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22)
从其他省市出发的队伍在当晚陆续到齐,集训从次日正式拉开帷幕,浩浩荡荡一百号人站在偌大的体育馆里,聆听欧指导和各位教练给他们介绍的馆内诸多事项。
“器材室的器械可以随意使用,每个场馆外也有张贴开放时间,大家可以在课外自由活动。在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谨记我们培训中心的注意事项,量力而行,平平安安度过这个夏令营。”
体能训练要求渐入佳境,对于荒废了半个暑假的叶绍瑶来说,第一日的平衡球刚刚好。
一课过去,她还存有余力,在放学后拉着季林越去器材室认真钻研。
她说:“刚才教练介绍的器材我都没见过。”只差没有把“求知欲”三个字写在脸上。
器材室空无一人,门外有个摇蒲扇的老人家坐在竹椅上,好像在看门,又好像在打盹儿。
“这是什么?”她从架上翻出一串类似梯子的东西。
季林越回想欧指导的讲解,复述道:“这是敏捷梯,提高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的。”
敏捷?她不敏捷,她选择把梯子丢给季林越,让他示范一次。
季林越也不太确定,本着赶鸭子上架的心态,用自己以为的用法给她示范了一遍。
“是这样吗?”她蹙眉,感觉他也不太敏捷的样子。
心里想着,手里已经握着另一件重物,她双手并用,咬牙切齿才堪堪从地上提起来:“这个是杠铃还是哑铃?”
季林越看她要把哑铃抛来,下意识想躲,以往处变不惊的脸上终于有了辐射整个面部肌肉的大表情:“你把2.5公斤的哑铃扔着玩儿?”
这太荒谬了。
像逛百货商场一样在器械琳琅的器材室大饱一番眼福后,叶绍瑶终于看见一个熟悉的东西——跳绳。
她翻出跳绳时,汗流浃背的季林越实在忍不住:“跳绳你也不知道吗?”
他真的有在认真质疑,大概是无论*她作何回答都不会意外了。
空调房外,三十度的蝉鸣拌着老人家的鼾声交响,微风从窗缝钻进来,微微撩起白色的窗纱。
很难想象在岁月静好的休息时间,有一个纯良无害的男生正在被一个满是好奇心的女生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
季林越累得支不起身,躺在垫子上左右扑腾:“你是不是故意的?”
叶绍瑶把他拉起来,解释道:“教练以前只让我跳楼梯、做仰卧起坐、在商城里兜圈子,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体能训练能有这么多花样。”
自己不想耗费体力亲身体验,总要拉一个垫背的示范示范吧。
“你得请我吃晚饭。”季林越小脾气也上来了,蹬着脚谈判。
“行啊,”她回答得爽利,“我给你打饭都行。”
反正菜都是免费的,饭也是经食堂阿姨统一打的,她一点都不介意只充当一个端盘子的小角色。
回过神来的季林越意识到没有捞到好处,清着嗓子得寸进尺:“你还要给我分享零食。”
他的父母管教严,平时很少允许他和零食打交道,在车上看着她半开的书包,里面的大家宝薯片招摇过市,多少有些心动。
“可是我妈妈说那种薯片要绝版了*,也不让我多吃,”叶绍瑶犹豫了,“不过你要是想吃,我可以少吃一点。”
谁让她是姐姐呢。
月亮从高楼绕上枝头,口哨声代替妈妈们唱起的童谣,在皓月清辉中哄孩子们入睡。
九点半熄灯的宿舍楼很快陷入安宁。
如果有人起身夜跑,一定会发现有两个小朋友正明目张胆坐在楼梯间,借着窗口洒进的光辉,窸窸窣窣地吃着一袋脆薯片。
第11章 她和容翡只差了三岁,道行怎么好像差了三十年不止。
接下来的几日,集训中心一方邀请的运动明星和名牌教练陆续进入营地参与授课,多线训练方案并行。
从绕着两百多亩的场地兜圈子,到在闷热的室内摸爬滚打,教练们各有各的奇招,将一群生龙活虎的孩子们治得服服帖帖。
“我真的,不会再相信宣传单上的口号了!”叶绍瑶在归还器材时终于放声吐槽。
什么“快乐训练,健康成长”,她感觉这辈子都不会再快乐了。
空调机有一阵没一阵地工作,并没有驱散多少躁意。
“首都今天的气温有三十多度呢,”容翡和她一道去,看着挂壁式温度计不禁感慨,“太阳落山了,还是怪热的。”
今天阳光虽然强,却是个雾霾天,仿佛燥热都被锁在这一小片地方,迟迟消散不去。
叶绍瑶摸摸口袋里的零钱,这是她临走时妈妈硬塞的,让她在首都照顾好自己,饿了记得买吃的。
整一张百元钞,她这辈子都还没见过几次。
可惜这营地地方偏,也没有什么游客踏足,连宿舍楼的小卖部都运转不下去,只剩一个招牌摇摇欲坠,哪有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
好在食堂有在主动迎合这群孩子们的口味,变着法的博得了大家的欢心。连一项不喜欢堂食的叶绍瑶都能和容翡手挽着手去吃饭。
容翡的鼻翼微动,刻在东北人DNA里的属性立马进行识别:“今天一定有炖粉条子!”
叶绍瑶不甘落后:“还有酸菜味的血肠!”
在夏令营混了几天,她的训练表现不出彩,却在人际关系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她早就摸清楚了,打饭阿姨的女儿在岸北工作,只要她在关键时机提一嘴岸北,阿姨一定会乐呵呵地给她多加一勺菜。
今天训练强度大,她早就饿过了头,一定要从家乡菜上弥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