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161)
她依然挂着半真不假的笑容,试图用颤抖的手指系出漂亮的绳结。
摄影师没有看到满意的效果,拷问她:“你比赛也这么紧张吗?”
叶绍瑶抿着嘴唇,她已经尽力抛却压力,但她吃的不是短道这碗饭,再故作轻松,也无法抹除心虚。
“我可以申请换一个拍摄道具吗?”
拍摄助理明显被问愣住,走进她:“我们还赶着下班,有问题可以私下提。”
“这不是花滑的冰鞋,我不会使。”
助理说:“冰上运动都是一家,你先凑合凑合。”
没有人尊重她的想法,金承奥也只是在旁边站着,和体育中心的主任聊得火热朝天。她收起委屈劲,表面镇定地配合完成工作。
因为是公益项目,叶绍瑶打了空手回去,金承奥念在几面之缘,替她支付了餐费和打车钱。
她坐上出租车,脑袋抵在车窗上,路灯撒下的簇簇光影在眼前迅速飞过,短暂地照亮了她。
司机师傅很沉默,车内没有异味和噪音打扰,叶绍瑶难免会回想这糟糕的一天。
她没有接过比赛以外的工作。
对于画报拍摄,她一直抱有期待,应该就像明星拍杂志一样,只顾美丽就好。
化妆师给她化了一副淡妆,但风吹日晒一天,叶绍瑶感觉出脸上的累赘感,像带了一层刚好合尺寸的精致面具。
除了美丽,没有人在乎合不合理,摄影师让她穿着短道的冰鞋拉贝尔曼,听着都觉得荒谬。
她多希望这本宣传画报不要流传到自己眼前,最好不要印刷出版,让自己替外行人闹的笑话背黑锅。
卷起裤腿露出膝盖,车里被偶尔停留的灯光照亮,她借微弱的光源检查摔伤的痕迹,好在并不严重,只剩一块浅浅的红斑。
隔行如隔山,任自己在花滑的冰面上肆意滑行,换一双鞋照样寸步难行。
她听话穿上短道的冰鞋,没注意冰刀的位置,当即就倾斜重心摔了一跤。
吃一堑长一智,她靠实践知道短道冰刀的独特之处。
“姑娘,野湖到了。”司机提醒。
“谢谢。”
叶绍瑶开门到家,叶先生已经准备了一桌饭菜。
“不管今天怎么样,爸爸都给你办一个小小的庆功宴没,庆祝瑶瑶顺利下班。”
原本想要大哭发泄的叶绍瑶暂时遗忘了这个念头,首先将每道菜过目一遍。
“主菜是拌鸡架?爸,你是不是偷懒。”
“爸爸加了一会班,没有足够的时间做硬菜,”叶先生揭开汤碗将功补过,“但做了瑶瑶最爱喝的素烩汤。”
“盐没有多放吧。”欣喜之余,叶绍瑶警惕地问。
“一勺不多一勺不少,得你妈妈亲传。”
邵女士在学校无法赶回家吃饭,叶家父女俩看着球赛就饭。
“对了,瑶瑶今天的拍摄怎么样?”说着不关心拍摄,叶先生还是抵不过好奇,随便问了一嘴。
叶绍瑶想了想:“还不如去练冰呢。”
第75章 2010年的岸北市,有十一万学生参加中考。
虽然知道滑冰课调整了时间,但叶绍瑶起初并没有在意。
直到这只蝴蝶让后果如山洪席卷。
小组长收了整组的作业,一直靠在黑板报上等最近新晋的迟到大王。
“踩点大王,你今天只差了半分钟。”
组长话刚落,米老头踩着七点半的底线走进教室。
“作业交完了吗?”他压低眼皮,敲着戒尺巡视一圈,“语文课代表快组织早读!”
语文老师在昨天已经布置了早读任务,前后四人学习小组互相抽背所有古诗词。
“《关雎》。”管凝晖首先出了题。
叶绍瑶说话不过脑子,潜意识让《诗经》的另一篇目脱口而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米老头进入小组的戒备范围,管凝晖向她挤眉弄眼:“《关雎》!”
一语点醒梦中人似的。
等课代表和老师双双离开警戒圈,管凝晖重新围上来:“你又没睡好?”
“很难睡好。”叶绍瑶崩溃说。
课时一调整,连带她的作息也受到影响,每天在冰场泡到商城关门,回家还得继续写作业。
中考前的作业又多又乱,每科老师都恨不得将一天掰成两天使,一节体育课上完,桌上又长出新卷子。
她不得不将睡觉时间往后延,什么时候写完作业,什么时候闭灯睡觉,书桌前的灯亮了半宿。
昨天又写到了凌晨。
今天挂上的黑眼圈比熊猫还重,脸色肉眼可见的憔悴。
“你妈妈忍心让你一边滑冰一边上学?”
不对啊。
印象中,叶绍瑶的家长总是冷着一张脸,在家长会后和各科老师畅谈教育方式,听说本人也是一名教师。
怎么还会放心让叶绍瑶一心二用。
叶绍瑶支起身子一鼓作气:“熬过这一周,我就是胜者。”
熬过这一周,这学期的滑冰课就全部结束,爸爸妈妈会不近人情地监督她全身心投入学习,做好中考前的最后冲刺。
但这股气也没憋多久,在早读结束后,就同放气球似的飞走了。
数学课代表下发得在校内完成的课堂作业,前面的同学一个传一个,到了叶绍瑶这里就没了动静。
男生从头顶递来试卷,没感觉到有人接应,他又哗哗抖了两抖。
“叶绍瑶?”
他看她把头埋在臂弯,鼻间呼出的气息吹动贴服在颊上的碎发,睡着了似的。
男生轻手轻脚把试卷夹在她的书堆中,问同桌管凝晖:“她是不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