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147)
叶绍瑶轻声说:“加油。”
小姑娘这时转身:“姐姐,我可以握你的手吗?”
“握手?”
“我习惯在考试前沾沾学霸的手气。”
叶绍瑶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被划入学霸的队伍。
她很高兴:“我直接抱抱你。”
“不行,能量传输是相互的,我不能耽误你拿奖牌。”
原来迷信还有一套严格的规则,叶绍瑶点头说好,借她的吉言。
场上调动气氛的还是那天的女主持人,赛程进入后半,她的中气依然十足:“让我们一起倒数,迎接最后一组选手的入场。”
叶绍瑶隔门而闻,这气氛比第一天还要热烈许多。
全场数十个数后,厚重的大门终于开启,叶绍瑶站在队伍中间,踩着冰鞋向冰场走去。
她放松肩胛肌肉,看见教练已经等在场边。
“你的难度很能打,不要担心。”这是六练前,穆百川唯一一句与注意事项无关的话。
“接下来上场的是短节目第三名,叶绍瑶选手。”
现场解说带来的感受真不一样,叶绍瑶时不时被观众的呼和鼓舞,一股拼搏劲儿冲上头脑。
但听到铿锵坚定的钢琴曲,心火被瞬间浇灭,她试图沉浸在音乐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编舞老师带着这首音乐和她见面那天,曾问她一个问题。
透过这段旋律,你感受到了什么?
叶绍瑶闭目沉想,她仿佛看见作曲家庄严而热情的目光、按下琴键的气魄,悠扬和激昂可以同时蕴存在一个音符中。
但中段的弦乐一出,她才体会到真正的惊涛骇浪,似乎有什么在与心脏共鸣,像站在早春的河岸,看着解冻的浮冰被流水裹挟,一泻千里。
她认为最能贴切的形容词,就是“震撼”。
编舞老师很认可她的见解,告诉她,这段舞蹈的编排很大气,一定要大开大合,伸展奔放。
如何将动作做大做好,曾经也是困扰她的难题,为了提高柔韧性,叶绍瑶没少遭软度训练的罪。
她的舞蹈开蒙晚,除了三岁时被妈妈推进过舞蹈教室,在三年级才开始接触基本功。
在舞蹈班系统地学习是更晚的事。
膝盖受伤后,她不得不在基本功训练中降低要求,一直到今年,她才重新开**叉,膝关节像滴上机油的锈腐零件,迎来它的第二次启动。
旋转换足后,叶绍瑶掖腿过渡,随后拉起Y字转,尽量保持住转速。
这是乐章最后的高潮,她距离胜利只有一步可望。
在学习结束动作的时候,编舞老师同样问了她一个问题。
琴曲结尾的重音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作曲家心中的巍峨。这是叶绍瑶曾经的回答,带有一些天真的幻想。
真到音乐的最后两声重音响起,她只用一瞬回想今天的表现,从上场前的紧张尴尬,到音乐开始的沉着。
当初怎么也凑不够周数的3T+3T,今天还是有惊无险地完成,所有的跳跃都稳稳落地。
经过修改的接续步效果非常好,她没有忘记动作,眼神应该也没有像入定一样呆滞。
她没有任何一个摔倒,也没有一丝彳亍,最终在冰面上跪滑,逐渐捧起手中的光。
这就是协奏曲的最后落下的重音,它代表了自己的灿烂。
潮水终于拍向岸边,观众席的掌声从四面传进耳朵,叶绍瑶从里面听到,她刚才的表现很好。
起身的时候有些腿软,放松下来的肌肉控诉她的压榨和倔强。
叶绍瑶揉着膝盖起身,向四周致谢,这是她为这个重新出发的赛季,为自己的十四岁画下的圆满句号。
她靠边接过穆百川递过来的刀套,看着他也满脸欣慰,心里总是毛毛的。
“您怎么不编排我几句?”
以前的教练严格到在鸡蛋里挑骨头,今天却只顾着点头,怎么都不对劲。
“今天挑不出骨头,”穆百川收起笑容思考,“如果一定要说,Y字转的屈膝就是你最大的失误。”
这算什么失误!
她的韧带目前就恢复到这个水平,能重新把腿拉起来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这也是一种肯定,她今天的自由滑实在完美。
“哎呀,冠军赛嘛。”话说到一半,她看见眼前黑咕隆咚的摄像机,把后半截儿的嚣张话自动毙掉。
“叶绍瑶选手,技术分54.20分,节目内容分54.67分,自由滑得分108.97分,总得分164.71分,暂时排列第一位。”
她在倒数第三位出场,暂时拿下了第一的位置。
铜牌。
铜牌到手了!
不等手脚有所动作,大脑首先向泪腺下达指令,有什么液体夺眶而出。
这是她在本赛季的又一枚铜牌。
“你怎么知道是一枚铜牌?”身边的穆百川打趣她。
“全国冠军赛,您以为是校园联赛呐。”叶绍瑶揣测到教练的言外之意,却不敢想象,会闹得像扮家家酒似的。
穆百川抱着手臂说好,却不说自己在好什么,一脸高深。
“去后场休息吗?”他问。
“去……吧。”
不然待在场上干什么,观摩其他选手的佳作?
这对她这个即将被打败的铜牌选手也太残忍了。
“小时候还一腔自信,喜欢看高手过招,”穆百川激她,“现在胆子变小了,连向前辈学习的心都没了。”
好拙劣的激将法,叶绍瑶咂嘴,不过还真激起了她的斗志。
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抱着学习的心态,也没有损失。
“看呗,我最爱看比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