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19)
叶绍瑶拨弄遥控器的手僵住,将放飞自我的姿态逐渐端正,不动声色地从茶几上捡起一本练习册。
暑假过得太快乐,都忘记了有些事情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她不敢侧头直视母亲,索性将头埋进书里。
邵女士是典型东北女人的体格,拎叶绍瑶宛如逮一只小鸡仔,伸手就扼住她命运的后脖颈。
“我没有上过正儿八经的大学,但好赖现在也是一名英语老师,你爸一个学金融的大学生,现在在银行也混得风生水起。你是一点脑筋都没遗传到,专挑这两科不及格!”
叶绍瑶见惯了邵女士发火,平时装模作样五分钟也就算了,这回意料之外的,邵女士越说越激动,手里已经抄起了家伙。
擀面杖还带着砧板上的面粉,在昏暗的灯光下惨白。
在棍棒落下来之前,她飞奔去拨通座机,滚瓜烂熟的一串数字成为她的救命稻草。
下班路上的叶先生即刻接通,还没有收起疲惫的表情和来者寒暄,就听见听筒另一头的嘈杂。
“爸爸!我妈疯啦!打小孩儿啦!”
“叶恒川,你女儿要反了天了!”
家庭伦理谍战大剧在一家三口针尖麦芒式的冷战中拉开第一幕。
叶先生长叹浊气,换下正装做起和事佬,仿佛回归老本行般的熟练。
“瑶瑶,你又做了什么错事?”
“宛郦,你消消气,孩子嘛,都爱听好话的。”
在勉强缓和的氛围下,叶家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在交涉中,邵女士首先提出观点:“我以前只想让你学个特长,好过变成一个书呆子,现在看,还不如当个只会学习的书呆子。”
她捋了捋叶绍瑶松散的辫子,转手握起挂在座机上的有线电话,在拨号盘摁下一串数字,免提喇叭响起嘟嘟声。
叶绍瑶直觉不妙,撒开步子奔去按掉收线开关,失声惊呼:“你干什么?”
“我把你暑假之后的滑冰课停掉,先专注学习再谈这些兴趣。”被打断通信的邵女士撩开女儿的手,再次拨通电话。
叶绍瑶急得直跺脚,哭丧着脸求爸爸说句公道话。
叶先生和妻子是一条心,伸手试图安抚女儿的情绪,嘴里却说:“我们过两年再学滑冰也不迟,现在我们先在学习上打好基础。”
末了,他还反问:“好不好?”
叶绍瑶被急哭,那头邵女士已经拨通穆教练的电话,开始委婉地阐明缘由。
短短几秒里,她想过很多种方案,比如去抢电话线,比如当着面向教练高声反对,比如再去摁掉这通电话。
但她脑子不笨,知道这些举动最后都于事无补,只有她被打一顿和被打得更惨的区别,索性狠狠蹬着拖鞋表示自己的愤怒。
这天的鸡飞狗跳消磨了她很多精力,让她难得在休闲的假期早早睡觉,虽然做的梦不太美好。
次日,睡醒的叶绍瑶揽着床上的布偶熊回忆,似乎在意识游离之际,邵女士走进过她的小房间,为她掖好了被角,说着给她指定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
一大清早,日头还没有从远方的山脊彻底露头,叶家又开始新一轮“友好”交谈。
叶绍瑶打水洗漱,向埋头进厨房的邵女士发问:“妈妈,你昨天在我睡觉时候说了些什么?”
邵女士颠锅颠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稍加思索,做出如梦方醒的样子:“哦,我说下学期给你塞去袁老师的补习班,你同意了。”
袁老师就是她的班主任,教数学,周末在学校附近的托管班兼职。托管班的学生大多是钢厂的职工子女,也有下岗工人家庭的留守儿童在那里。
叶绍瑶瞠目结舌:“我同意了?”
她能同意这么离谱的决定?这不是趁人之危嘛!
“我是不会去的!”晾好洗脸巾,她转头又闹起脾气。
让她周末去托管班学习,还不如跟季林越那个无聊鬼待着。
阳光晴好,叶绍瑶换了一身短款衣裤,斜倚在沙发墩上看动画片,手里抱着一串洗得晶莹的葡萄,拖鞋挂在脚尖,跟着朗朗笑声一颤一颤。
邵女士下班回家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已经唱完片尾曲,叶绍瑶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的,拖鞋早就被踹到远处,两只小脚缩在靠枕下,葡萄梗攥在手里,捏得死紧。
黄昏已经收走最后一抹余晖,照进窗台的天色从茜粉转为灰蓝,风大起来,吹开了垂下的窗纱。
小孩子对关门声异常敏感,叶绍瑶从梦中惊坐起来,摁下手边的遥控器,电视机里的广告画面在“哔”声中消失。
“关晚了吧,我全听见了。”
邵女士对这种欲盖弥彰习以为常,小孩子总以为这样就天衣无缝,她的女儿天生缺两根筋,永远不会考虑到电视机会散热这种浅显的问题。
她将挎在肩上的布艺包随手挂上门口的挂钩,从鞋柜里拿出家居鞋换上,撩起头发准备入厨房。
“交代你的事做完没?”她随口一问。
叶绍瑶却是真的抛诸脑后,忘了个精光。
没有及时听到回答,邵女士退一步迈出来,确认道:“又忘了?”
这种语气的反问可不太妙,何况她的手里还拿着锅铲。
叶绍瑶弓着身体满地找拖鞋,一边在嘴上保证:“我现在就去。”
邵女士在临上班时提醒她收拾行李。
虽然昨天她们闹得鸡犬不宁,但最后邵女士还是没下狠手,保留了她参加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的资格。
主要是因为夏令营开营的日子近在咫尺,临时反水变卦是毫无契约精神的表现,闹归闹,家丑还是不可外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