带了多少晶石供这些机械进行消耗,还有就是他们的配合什么时候出现空隙。

而离哲和哲哲候选者,要解决的则是赫稀族另一个支系的灵阶首领,对方以一敌二,只要把他解决了,攻下这座东方人族遗址,就是早晚的事。

而这个时候,哲哲们的身后,兵王赫稀居然带着二十多名赫稀冲出了那座暗之要塞。

要知道,赫稀们在渡过稀水的时候,是有所折损的。

稀水支系本来就只有三十个左右的战力,如果去除沉入稀水水底牺牲的、受伤后不能马上投入战场的,这二十多名赫稀,恐怕就是稀水支系最后的有生力量。

但是兵王赫稀居然敢带着他们从那座坚固的暗之要塞中冲出来,如果说,之前的兵王赫稀兵王之名只是传闻,那么此刻,他真正的戴上了这个并没有实体的冠冕,名副其实。

侧翼的哲哲们也受到了袭扰,关隘两侧高耸的山脉虽然极大影响了行军,不利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是雇佣兵团的人族本来就是擅长游击的战士,又长期穴居在山岩洞窟里。

攀援极费功夫,而且不可能大量装备机械飞行装置,除了造价高昂之外,机械飞行装置在空中不能更换晶石,而且在山脉上方会有寻找落点的困难。

这导致在山脉上方的人族战士无法从这一侧的绝壁俯冲下去。

虽然有这种种困难,但是人族战士在绝壁上方却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居高临下。

在绝壁上方,山上岩石上长出的树木上,人族战士手持着一种非常节约晶石的机械装置——利用风元素和火元素的能量把山上的石头推射出去,给侧翼支援而来的哲哲队伍造成袭扰。

他们要做的就是拖住这些哲哲,让关隘和要塞前后夹击的盟友和离哲的突袭队伍之间分出胜负。

沈若炸开光元素晶石用弹弓弹射的手法给了赫稀们启发,除了他们之前打出的闪光炮之外,还被应用到了现在这种机械装置上。

原理是在机械中通过风元素和火元素推射石头,同时能量震动破坏石头,让这些石头带着火焰射出后,在空中碎裂,变成火石雨。

在发射石头的时候,会有一颗元素晶石被强大的机械魔法装置推射进石头内部,保证石头在炸开的时候出现第二段被元素加持的冲力。

因为哲哲们都会使用防御魔法,所以这第二段冲力既可以让他们被迫加大需要防御的魔法面积,消耗他们的魔力和晶石装置,同时,也增加杀伤力。

再有就是石头在空中裂开并且二次加速后,变成了许多碎石,这些碎石很小,要防御一块大石头容易,碎石数量众多,总有防御魔法不能顾及到的地方。

魔法阵挡住顶上射来的碎石的时候,这些石头还会朝着魔法阵防御到的位置之外的地方溅射。

而这些哲哲要保持行进,这种溅射就总有会伤到他们的时候。

山上,还有直接被推落的滚石。

这里本来就不是什么有开阔道路方便推进的地方,一时之间,这两百多名哲哲居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强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