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111)
大概就是用《007》的音乐翻旋子,节目编排还多了一串耍酷的动作。
“他换编舞老师了吧。”这是叶绍瑶唯一的想法。
向琴琴嘲她:“什么鉴赏水平。”
观众对这套节目的反响不错,裁判也认可了所有的技术动作。
“岸北市冰上运动管理中心季林越,技术分65.11分,艺术表现分60.16分,自由滑得分125.27分。”
总得分186.87分。
“哇,又是一枚铜牌。”
第51章 “还需要我保管冰鞋吗?”“不需要了。”
“颁奖仪式将于十分钟后开始,请您耐心等待。”
男单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在冰场里铺上红毯,简易搭起领奖台。
叶绍瑶在更衣室重新换上表演服和冰鞋,在内场与本次女单冠亚军得主会合。
第四名刘一玟也在。
叶绍瑶一步一步挪到队伍最后,听她们三个闲谈。
“一玟,你的申诉成功了吗?”
刘一玟摊手:“教练在赛后就找了裁判,裁判说我的躬身转没有得到认定,前后一共扣了五六分。”
尹谊萱叹气:“现在国内根本没有使用这个难度进入的例子,教练和裁判都不懂这些,你以后别在节目里加奇怪的东西。”
刘一玟看起来并无所谓:“这次只是拿省级赛练练手,行不通就算了。”
叶绍瑶一个人坐在墙边的长椅上,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自己凭着三分实力和七分运气摸到的领奖台,不过捡了别人创新失败的便宜而已。
但眼前的姐妹花并没有给她暗自伤神的时间,刘一玟很快注意到她。
“你刚才滑得很不错,我和萱萱一直以为你是市队的,没想到广播说你来自星未来,还是我前教练的亲徒弟。”
刘一玟就是早几年从星未来俱乐部选进省队的女单选手,最近几年一直在国外训练,学了一手外国技术。
叶绍瑶不知该用什么心情面对她,只是紧紧捏着裙角,起身说了句“师姐好”。
得到这一声师姐,刘一玟拿出前辈的语气,先扬后抑说:“但是你的难度太低了,在全国赛根本没有竞争力。”
“你也就只有一个高级三连三,难度还没和她断档呢。”尹谊萱在背后笑着怼她。
被朋友揭了老底,刘一玟很容易转移炮火:“要不是我在冬奥选拔赛时丢了高级三周,高低是你的劲敌。”
“你一百四十七分。”尹谊萱打趣。
“谭微,你怎么就在短节目摔了一跤,让她这么嚣张!”
“你一百四十七分。”谭微在一边跟腔。
“好过分,”刘一玟被这个一百四十七分气得不轻,扭头向叶绍瑶吐槽,“她俩就这样,仗着比过几次国际赛,瞧不起人。”
但后来她又悄悄拉着叶绍瑶解释:“其实她俩水平真比我高不少,要不是去年大家都在发育关里,我哪里有机会和她们一起备战冬奥。”
去年国家队人员名单的确定过程很简单,每个省队推举名额,集中训练后统一参加选拔赛,按照名次分配名额。
尹谊萱就是最终胜出的那一个。
“说这些话呢,是因为我看你好像不够自信。”刘一玟说。
叶绍瑶咬着唇:“我确实是因为大家的失误才有机会站在这里。”
“但是在大家都失误的情况下,你却没有受到影响,这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什么比赛,机会只有一次,考验的不仅是运动员的专业能力,更有对心理和基本功的潜在考核,运气可不会平白无故降临。
或许是因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叶绍瑶放松了许多:“穆教练确实说我是应试型选手,无论在训练时有什么毛病,比赛上都很少出错。”
“这就是你的能力。”刘一玟说话像个成熟的过来人,却偶尔忍不住调皮,“能让穆教练开金口夸你,说明你确实不错。”
这话说的,叶绍瑶的脸“噌”就热了起来。
“但你是不是没有集齐所有三周跳?这可不行。”
“很快就会有的。”她保证。
她有预感,在下次比赛前,一定能攻破所有困住她的难题。
聚光灯开始调度,颁奖仪式开始。
“现在开始女子单人滑项目颁奖典礼。有请本场比赛第三名获得者——叶绍瑶。”
没有事先彩排熟悉流程,叶绍瑶完全是下意识摘下冰套,向映照在冰面的光圈滑去。
她走进光里,在众人的目光中来回致谢,走上领奖台。
记忆中的获奖选手应该都是这么做的。
她第一次这样伫立在冰场上,享受观众们的掌声,看着其他选手一一致谢上台。
有体育局的领导受邀给她颁发奖牌和证书,她俯下身,沉甸甸的铜牌挂在脖颈上。
“恭喜你。”领导说。
她双手握住:“谢谢。”
“请选手合影留念。”
叶绍瑶嘴角有些僵硬,她没有刻意练习过如何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不知道照片里的自己会不会特别扭曲。
“请选手们挨近一些。”
摄影师偏头指导站位,叶绍瑶在逆光中也看清,这就是那名让她擦一擦眼泪的摄影师。
好像他现在还是有些无奈。
“再靠近一些。”
站在中心的尹谊萱向她伸出手:“你站上来吧。”
“我吗?”叶绍瑶小心翼翼地伸出腿,虔诚地走向领奖台的最高点。
虽然只是以合影的名义。
第一名的领奖台会高出许多,风景真不错。她想。
“请选手们有序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