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146)
没敢等到比赛结束,叶绍瑶挂断了电话,把手机压在被窝下,强迫自己别再分心。
数学试卷题量大,但难度并不算高,以她这样半吊子的水平也基本可以应付。
她撅了撅嘴,季林越的承诺毫无用武之地嘛。
不过刚才只顾和容翡耍嘴皮,忘了问一句他的分数和排名。
想到那通电话,叶绍瑶被点醒,爸爸可以查看所有的通话记录。
她使了个心眼,按下红色的按键,删除了自己的罪证。
一切完美。
如果没有移动公司的那则短信的话。
当晚,叶先生被这问题困扰得睡不着。
“才四月初,我话费呢……”
第69章 她现在也可以说出这句话了。
副馆冰场边,穆百川正给叶绍瑶做思想工作。
“等会儿有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要来,你别紧张,当是日常训练就好。”
才完成陆地热身,叶绍瑶只穿了一件黑色长袖,冰面的寒气从脚泛上来,禁不住打个寒战。
但她握住发颤的手,硬着头皮说:“我不紧张。”
深吸两口气,她转身继续训练,左不过是两家媒体,估计是预留了冠军赛的新闻版面,前来取材的。
但没人告诉她,来的是央视和《体育报》*的采编队伍。
工作人员挂着工作证自由出入,一会儿采访教练员,一会儿又逮住空隙采访休息的选手。
叶绍瑶紧张地不敢下场,在冰场中间来回练步法。
至于为什么不敢上跳跃?以往的赛前公开训练,她怎么大胆怎么来,纯属给自己练胆子,现在要真正把训练情况公开,让她还怎么敢摔。
“包袱还挺重,”穆百川一看就看透她,“我已经替你上阵接受采访,别在冰场上当逃兵,小偷似的。”
叶绍瑶不爱听这话,伸长脖子,抬头挺胸下场休息。
她可不是逃兵。
“你就是叶绍瑶选手吧?”从远处走来两三个人。
叶绍瑶愣了一会儿:“是吧。”
眼前的人很陌生,她用暗号向教练求助,不是说好已经挡下一枪了吗?
“刚才是报社的记者。”
现在换了一家媒体,她看着话筒上别着的标志——CCTV。
最害怕的事情出现了。
“你好,请问你要在下午参加女单自由滑的比赛吗?”
对方一直将话筒倾向自己,叶绍瑶大脑短路,自觉拽过电线拿起话筒:“是的。”
记者手里没握住东西,明显也愣了一愣。
叶绍瑶反应过来:“这个得您拿着。”
“没关系,”记者笑着打圆场,直接切入正题,“不好意思,刚才打扰你的训练。短节目第三名的成绩对你的心态有影响吗?”
第一个问题就如此难回答,叶绍瑶咬着嘴唇,挤牙膏似的一字一字往外蹦。
“短节目的发挥属于我平时训练的水平,所以我对这个结果不意外,只是第一次参加冠军赛,确实有点紧张。”
但现在最影响心态的,是眼前的记者,和她旁边的摄像机。
这镜头怎么这么大,像黑洞一样。
“你别紧张,我也是*个实习生,你把我都说紧张了。”
记者翻过胸前的工牌,括号里上赫然写着“实习生”三字,倒是给叶绍瑶不小安慰。
重新进入采访环节,记者再问:“你对今晚的自由滑有信心吗?”
一句话在嘴里组织来组织去,叶绍瑶没转过弯,这不是和上一个问题差不多嘛。
察觉到她的语塞,记者换了一种问法:“你有信心在这场冠军的争夺中胜出吗?”
“当然。”
“你在完成比赛后最想做什么?”
“炫耀我的奖牌,”叶绍瑶笑着说,“如果我有的话。”
说完,她意识到摄像机还没关闭,捂着嘴问:“这句话不会也要登报吧?”
那也太不正经了。
“我们是央视的团队,采集的素材会在体坛快讯栏目播出,”记者补充,“不过也可能登上总台。”
在全国人民面前开玩笑?叶绍瑶撤回刚才的话:“我可以重新回答吗?”
记者点头。
“完赛后,不论成绩如何,我都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休赛期继续进步,争取拿下阿克塞尔三周跳。”
为了应对采访,她专门求师于经验丰富的容翡和季林越,学到很多语言艺术,足够把普普通通的一句“努力”说出一朵花来。
挥别记者团,穆百川找过来。
训练前,叶绍瑶求爷爷告奶奶,终于把教练说动,勉强给她一个突破自我的机会,但后果自负。
“不是要在自由滑展现更高的难度吗?还不赶紧顺动作。”
教练果然还是蛮不乐意,对她三催四请。
赶场的驴也得休息,叶绍瑶抱着水杯应声:“知道,我这次一定不会呆呆的。”
叶绍瑶一直在副馆待到关门,直到自由滑的比赛接近尾声,她才匆匆赶去后场检录。
练功房里,她和刚认识的选手互相踩胯。
小姑娘忍住从韧带传来的疼痛感,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姐姐,可以向我透露透露,你准备上什么技术吗?”
“我们应该差不离。”刚调整了技术动作的叶绍瑶选择保密。
门外一阵嘈杂。
前方传来战报,韩薇/白崇洛毫不意外拿下双人滑冠军,容翡/张晨旭自由滑表现出色,但依然无法弥补短节目的失误,位居第二。
不能超越正处黄金期的韩/白,容/张将最后的分差追到十五分以内,也不算不无收获。
“我得去候场了。”小姑娘在短节目后排名第九,自由滑分到第一组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