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112)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光辉时刻转瞬即逝,下一批获奖运动员开始新的入场,新的合影。

“季林越,你看!”

她看见季林越就在场下,迫不及待向他展示了手里的铜牌。

虽然灯光微弱,但奖牌的边缘依然反着光泽。

季林越向她点头:“再接再厉。”

叶绍瑶撇嘴,就知道从他嘴里说不出想听的话。

她跟随其他选手一起坐在长椅上,但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还不退场呢?”有了刚才的交流,她鼓起勇气询问。

谭微回答:“因为教练等会儿会给我们拍照。”

哦,不知道穆教练会不会给她拍照,她也跟着等一等吧。

“现在开始男子单人滑项目颁奖典礼。有请本场比赛第三名获得者——季林越。”

叶绍瑶懒懒地靠着背后的墙面,看他也向光走去。

真好。

他们都获得了不错的荣誉,真好。

季林越熟稔地向四周致意。

以前妈妈总会拿季林越作为成长的参照,说她学习不如季林越,连滑冰也比不过他。

但现在她可以理直气壮对妈妈说,你看,我和他获得了一模一样的奖牌。

她也算是勉强跟上他的步伐了吧。

颁奖仪式结束,所有获奖运动员再次涌进冰场,有媒体和教练给选手们合影。

叶绍瑶围着冰场边缘滑了小半圈,缓解找不到穆教练的尴尬。

“叶绍瑶,我们一起合影吧。”她听见尹谊萱说。

尹谊萱似乎有一种号召力,只是邀请了叶绍瑶和谭微,立即有其他项目的选手挤进来。

“萱萱,我们也来蹭照片。”

“好啊。”

最后,这一张预期中的三人合照演变成了一张全家福……所有获奖选手的全家福。

“小叶,小季,”穆百川不知从哪里姗姗赶来,“你俩凑近一些,我来拍张照。”

“教练,”叶绍瑶终于等到教练,心里有些不愉快,“我刚刚以为,你丢下我们回家吃夜宵了。”

“我没带相机,刚找后场的媒体朋友借了一台。”

借了一台长焦摄像机,镜头足足有半尺长。

叶绍瑶合理怀疑教练不会用。

“你俩中间隔了条银河?”

穆百川在镜头里看见拘束的两人,吩咐说:“挨近点。”

叶绍瑶用余光瞟了眼季林越,看他直到手臂贴紧手臂。

观众席在颁奖仪式结束后完全清场,吊顶的聚光灯也逐渐微弱。

“走吧,很晚了。”季林越说。

场上已经没有多少流连的选手,叶绍瑶最后看了眼冰场,确认已经把这一刻深深印在脑子里。

这场短暂却盛大的聚会还是结束了。

“走吧。”

但此刻的后场却依然热闹。

主办方为了宣传省冬运会,在今晚邀请了地方多家媒体,采访点就设置在运动员离场的必经之路上,躲也躲不掉。

已经换下所有装备的叶绍瑶和季林越并排走,却没想到两人都被手长的记者拦下。

“请问可以采访二位吗?”

季林越冷冷淡淡的,眼神似乎在说:你已经拦住我们的去路。

突然被这么多镜头怼着,叶绍瑶紧张地稍退半步,确保自己的身位能够被季林越挡下一些。

“可以。”

“请问二位在本次参加的是冰舞项目的比赛吗?”后排的记者首先发问。

有做过功课的记者替他们回答:“他们参加的是单人滑项目。”

后排的记者不做声,但叶绍瑶似乎听见他在小声怀疑:“单人滑不是一个人滑的吗?”

有些令人发笑。

仗义的记者顺利接过接下来的发问权:“请问季林越选手,你在本次比赛获得男单第三名,与前两名选手的分数相差不大。你是否认为自己具备夺魁的能力?”

“每场比赛的运动员都不一样,我不会去预估每一场选手的能力,所以我只和自己比较。”

“那你对本场比赛中的自己满意吗?”

“不满意。”

好严格,连铜牌都不满意,叶绍瑶摸了摸揣在兜里的铜牌,怎么大家似乎都不太看得上它。

记者与季林越一问一答,后者总是车轱辘话来回说,话题最终抛给了看戏的叶绍瑶。

“请问叶绍瑶选手,这是你第一次站上省内高级赛事的领奖台,并获得一枚宝贵的铜牌。这对你接下来的比赛有裨益吗?”

“唔,”她第一次接受正式媒体的采访,不敢轻易地说出张扬的话,字斟句酌后只说了一句,“首先,我想把这枚奖牌换成真正的铜色。”

是没有任何选手谦让,不存在任何意外的纯铜色。

记者有些怔愣,似乎没有明白话意。

“不好意思,已经很晚了。”季林越礼貌地挡下想继续追问的记者,将叶绍瑶带离现场。

“天啊,我没有接受过采访。”

叶绍瑶心惊未定。

今天之前,她从来没有考虑过会在某一天接受采访的情况。

她想到许多年前的那名实习小记者,还以为采访都像那样过家家似的。

“你的回答都好精妙,让对方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叶绍瑶问,“你怎么练的?”

季林越发表经验之谈:“采访接受得多了,别人张嘴就知道要说什么。”

好嘛,原来还是要多接受采访。

深夜的室外异常冷,似乎才下过一场雪,台阶上的积雪没有来得及化开,被离场的观众踩下肮脏的痕迹。

“季林越,我可能还得拜托你,”季林越走得快,叶绍瑶在他身边亦步亦趋,“我家现在见不得冰鞋,我的冰鞋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