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307)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国际打分是一个样子,国内赛又得另眼审视。

快速转体向后踱步,叶绍瑶用余光丈量她和季林越,一只手臂宽的安全距离,可以放心做出开式莫霍克,进入不接触中线接续步。

这套接续步的舞蹈元素很丰富,不仅加入拉丁的标志手势,还在各种编排中加入了舞蹈的wave动作,能体现搭档的柔韧,又富创意和观赏性。

伦巴图案的步数并不多,尤其有部分滑行轨迹是大致相同的,和当年噩梦般的芬兰快步相比,记忆点少了不少。

但难易只是主观的感觉。

即使叶绍瑶自认对这套图案手拿把掐,也没在此前的比赛拿过满定级,亚洲公开赛的第三个关键步,她和季林越双双出现错误。

面对面手拉手握法,季林越转三背后换位,将叶绍瑶从身后拦腰抱起。

这是一个转体托举,男伴保持大一字姿态,女伴在空中变换姿势,转身坐在他的手臂上,拥抱救赎自己的神明。

这是两个孤独的人,选曲的每一句歌词都是孤独者的呼号,但最后他们心绪安宁。

“Withyouaroundwho`slonelynow.(有你在身边,谁会感到孤独。)”

他们找到彼此,他们抚慰彼此。

一曲结束,体能的消耗不比自由舞少,或许是因为场馆的温度不太适应,叶绍瑶觉得自己皮肤的每一寸都在燃烧。

按例行礼下场,在下一组选手出场后,他们的分数统计出来。

58.24分,排在已出场选手的第一位。

还没到复盘时间,季林越开始反思:“刚才的托举没有站稳。”

叶绍瑶点头,她感受到了。

季林越在空中旋转的质量很高,但到了冰面上,时不时会腿一下,尤其身上还挂着一个人,他得迅速调整重心。

但有时就差那么几微秒,身体已经转出去,轴还在原地。

“要是格林教练在,恐怕就是加训伺候了。”叶绍瑶开玩笑说。

格林教练虽然严格,但训练方式很有意思。

托举不稳,要么是托举者的下盘不扎实,要么是搭档磨合没有到位,每一个原因都和男伴有脱不开的关系。

季林越被罚不是头一回,但害臊的往往是叶绍瑶。

就一个转体托举,她要百次如一地坐在他的手臂上,监督他转够五十遍。

这和学生时代反反复复罚抄同一个单词有什么区别。

这边开反思总结会,旁边等候的选手却是另一副模样,他们最早登场,也几乎最早出局。

“前辈,听说你们的图案舞定级很稳定,”小姑娘说,“我和搭档的图案舞从来没有拿到过三级。”

图案舞最考验的是脚下功夫,即使练过十年单人滑,也不敢说每一步都能完全正确。

“图案舞,一凭感觉,二凭玄学。”叶绍瑶传授经验。

脚下滑熟了,闭眼也知道该怎么出腿。

当然,运气也是一大要素,用刃不清晰的时候,符号就取决于裁判的一念之间。

这算什么忠告。

小姑娘说:“前辈,你知不知道有一个词语,叫降维打击?”

叶绍瑶摇头,听起来像网络上的流行语,但她不怎么喜欢接触网络。

“是什么意思?”她问。

“满级大佬进新手村,虐菜。”

说法有些夸张,但和所有人想的一样,冰舞名额的唯一归属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次日的自由舞,叶/季表现依然稳定,顺顺利利拿到了滑协颁发的入场券。

叶绍瑶把它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真是一张纸质的入场券,和机票长得差不了多少。

“采访一下林月季同志,此刻是什么心情?”换下表演服,她效仿备采区的记者,举着一卷胶带提问。

季林越凑近说:“感谢CCTV,感谢MTV。”*

不错呀,都会讲乐子了,叶绍瑶被逗笑。

在外面看比赛的冯蒹葭终于记起自己的挂名徒弟,敲门进来,搬了把椅子,径直坐在两人对面。

一副审问犯人的架势。

叶绍瑶收敛笑意:“怎么啦?”

总不能,是为昨天的托举失误兴师问罪?

“你们真要退掉总决赛?”冯蒹葭问。

俱乐部联赛结束后,滑协会根据各位运动员在各站中的表现,择优进入最后的俱乐部联赛总决赛。

叶绍瑶和季林越只参加了其中一站,但他们凭借超一百六十分的成绩,一举冲到所有冰舞组合的第一位。

按规则,自动拥有总决赛的资格。

“我们过几天会飞蒙城,来不及参加总决赛。”季林越回答。

他们有自己的考量,并且和格林教练讨论过,对方也认为可以这么做。

“是为了保持状态吧?”

冯蒹葭没有劝说,猜到他们的顾虑。

这是奥运赛季,翻过年就是四年一届的冬奥会,有多少运动员拼搏一生,就为无愧于上台的那几秒钟。

能力是最重要的,但能力之外,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也很重要。

叶绍瑶和季林越的状态出得太早。

赛季首战俱乐部联赛,以绝对压倒性的断层分数拿到了分站赛的冠军。

才翻过篇的亚洲公开赛,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在其他东亚国家的围剿中脱颖而出。

这个赛季刚开始不到一个月,他们已经拿下两枚金牌。

如何不让人担忧呢。

想要将这样的良好状态维持半年,实在太难了。

所以他们必须好好规划接下来的赛程,既要保持赛感,又不让自己身心俱疲。

“教练,我们打算参加十月底的大奖赛加国站,十二月参加金色旋转杯,华夏杯的名额就让给安雨和廖惟,或者其他小选手。”